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9)
2023(6998)
2022(5922)
2021(5622)
2020(4477)
2019(10439)
2018(9862)
2017(19635)
2016(10728)
2015(12046)
2014(12192)
2013(12107)
2012(11209)
2011(9921)
2010(10130)
2009(9394)
2008(9684)
2007(8538)
2006(7599)
2005(6751)
作者
(29229)
(24353)
(24342)
(23502)
(15596)
(11688)
(11139)
(9514)
(9161)
(9053)
(8228)
(8061)
(7879)
(7806)
(7589)
(7373)
(7220)
(7217)
(7082)
(7051)
(6279)
(5921)
(5888)
(5739)
(5553)
(5475)
(5435)
(5429)
(4957)
(4829)
学科
(43421)
经济(43387)
管理(38169)
(34395)
(29033)
企业(29033)
(26249)
方法(20046)
数学(18295)
数学方法(18042)
财政(12933)
(12864)
中国(12567)
(12345)
财务(12328)
财务管理(12286)
企业财务(11712)
(10981)
(10539)
地方(9864)
(9435)
贸易(9432)
(9402)
(9241)
业经(9137)
(7958)
银行(7956)
农业(7914)
(7475)
(7157)
机构
学院(150872)
大学(148444)
(67773)
经济(66400)
管理(60548)
理学(51671)
理学院(51238)
管理学(50547)
管理学院(50282)
研究(49320)
(41541)
中国(40309)
(29675)
财经(28856)
科学(27350)
(26085)
(24494)
(23507)
中心(23132)
研究所(21465)
财经大学(21027)
经济学(20967)
(20399)
经济学院(18993)
北京(18810)
业大(18492)
(18114)
(17971)
(17869)
师范(17767)
基金
项目(95476)
科学(75821)
研究(72590)
基金(69301)
(58557)
国家(58048)
科学基金(50771)
社会(46979)
社会科(44815)
社会科学(44803)
(37397)
基金项目(35444)
教育(33558)
自然(31307)
(30820)
自然科(30608)
自然科学(30601)
自然科学基金(30034)
资助(30032)
编号(29470)
成果(24593)
(22056)
重点(21115)
课题(20873)
(20071)
(19598)
教育部(19327)
国家社会(19274)
(19246)
人文(18972)
期刊
(74411)
经济(74411)
研究(50617)
(36342)
中国(29452)
管理(21537)
(20194)
金融(20194)
(17658)
学报(17456)
科学(17160)
财经(14541)
大学(14141)
教育(14120)
学学(13408)
技术(13145)
经济研究(13020)
(12415)
农业(11871)
业经(11440)
问题(9390)
(9368)
财会(8518)
统计(8506)
会计(8430)
技术经济(8060)
(8032)
(7914)
财政(7914)
国际(7719)
共检索到23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峰  
笔者在含有深层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经济模型中,使用Ramsey方法分析了深层消费习惯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深层习惯的消费者对差异化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每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当期的价格,也与上期消费数量相关。深层消费习惯改变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产量和价格选择之间引入了新的机制:当期商品的定价过高,在增加厂商现期利润的同时,降低了家庭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倾向,从而减少了下期该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利润。笔者通过参数校准和模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最优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波动率较低,并且与深层消费习惯程度正相关;其次,弗里德曼法则并非最优的货币政策,名义利率对弗里德曼法则的偏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敦刚  王莹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果断采取了相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正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估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了我国2008-2012年期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偏低;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处于失衡状态;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力度负面效应较大,应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金全  解瑶姝  龙威  
以1996年1月-2015年6月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数据为基础,通过贝叶斯算法下的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给出了无损信息形式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证实了利用混频数据进行建模的计算优势,并基于"三元悖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货币主义等理论,得出了在"新常态"历史关键时期,应该摒弃固有的思维模式,以稳健型财政政策代替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合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增长,同时要警惕扩张性政策有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克正   丛树海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两大基本政策,成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协调社会总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不断减少,逐步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势将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浪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需求管理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使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作用于经济,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本文先就这两大政策配套模式的各要素作一分析,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选择。根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将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两大政策的决策过程是:第一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根据某一时期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可用点或幅度表示。第二步,财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晔  
在具有总量效应的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产业效应方面各自表现如何?本文运用1990-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与中部地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具有产业效应,而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均不理想,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三次产业的效应都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并且,结合相关理论,文章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产业间在增量资本产出率和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区域间在银行集中度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存在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近几年,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定货币政策相配合,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日,财政部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将择时逐渐淡化。这种淡化是国家财政收支保持长期相对平衡的客观反映,它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机制和力度,特别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会提出强化的要求。首先,淡化财政政策与强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有内在关联性。财政政策通过收支预算及执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华  
作为现代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运用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之组合协调发展,以形成合力,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它们又各具特点和差异,导致在组合运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建议,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洪正华  
本文基于我国特定的微观基础 ,并根据转轨经济体制变迁和社会群体分化的一般规律 ,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增加有效供给和改革财税体制等方面 ,论述了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或措施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其调控作用范围与侧重点是不同的。本文主要针对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两时期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同之处作了对比。我们认为,两时期的货币政策在目标优先次序、独立性水平、力度与节奏,以及转型之后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向琴  袁靖  陈国进  
本文通过引入政府生产性支出拓展了包含灾难冲击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数值分析表明,相对于不含政府生产性支出的灾难冲击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等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在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两种情形下对比分析了我国面对灾难冲击时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发现:(1)应对灾难冲击时,相对于相机抉择,规则行事造成的经济福利损失较低;(2)政府生产性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灾难冲击对消费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但同时会弱化债务对灾难冲击的吸收作用;(3)引入通货膨胀惩罚(或厌恶)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