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5)
2023(10088)
2022(8672)
2021(8200)
2020(6930)
2019(15955)
2018(15487)
2017(30718)
2016(16894)
2015(19167)
2014(19445)
2013(19426)
2012(18392)
2011(16488)
2010(16750)
2009(15612)
2008(15974)
2007(14537)
2006(12442)
2005(11203)
作者
(48327)
(40644)
(40598)
(39129)
(25870)
(19294)
(18639)
(15763)
(15118)
(14738)
(13659)
(13351)
(12980)
(12897)
(12764)
(12644)
(12550)
(12037)
(11811)
(11754)
(10161)
(10042)
(9812)
(9443)
(9238)
(9117)
(9069)
(8976)
(8223)
(8135)
学科
(70238)
经济(70160)
管理(54219)
(50516)
(40530)
企业(40530)
方法(34644)
(32250)
数学(31372)
数学方法(31082)
(21226)
中国(18822)
(15908)
贸易(15905)
(15860)
财务(15836)
财务管理(15786)
(15628)
(15482)
企业财务(15002)
地方(14459)
业经(13978)
财政(13815)
农业(13539)
(12779)
(12147)
银行(12120)
(11462)
(11373)
(11356)
机构
学院(245165)
大学(243593)
(107656)
经济(105506)
管理(95023)
理学(81579)
研究(80868)
理学院(80771)
管理学(79547)
管理学院(79091)
中国(64091)
(58581)
(49512)
科学(47448)
财经(42897)
(41601)
(40576)
(38788)
中心(38115)
(37709)
研究所(37138)
业大(34462)
经济学(33926)
农业(32018)
财经大学(31433)
北京(31159)
经济学院(30943)
(30020)
师范(29764)
(29395)
基金
项目(155979)
科学(122670)
研究(114649)
基金(113944)
(97721)
国家(96890)
科学基金(83396)
社会(73417)
社会科(69739)
社会科学(69720)
(60539)
基金项目(59620)
教育(53161)
自然(53099)
自然科(51889)
自然科学(51873)
自然科学基金(50968)
(50606)
资助(48082)
编号(47178)
成果(38745)
(35803)
重点(34676)
(33028)
课题(32210)
(32013)
教育部(30943)
科研(30374)
人文(30151)
国家社会(30149)
期刊
(118382)
经济(118382)
研究(75659)
(49540)
中国(45689)
(35680)
学报(34984)
管理(32564)
科学(31955)
(27793)
金融(27793)
大学(26597)
学学(25270)
农业(23661)
财经(21655)
教育(21227)
经济研究(20746)
技术(19796)
业经(19207)
(18512)
问题(15465)
(14081)
商业(12772)
技术经济(12617)
(12609)
统计(12583)
理论(12210)
财会(11873)
(11326)
(11263)
共检索到369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开焰  蔡雪雄  
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态势,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纠正模型(ECM)基础上,本文运用DAG技术,研究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同期因果关系,货币政策则没有;短期中,财政扩张导致信贷扩张,由于消费信贷尚处起步阶段,信贷渠道影响居民消费效果甚微。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能更有效地影响居民消费,两渠道之间相互影响,有同期因果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熙  柳欣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考察财政政策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79—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资产价值的不断膨胀和相对价格的失衡,使工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导致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伟忠  黄炎龙  
本文建立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模型,并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以福利效应为最优政策的评估标准,研究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的最优政策机制。分析表明:在Ramsey最优均衡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于通货膨胀和产出目标,以严格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最优货币规则会使得政策的福利损失最小,但货币政策在产出目标、通货膨胀目标以及政策福利损失三者上不能同时兼顾;最优财政规则是趋向缩小收支差,从而趋近于福利损失最小。本文同时使用贝叶斯分析,对中国经济政策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实证分析表明:样本期间政策的无条件福利损失处于波动状态,经济增长增加了家庭部门的条件福利损失,即经...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宏涛  吴伟军  熊志发  
运用有向无环图(DAG),分析了财政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并研究了2017年以来中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过渡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在短期内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长期内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而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居民消费的解释力度都较小。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机制"影响居民消费,利率只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影响,而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较大影响。2017年实施的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渡效应。建议政府灵活运用税收政策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央行短期要重视信贷机制,长期则要重视利率机制的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本文从影响消费的各个因素:居民收入、人口、教育、国家宏观政策等着手,对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岭回归估计法建立消费模型。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收入、人口增长率、各层次教育、国家财政支出和银行利率等相关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变动关系和内在规律,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静  柯艺高  
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曲线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在既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为了实现更加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目标,应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予以配合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伟  沈悦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冲击侧重解释经济周期的中期波动,而货币政策冲击则侧重分析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幅度,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应保证资本投入适度增长,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增加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提升居民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伟  沈悦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冲击侧重解释经济周期的中期波动,而货币政策冲击则侧重分析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幅度,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应保证资本投入适度增长,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增加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提升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纯纯  
本文通过构建名义GDP增长率、CPI、财政支出增长率、M2增长率这四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强生  李子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莉慧  
消费作为最终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与重要引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拉动力。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一种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理论上能够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活动和消费支出。然而,尽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消费,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同时,收入分配作为潜在的中介变量,可能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机制,并探究收入分配的中介效应,旨在为我国政府优化货币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扩张性货币政策显著抑制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收入分配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