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5)
- 2023(12251)
- 2022(10894)
- 2021(10539)
- 2020(8764)
- 2019(20207)
- 2018(20131)
- 2017(39325)
- 2016(21656)
- 2015(24324)
- 2014(24585)
- 2013(24232)
- 2012(22411)
- 2011(19793)
- 2010(19947)
- 2009(18226)
- 2008(18205)
- 2007(15553)
- 2006(13604)
- 2005(11901)
- 学科
- 济(79878)
- 经济(79790)
- 管理(69403)
- 业(63594)
- 企(54753)
- 企业(54753)
- 方法(37846)
- 财(35449)
- 数学(32892)
- 数学方法(32453)
- 农(22165)
- 中国(21905)
- 务(19941)
- 财务(19876)
- 财务管理(19821)
- 企业财务(18843)
- 制(18056)
- 业经(17804)
- 地方(17085)
- 学(16765)
- 贸(15300)
- 贸易(15288)
- 易(14889)
- 理论(14510)
- 农业(14115)
- 策(13832)
- 财政(13813)
- 银(13640)
- 银行(13607)
- 和(12913)
- 机构
- 大学(296039)
- 学院(295580)
- 管理(120579)
- 济(116525)
- 经济(113803)
- 理学(104045)
- 理学院(102980)
- 管理学(101311)
- 管理学院(100795)
- 研究(96701)
- 中国(75166)
- 财(63148)
- 京(62707)
- 科学(58797)
- 所(48316)
- 财经(46679)
- 中心(44639)
- 江(43679)
- 农(43607)
- 研究所(43379)
- 经(42298)
- 业大(41953)
- 北京(39982)
- 范(37939)
- 师范(37644)
- 州(35338)
- 院(35174)
- 财经大学(34517)
- 农业(33884)
- 经济学(33794)
- 基金
- 项目(198795)
- 科学(155872)
- 研究(148487)
- 基金(143635)
- 家(123502)
- 国家(122425)
- 科学基金(105743)
- 社会(91280)
- 社会科(86422)
- 社会科学(86398)
- 省(77173)
- 基金项目(76278)
- 自然(69266)
- 教育(68215)
- 自然科(67608)
- 自然科学(67595)
- 自然科学基金(66348)
- 划(64771)
- 编号(62057)
- 资助(60131)
- 成果(51343)
- 部(44242)
- 重点(43841)
- 课题(42141)
- 发(41112)
- 创(41021)
- 项目编号(38869)
- 教育部(38193)
- 创新(38136)
- 科研(37966)
- 期刊
- 济(128296)
- 经济(128296)
- 研究(91995)
- 中国(56326)
- 财(52730)
- 管理(43871)
- 学报(43366)
- 科学(39906)
- 农(39086)
- 大学(33357)
- 教育(32973)
- 学学(31294)
- 融(30544)
- 金融(30544)
- 农业(27287)
- 技术(25062)
- 财经(22542)
- 业经(20493)
- 经济研究(20418)
- 经(18998)
- 问题(16228)
- 理论(15697)
- 图书(15680)
- 实践(14535)
- 践(14535)
- 财会(14394)
- 会计(14149)
- 技术经济(13861)
- 现代(13608)
- 科技(13502)
共检索到44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康霖 刘锡良 张合金 王文宁
财政货币政策分层次调控研究曾康霖,刘锡良,张合金,王文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包括着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货币政策包括着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财政政策作用的途径主要是调整财政收支或补贴...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锡良 邱泉
从微观层次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刘锡良,邱泉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研究。研究这个问题,至少可分为3个层面,即宏观层、中观层、微观层。宏观层的协调和配合,研究的是两大政策如何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李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龙 申瑛琦
本文首先定量测度中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并结合经济现实总结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盯住目标偏好,进一步基于TVTP-MS-FAVAR模型“量化”检验财政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指数具有较好拟合效果与指引功效,宏观调控“逆周期”特征明显,财政政策主要关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侧重盯住物价水平。第二,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存在“收支”差异与“结构”异同,政府投资性支出与消费税的“区制”调控功效明显。第三,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存在“量价”分化与“区制”偏好,数量工具在物价上涨“区制”调控效应显著,价格工具在物价下跌“区制”调控效果更优。本文结论对政策当局准确把握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取向时变动态特征、盯住目标偏好、结构调控及协同配合范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目标偏好 结构调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新阶段采取的"松紧搭配"反方向的组合,如何根据经济新常态下的失衡特点提高宏观政策松紧搭配组合方式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其可行性和针对性?如何控制其政策作用力度等等,是本文讨论的基本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家义
加强宏观调控与完善财政货币政策的思考刘家义[国家审计署北京100039]我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以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强劲增长势头,市场机制开始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和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但市场固有的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王文宁
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配合西南财经大学曾康霖王文宁财政银行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部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包括着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货币政策包括着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财政政策作用的途径主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兆祥 郭红玉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苍祺 李恒华 吴心弘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和财政政策传导效果的视角,对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假设,基于传统IS-LM模型和SV-TVP-VAR模型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强化了产出层面调控的逆周期性和稳健性,弱化了通胀层面的调控但提升了调控的稳健性;二是对产出层面逆周期调控的强化,同时体现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上,对价格型工具的强化效果更好,对产出层面稳健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价格型工具上,对通胀层面调控效果的弱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型工具上;三是优化了财政政策的传导效果,提升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拉动效应,降低了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拉动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属性和价格属性,持续完善货币政策结构框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本文将三种不同情形的货币规则引入DSGE模型,基于1996—2015年间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规则属性进行识别,并运用数值模拟以系统探究央行与财政部门不同互动策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贝叶斯估计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相机操作特征;央行独立性较低,当前货币调控主要遵循"被动配合型"操作范式。数值模拟发现,"独立型"货币规则下财政冲击造成的经济偏离最小,经济回归稳态的速度最快,社会福利损失也最小;央行现阶段所采用的"被动配合型"规则消化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差,经济稳态收敛速度较慢,并最易引致福利损失。为此,本文认为未来我国货币调控应由"被动配合型"向"独立型"操作范式转型,以有效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本文将三种不同情形的货币规则引入DSGE模型,基于1996—2015年间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规则属性进行识别,并运用数值模拟以系统探究央行与财政部门不同互动策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贝叶斯估计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相机操作特征;央行独立性较低,当前货币调控主要遵循"被动配合型"操作范式。数值模拟发现,"独立型"货币规则下财政冲击造成的经济偏离最小,经济回归稳态的速度最快,社会福利损失也最小;央行现阶段所采用的"被动配合型"规则消化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差,经济稳态收敛速度较慢,并最易引致福利损失。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谭东洋 吴信如 何启志
当金融体系无法维持平稳运行状态,实体经济也会因其中介功能的失调而受到损害。因此,维护经济金融的双重稳定是当前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金融周期作为金融稳定的衡量依据纳入财政和货币政策规则,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模型与数值模拟分析,实证考察了兼顾金融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金融双重稳定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适度盯住金融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多个政策目标的波动性,从而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双重稳定。但多重政策目标的冲突与不同政策目标适度调控区间的差异性突显了单一政策的局限性,如何加强各方政策的统筹与协作、动态平衡不同政策目标与政策反应力度,是决策当局需要权衡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赵亮 丁慧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到财政乘数。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DSGE模型,建立权重可调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渐进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政府消费、投资补贴、消费税、资本收益税和劳动税等六类结构性财政工具调控效果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会显著影响财政乘数,且财政乘数随转型进程非线性变动,其机理在于货币政策转型会影响财政冲击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强度。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宏观调控框架,财政政策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进程,以保证调控力度恰当、效果合意;对财政工具的选择应更加重视结构性减税与投资补贴,以改善民生福祉、激发经济活力;财政调控应有增有减,以维持预算平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峰
笔者在含有深层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经济模型中,使用Ramsey方法分析了深层消费习惯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深层习惯的消费者对差异化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每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当期的价格,也与上期消费数量相关。深层消费习惯改变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产量和价格选择之间引入了新的机制:当期商品的定价过高,在增加厂商现期利润的同时,降低了家庭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倾向,从而减少了下期该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利润。笔者通过参数校准和模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最优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波动率较低,并且与深层消费习惯程度正相关;其次,弗里德曼法则并非最优的货币政策,名义利率对弗里德曼法则的偏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