- 年份
- 2024(5005)
- 2023(7486)
- 2022(6388)
- 2021(5933)
- 2020(5179)
- 2019(12196)
- 2018(11616)
- 2017(22647)
- 2016(12645)
- 2015(14465)
- 2014(14671)
- 2013(14842)
- 2012(13934)
- 2011(12305)
- 2010(12499)
- 2009(11665)
- 2008(12037)
- 2007(10862)
- 2006(9106)
- 2005(8136)
- 学科
- 济(54386)
- 经济(54334)
- 管理(39160)
- 业(36671)
- 企(29506)
- 企业(29506)
- 方法(28434)
- 财(28246)
- 数学(25814)
- 数学方法(25640)
- 贸(15856)
- 贸易(15856)
- 易(15551)
- 农(15258)
- 中国(14635)
- 务(13405)
- 财务(13391)
- 财政(13383)
- 财务管理(13337)
- 出(13280)
- 企业财务(12620)
- 制(11608)
- 地方(11472)
- 政(10970)
- 学(10535)
- 业经(9925)
- 农业(9573)
- 口(8543)
- 出口(8539)
- 出口贸易(8539)
- 机构
- 大学(183851)
- 学院(182585)
- 济(80509)
- 经济(79008)
- 管理(69426)
- 理学(60116)
- 研究(59935)
- 理学院(59488)
- 管理学(58586)
- 管理学院(58253)
- 中国(46014)
- 财(45395)
- 京(37616)
- 科学(36445)
- 财经(32618)
- 农(32136)
- 所(31094)
- 经(29561)
- 中心(28083)
- 江(27968)
- 研究所(27894)
- 业大(27307)
- 经济学(26624)
- 农业(25488)
- 经济学院(24598)
- 财经大学(23942)
- 北京(23336)
- 范(22017)
- 师范(21807)
- 州(21195)
- 基金
- 项目(119584)
- 科学(93268)
- 基金(87485)
- 研究(86432)
- 家(75809)
- 国家(75217)
- 科学基金(64040)
- 社会(55645)
- 社会科(52920)
- 社会科学(52902)
- 基金项目(46546)
- 省(46341)
- 自然(40644)
- 教育(39950)
- 自然科(39729)
- 自然科学(39715)
- 自然科学基金(39003)
- 划(38651)
- 资助(36409)
- 编号(34682)
- 成果(28304)
- 部(27710)
- 重点(26887)
- 发(25279)
- 创(24570)
- 教育部(23830)
- 科研(23786)
- 国家社会(23540)
- 课题(23365)
- 创新(23066)
共检索到270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嗣红
近几年财政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投资和扩大支出 ,有人担心会对私人部门经济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投资增加 ,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我国现阶段仍具备较大的国债发行潜力 ,但国债发行规模的增长率应逐步控制 ;挤出效应通常会随着国债还本付息期限的延长而增加 ,但在当前我国“挤出效应”较小的前提下 ,选择发行更多的长期国债不失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国债 挤出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青春 刘松竹
本文运用IS-LM模型对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所产生的挤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政府投资增加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建议:我国现阶段仍然可以发行国债、扩大支出,但是要注意强化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稳妥把握国债规模和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
关键词:
赤字 国债 挤出效应 IS-LM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首先通过把财政收支引入居民消费函数,估计财政赤字对民间消费的影响;然后,分别从经济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以及资本收益率等角度,分析财政赤字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其结果均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财政赤字,并没有产生排挤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亲培 陈力恒
目前我国财政赤字规模适度,但赤字规模有恶化趋势,财政状况不佳。必须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逐步改善财政状况,积极预防财政风险。
关键词:
财政 赤字 赤字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红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景明
本文梳理出了2008-2018十年来我国财政赤字特点,总结出十年间中央与地方两方赤字占赤字总额的比重。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有两点内在联系:一是政府发行债务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二是偿还债务会推高财政赤字。近十年我国积极实行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使债务规模急剧放大。从总体制度安排来看,福利型财政赤字在我国将是一种长期性的现象而且具有强烈的增长冲动,具体原因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结构变化、税收中低速增长三点。我国将从调整财政赤字弥补方式,从预算资源状况出发筹划发展和建立地方债指标分配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挂钩机制三个层面严格管控财政赤字,制定出务实可行兼顾多方利益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春荣
随着《预算法》的出台和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关于财政赤字是“硬赤字”,还是“软赤字”已无需争论了, 但关于财政赤字统计口径, 仍有一些误解需要澄清, 本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讨论, 以期对财政赤字口径有较为确切的认识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预算外 收支赤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叶子荣
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赤字效应?为此,本文作者从财政赤字类型、特定的经济背景及弥补赤字的方式等方面,对财政赤字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叶子荣
财政赤字效应辨析刘邦驰叶子荣一辨析财政赤字的效应,必须根据财政赤字类型、经济条件、弥补赤字的方式等辩证地分析,绝对化、简单化都难以揭开其面纱、显示其奥妙之所在。财政赤字是相对财政平衡而言的。我国传统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当年大体相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溶沧 马拴友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赤字、国债与利率、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我国的赤字、国债规模没有产生挤出效应 ,不但财政赤字没有使利率上升 ,而且财政投资也未挤出私人投资。如果不结合财政支出考虑赤字、国债的效应 ,或者赤字、国债用于转移或其他经常性支出时 ,它们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 ;但如果赤字和国债用于公共投资 ,那么它们的净效应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目前在总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预算赤字 国债 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双林
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国际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中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变化,探讨美国、日本等国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深刻教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债务近20年增长很快,债务规模已相当可观。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应该尽量削减财政赤字,减少债务的积累,为经济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数据分析 国际经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梦博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财政赤字问题的关注比较多 ,尤其是 1 998年中国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后 ,针对这一政策的效果、财政赤字的影响等问题 ,理论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从总体上把握这些研究成果 ,分析当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最后 ,针对国内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对中国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的初步设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海英
财政赤字风险将引起收入分配不公 ,降低资本的效率和减少储蓄 ,危害物价稳定 ,引起各经济主体对赤字的路径依赖并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但财政赤字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风险收益。评价和选择财政赤字政策时 ,必须比较赤字的风险收益和风险损失 ,以获取财政赤字风险净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
财政赤字风险 收益 损失 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李传昭
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反应函数计量技术,对我国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存在从财政赤字到经常项目的Granger单向因果关系,财政赤字的增加长期内会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进一步分析表明,财政赤字与经常项目顺差并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政策环境下形成的,并且随着我国宏观调控逐步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中性财政政策,政府应密切关注财政政策的变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赤字 经常项目 脉冲响应函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