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7)
- 2023(9385)
- 2022(7783)
- 2021(7217)
- 2020(6020)
- 2019(13073)
- 2018(12573)
- 2017(23456)
- 2016(12671)
- 2015(13934)
- 2014(13707)
- 2013(13275)
- 2012(12151)
- 2011(10547)
- 2010(10722)
- 2009(10099)
- 2008(10258)
- 2007(9159)
- 2006(8011)
- 2005(7469)
- 学科
- 管理(50871)
- 业(47075)
- 济(44080)
- 经济(43986)
- 企(40204)
- 企业(40204)
- 财(29463)
- 制(16981)
- 方法(16916)
- 农(15643)
- 务(14965)
- 财务(14939)
- 财务管理(14891)
- 数学(14271)
- 企业财务(14227)
- 中国(14107)
- 数学方法(14104)
- 技术(13933)
- 财政(13530)
- 体(12080)
- 业经(12027)
- 政(10772)
- 体制(10381)
- 农业(10054)
- 银(9038)
- 银行(9024)
- 行(8447)
- 贸(8295)
- 贸易(8293)
- 学(8178)
- 机构
- 学院(175162)
- 大学(173495)
- 济(72312)
- 经济(70801)
- 管理(67566)
- 理学(57714)
- 研究(57442)
- 理学院(57155)
- 管理学(56421)
- 管理学院(56083)
- 财(45437)
- 中国(45004)
- 京(35557)
- 科学(32011)
- 财经(31463)
- 经(28346)
- 所(27950)
- 江(27636)
- 中心(26623)
- 农(25155)
- 研究所(24393)
- 业大(23143)
- 财经大学(22950)
- 经济学(22415)
- 北京(22180)
- 范(21251)
- 院(21220)
- 州(21069)
- 师范(21061)
- 经济学院(20172)
- 基金
- 项目(114514)
- 科学(91138)
- 研究(87981)
- 基金(83437)
- 家(71724)
- 国家(71098)
- 科学基金(61675)
- 社会(57810)
- 社会科(54817)
- 社会科学(54804)
- 省(44846)
- 基金项目(43952)
- 教育(40654)
- 自然(37259)
- 划(36942)
- 自然科(36372)
- 自然科学(36365)
- 自然科学基金(35713)
- 编号(35704)
- 资助(32392)
- 成果(29614)
- 制(28703)
- 重点(26131)
- 部(26102)
- 创(25129)
- 课题(25048)
- 国家社会(24541)
- 发(23930)
- 创新(23671)
- 性(23651)
共检索到274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财政运行带来的影响,国家创新实施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中央财政拨付的相关资金直接下达到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从运行效果来看,这种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贯彻了国家政策思路和治理意图,达到了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目的,国家随之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
关键词:
制度困境 监控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国务院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索新发展阶段财政管理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情况如何?目前进展怎样?财政直达资金使用重点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在5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浩敏 刘书明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了资金下达的速度和效率,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随着直达资金范围扩大和规模增大,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文章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直达的实践探索,从转移支付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管理制度等视角,分析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创新性特征与主要成效,提出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浩敏 刘书明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了资金下达的速度和效率,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随着直达资金范围扩大和规模增大,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文章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直达的实践探索,从转移支付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管理制度等视角,分析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创新性特征与主要成效,提出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杨简宁
2020年5月,我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纾解企业困难、保障基本民生而创新设立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提高了财政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随着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日益完善,其与预算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数字化的发展,成为促进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紧密融合的重要催化剂。数字化发展是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建立的重要依托,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分配效应、经济效应、管理效应和监督效应,对于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促进预算绩效评价的开展以及预算绩效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样,财政直达资金也离不开预算绩效管理。本文通过梳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提出与发展,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背景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融合机制,并对数字化赋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桦宇 鲍春晖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新时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探索、新样态和新实践。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在形式层面促进了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的直接、快速和高效实现,在实质层面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常态、规范和有序落实。在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当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需要在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方面作出更多的制度建设,特别应注重在程序约束、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等法治化建设方面"建章立制",既要"疏通管道",又要"扎好篱笆",确保直达财政资金分配、下达和在基层使用的高质量效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洪范 张恩权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虽然是因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而被提出,具有应急之需的特征,但绝非权宜之计,由于其符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正在成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的崭新契机和重要动力。本文在总结回顾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进展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理论分析和思考,提出优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发展路径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财政资金 直达机制 常态化 预算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跃辉 许正中 王瀚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要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践表明,这一机制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水平,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亚斌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是完善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性改革,推动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央财政以疫情为契机提出财政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试行期间依托穿透性划拨和信息化监管,打破了资金逐级下拨的程序和部门间条块分割的梗阻,发挥了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机制,意味着运行方式上资金来源的常态化、预算管理的严格化,以及审计监督的实效化。其内在逻辑正是厘清收入,规范支出;依靠中央权威实现财政资金的整合统筹使用以及财政支出的提质增效;最终在分税制基础上达成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同样考验着地方治理的能力,如何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实现与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融合发展是这一渐进式改革持续的题中之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榕华 杨顺昊
近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财政局将财政监管重心下移,不断加强镇街财政资金监管,重点推行了镇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镇村构建了"制度+技术"全覆盖的新型财政资金管理体系,打通了资金监管"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了基层理财水平。(一)建立资金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镇村资金管理制度执行力按照"完善一个系统、搭建一个平台、规范审批程序"的工作思路,密云县建立起从"源头到末端"的高效、规范、整体的资金监管体系,解决镇村资金管理有制度不执行的问题。一是完善一个系统。即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应急财政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财政管理中预留充足的财政准备金,是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的必要财力保障;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应急救灾财政资金的尽速拨付和规范化管理,对于降低灾害风险、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重新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应急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着力构建应急财政资金的长效保障机制,适当提高预备费的提取比例,对预备费采取基金式管理的办法,对应急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实行制度化管理,并且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间应急救灾资金的分担比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鲁航 吴耀姝
为解决中央部门财政拨款历年结转资金规模过大、管理不规范和违规使用现象严重的问题,针对近几年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2010年1月18日,财政部以通知方式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哲实
从2003年开始,财政部逐步出台了不同经费的支出绩效考评办法,并组织实施。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财政部门陆续出台了各自的绩效考评办法,开始了考评的试点与推广。绩效考评工作自推行以来,对宣传绩效理念、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由于开展的时间不长,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绩效考评作用的充分发挥,亟待研究解决,以强化绩效管理,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惠 林映华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成果权属是根本性问题,事关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研究分析广东省级财政资金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权属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相关建议,对促进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省级财政资金 科技成果权属 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论断指出了财政对整个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财政资金分配是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财政职能的主要手段。在当前广西政府财力仍很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改革、完善广西财政资金分配制度,有利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