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9)
2023(8231)
2022(6271)
2021(5651)
2020(4699)
2019(10263)
2018(10194)
2017(19446)
2016(10897)
2015(12425)
2014(12557)
2013(12111)
2012(10721)
2011(9217)
2010(9449)
2009(9118)
2008(9388)
2007(8445)
2006(7527)
2005(7277)
作者
(29367)
(24551)
(24280)
(23600)
(15606)
(11475)
(11140)
(9230)
(9218)
(8901)
(8445)
(8171)
(8003)
(7979)
(7934)
(7508)
(7316)
(7101)
(7073)
(6959)
(6251)
(5906)
(5890)
(5628)
(5571)
(5562)
(5559)
(5505)
(4901)
(4801)
学科
管理(42321)
(40622)
经济(40542)
(37001)
(31862)
企业(31862)
(28215)
(16421)
中国(15334)
(13928)
财务(13901)
财务管理(13853)
(13375)
财政(13353)
企业财务(13215)
方法(13066)
业经(11920)
(11856)
数学(10780)
数学方法(10697)
(10595)
体制(10019)
(9309)
银行(9299)
地方(9010)
(8681)
农业(8182)
(8076)
金融(8074)
(8016)
机构
大学(150301)
学院(150102)
(63936)
经济(62588)
管理(55554)
研究(50383)
理学(46740)
理学院(46305)
管理学(45673)
管理学院(45399)
(42925)
中国(40685)
(31205)
财经(29042)
科学(27435)
(26120)
(24832)
(24795)
中心(23061)
(21485)
研究所(21422)
财经大学(21151)
经济学(20721)
北京(19467)
(18762)
经济学院(18560)
业大(18524)
(18162)
(17904)
师范(17745)
基金
项目(93867)
科学(74753)
研究(72334)
基金(68846)
(58401)
国家(57905)
科学基金(50434)
社会(48164)
社会科(45639)
社会科学(45629)
(36399)
基金项目(35793)
教育(33024)
(29762)
自然(29760)
编号(29234)
自然科(29062)
自然科学(29055)
自然科学基金(28534)
资助(26957)
成果(25529)
(24550)
(21393)
重点(21278)
课题(20754)
国家社会(20615)
(20079)
(19822)
(19693)
教育部(18978)
期刊
(77698)
经济(77698)
研究(52261)
(40398)
中国(36100)
管理(22655)
(21539)
学报(20848)
科学(18990)
(18055)
金融(18055)
大学(17176)
学学(16179)
财经(15878)
教育(15820)
农业(13533)
(13518)
经济研究(12740)
技术(11974)
业经(11827)
问题(10408)
会计(10340)
财会(10080)
(8583)
财政(8583)
(7741)
(7698)
(7696)
现代(7215)
通讯(6825)
共检索到244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桦宇  鲍春晖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新时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探索、新样态和新实践。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在形式层面促进了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直接、快速和高效实现,在实质层面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常态、规范和有序落实。在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当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需要在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方面作出更多的制度建设,特别应注重在程序约束、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等法治化建设方面"建章立制",既要"疏通管道",又要"扎好篱笆",确保直达财政资金分配、下达和在基层使用的高质量效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亚斌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是完善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性改革,推动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央财政以疫情为契机提出财政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试行期间依托穿透性划拨和信息化监管,打破了资金逐级下拨的程序和部门间条块分割的梗阻,发挥了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机制,意味着运行方式上资金来源的常态化、预算管理的严格化,以及审计监督的实效化。其内在逻辑正是厘清收入,规范支出;依靠中央权威实现财政资金的整合统筹使用以及财政支出的提质增效;最终在分税制基础上达成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同样考验着地方治理的能力,如何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实现与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融合发展是这一渐进式改革持续的题中之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国务院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索新发展阶段财政管理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情况如何?目前进展怎样?财政直达资金使用重点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在5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杨简宁  
2020年5月,我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纾解企业困难、保障基本民生而创新设立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提高了财政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随着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日益完善,其与预算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数字化的发展,成为促进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紧密融合的重要催化剂。数字化发展是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建立的重要依托,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分配效应、经济效应、管理效应和监督效应,对于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促进预算绩效评价的开展以及预算绩效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样,财政直达资金也离不开预算绩效管理。本文通过梳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提出与发展,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背景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融合机制,并对数字化赋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洪范  张恩权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虽然是因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而被提出,具有应急之需的特征,但绝非权宜之计,由于其符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正在成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的崭新契机和重要动力。本文在总结回顾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进展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理论分析和思考,提出优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发展路径和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跃辉  许正中  王瀚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要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践表明,这一机制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水平,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浩敏   刘书明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了资金下达的速度和效率,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随着直达资金范围扩大和规模增大,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文章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直达的实践探索,从转移支付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管理制度等视角,分析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创新性特征与主要成效,提出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浩敏   刘书明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了资金下达的速度和效率,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随着直达资金范围扩大和规模增大,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文章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直达的实践探索,从转移支付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管理制度等视角,分析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创新性特征与主要成效,提出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财政运行带来的影响,国家创新实施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中央财政拨付的相关资金直接下达到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从运行效果来看,这种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贯彻了国家政策思路和治理意图,达到了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目的,国家随之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被列为权力公开透明和"三个更加注重"(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试点单位。金桥镇积极贯彻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应急财政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财政管理中预留充足的财政准备金,是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的必要财力保障;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应急救灾财政资金的尽速拨付和规范化管理,对于降低灾害风险、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重新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应急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着力构建应急财政资金的长效保障机制,适当提高预备费的提取比例,对预备费采取基金式管理的办法,对应急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实行制度化管理,并且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间应急救灾资金的分担比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会川  
作为绩效评价中最具探索和应用价值的绩效第三方评价机制逐步得到认可,第三方评价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能够弥补传统自评的内在缺陷,是保证评估结果真实、准确和公正的起点。本文对财政资金绩效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积极作用、机制在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嵌入模式以及机制建立和运行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尝试提出建议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课题组  
财政资金的安全是财政管理的一条重要生命线。近年来,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进一步推行,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在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由于个别单位内控制度缺失和管理上存在漏洞,给财政资金安全留下隐患,甚至造成损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晓方  
编者按:6月1日至8日,审计署在京举办了2009年度"加强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司(厅、局)级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在培训即将结束时,由四个小组派出的代表展示了研究成果并发言。刘家义审计长对此次培训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对四位学员的专题报告逐一进行了点评。刘家义认为,培训班学员的发言总的来说令人耳目一新,集中体现了两个字:"深"和"实"。"深",体现审计机关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就如何做好当前及今后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实",就是密切联系审计工作的实际。刘家义希望,要通过此次研究班的探讨,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使广大审计干部从中受到启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海兰  张月明  
财政资金安全是财政管理的一条重要生命线。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财政国库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如河北省2011年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总体实施方案,2012年在财政部的指导下建成并双轨试运行成功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清算和收入业务全面实现电子化管理,省级2270家预算单位和11家代理银行全部纳入,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支付效率显著提升,国库集中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