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9)
2023(12244)
2022(10343)
2021(9796)
2020(8382)
2019(18745)
2018(18105)
2017(34456)
2016(18702)
2015(20669)
2014(20225)
2013(19752)
2012(18154)
2011(15683)
2010(15237)
2009(13477)
2008(12833)
2007(10631)
2006(8715)
2005(7024)
作者
(52193)
(43657)
(43216)
(41086)
(27584)
(21154)
(19505)
(17234)
(16736)
(15228)
(14733)
(14655)
(13724)
(13441)
(13409)
(13403)
(13370)
(12930)
(12536)
(12271)
(10815)
(10401)
(10251)
(10002)
(9907)
(9686)
(9428)
(9341)
(8794)
(8677)
学科
(69875)
经济(69800)
管理(56087)
(52620)
(42900)
企业(42900)
方法(35817)
数学(32794)
数学方法(32375)
(31354)
(20817)
中国(18737)
地方(17429)
(16427)
财务(16396)
财务管理(16340)
企业财务(15559)
业经(15161)
(15006)
农业(13855)
(13253)
财政(13126)
(13085)
贸易(13081)
(12749)
技术(11405)
环境(11007)
(10629)
理论(9783)
(9569)
机构
大学(246589)
学院(245373)
(98926)
管理(98394)
经济(96956)
理学(86878)
理学院(85944)
管理学(84418)
管理学院(83948)
研究(80083)
中国(57108)
(50966)
科学(50629)
(49251)
(46444)
业大(41736)
(38837)
中心(38540)
(38320)
财经(38021)
农业(36572)
研究所(35594)
(34750)
(31297)
师范(30856)
经济学(30567)
(29425)
北京(29086)
(28892)
(28383)
基金
项目(182493)
科学(144284)
基金(134037)
研究(128157)
(118532)
国家(117544)
科学基金(101747)
社会(82855)
社会科(78640)
社会科学(78619)
(74515)
基金项目(72187)
自然(68366)
自然科(66856)
自然科学(66833)
自然科学基金(65643)
(61508)
教育(60475)
资助(53591)
编号(49689)
重点(41559)
(40359)
(38949)
(38798)
成果(37588)
创新(36463)
科研(36399)
计划(35009)
教育部(34716)
课题(34632)
期刊
(98446)
经济(98446)
研究(68392)
中国(47933)
(43681)
学报(43653)
(39905)
科学(37693)
管理(33320)
大学(33118)
学学(31623)
农业(27014)
教育(26314)
技术(21521)
(18861)
金融(18861)
财经(18257)
业经(16889)
经济研究(16067)
(15566)
(14540)
问题(13207)
(13194)
财会(12268)
科技(11879)
业大(11611)
资源(11539)
统计(11419)
技术经济(10954)
(10933)
共检索到347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祥  曹婷  
近年来,我国逐步实行了两项中职财政资助政策,对此,各界均乐观地认为它们能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促进中职招生。然而,对江西、浙江和青海三省四所职业学校1218名中职新生的入学动机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只有占8.9%(108名)的中职新生承认自己是冲着财政资助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而且,这些学生普遍来自底层家庭且初中毕业时学业失败。由此可知,公共财政资助虽然在客观上惠及了一些中职学生及其家庭,但在促进中职招生中没有发挥预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公共财政资助政策在促进中职招生中的作用会更加弱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剑  陈胜祥  
一直以来,各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都不遗余力地宣传本校的就业优势,并无人怀疑它的作用。文章基于江西与浙江600余位农村初中毕业生家长(农民)的调查研究显示:即使肯定中职教育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农民仍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就读中职学校,而且,这种想法与农民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都没有关联,但与子女学习成绩显著相关,由此证实中国农民送子女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好就业",现行的"就业宣传"也不是解决中职生源困境的有效方法。为此,建议政府要求各职业学校统一行动,在招生简章中特辟一栏介绍职业教育,逐步消除国民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胜祥  
文章对刚刚推行的农村中职免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该免费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效达成了"资助涉农专业"的预期目标,但却在"促进中职招生"和"资助贫困学生"两个目标维度上存在严重失灵。进一步分析得知,前一失灵是因为广大农民受传统文化与现实制度的影响不偏好中职教育,后一失灵则是因为免费政策的"助贫"目标与中职学校生源竞争的组织目标相冲突。纠正上述失灵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是通过制度改革和文化改造重塑人们的教育偏好,二是整合国家中职助学金政策和农村中职免费政策,对所有就读中职学校的城乡学生提供免除全部学费的公共财政资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长翠  李奎  孙童  
要使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投入资金的绩效评价,在理论上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环保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分析我国环境保护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和评价影响我国环境保护财政资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冉云芳  
本文以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研究学校因素对项目课程实施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学校班级规模对项目课程实施满意度并无显著性影响外,学校使用项目课程教材情况,项目教学课时数安排情况,实训设施设备与项目课程实施所需设施设备的适应性、匹配度,配备实训指导教师情况,为教师提供项目课改培训情况,安排教师下企业情况,对项目课程实施满意度均有着显著性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存禄  马莉萍  陈晓宇  
基于某"双一流"大学本科生校园卡消费数据和学生发展情况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建立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模型,分析了贫困生资助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接受贫困生资助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次数更多、平均消费金额更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来消除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发现:贫困生资助仅对即期食堂消费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对学年平均食堂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尽管受助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消费行为上的显著差异,但是贫困生资助对大学生消费水平仅产生短期效应而无中长期影响,日常餐饮消费并非贫困生资助的主要用途,若直接将补助发到餐卡未必能达到提高贫困生消费水平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秀清  
基于多重约束条件下农民经济行为不确定性和动态选择性的特征,构建了当前中国农民收入多元化与农地产权偏好的理论框架;应用赣、苏、桂三省578份农户问卷调查资料,采用multinomial模型初步检验农民农地产权偏好与收入多元化的相关性。最后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红志  
文章基于对广东省、河南省和宁夏区1134份农户问卷调查和54份村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对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农村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类型农民之间分配关系的调整规模、效果和方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主要的结论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忽视歧视三农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了遏制,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在投入规模、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之间的配置效率、资金的使用效率、农民在资金投向选择中的参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颖   刘齐   姚刚  
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教育综合”科目由招生单位自命题调整为全国统一命题的改革举措引起了考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合理把握“教育综合”的考核标准,平稳推进研考分类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科学把握“教育综合”的考试标准,引导考生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在对383所高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教育综合”考试科目调题型、调结构、稳内容、稳难度,以确保教育硕士招生考试改革平稳落地并见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振华  
当前,首都高职生源数量下降,招生面临严峻形势。如何选择适合的招生策略,保证生源供给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招生宣传与营销传播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文章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基于北京市某高职院校67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策略,给出具体的六大操作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敬光  于大川  
基于山东省389份农民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科技培训的效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技培训的效用显著,当农民的参与度提升一个等级时,他们在生产中应用培训所获得技术的机率增加1.268倍。不同类型科技培训的效用存在差异性,与村集体组织的培训相比,行业协会、农业类高校(研究机构)培训的效用更明显,后者可使农民在生产中应用的机率分别增加0.784倍和3.49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勇  杨立忠  
农村宅基地的合理流转、有效配置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保障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合理用地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山东省481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宅基地自由流转的意愿主要受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房屋建筑面积、村庄对外交通便利程度、是否发生过耕地流转、是否接触过宅基地流转、是否认可宅基地流转提高幸福指数八个因素的影响,该结论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新农村建设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雅凤  郑逸芳  许佳贤  林沙  
基于福建省南靖和古田县241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新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信息传播和农推机构服务的正向影响显著;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可以通过农推机构和信息传播对农业新技术扩散产生间接的影响;基础设施和投资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鹂  王付春  
基于安徽省1 121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交叉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集中居住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9%的调查对象对集中居住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际交往圈影响显著,人际交往圈扩大、一般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人际交往圈缩小的6.4倍、1.9倍。家庭年收入和现有住房面积影响显著,家庭年收入在20 001~40 000元的、40 001~60 000元的、60 000元以上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10 000元及以内的2倍、3.7倍、4.8倍。现有住房面积在61~120平方米的、121~180平方米的、181平米以上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60平方米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