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6)
- 2023(6060)
- 2022(5207)
- 2021(5103)
- 2020(4450)
- 2019(10640)
- 2018(10358)
- 2017(20194)
- 2016(10878)
- 2015(12240)
- 2014(12002)
- 2013(11696)
- 2012(10465)
- 2011(9072)
- 2010(9600)
- 2009(8769)
- 2008(8820)
- 2007(7407)
- 2006(6466)
- 2005(5694)
- 学科
- 济(44450)
- 经济(44406)
- 管理(34139)
- 业(30825)
- 企(26967)
- 企业(26967)
- 财(24551)
- 方法(22643)
- 数学(20572)
- 数学方法(20050)
- 财政(12471)
- 中国(12323)
- 务(11282)
- 财务(11246)
- 财务管理(11201)
- 企业财务(10677)
- 农(10650)
- 政(10096)
- 制(9556)
- 地方(8777)
- 理论(8630)
- 业经(8262)
- 学(7535)
- 策(7309)
- 体(6993)
- 贸(6750)
- 贸易(6741)
- 易(6547)
- 农业(6490)
- 银(6366)
- 机构
- 学院(141134)
- 大学(140619)
- 济(57956)
- 经济(56847)
- 管理(54879)
- 理学(47452)
- 理学院(47008)
- 研究(45836)
- 管理学(45788)
- 管理学院(45542)
- 财(36109)
- 中国(35752)
- 京(29409)
- 科学(27009)
- 财经(24462)
- 所(23164)
- 经(22191)
- 江(21645)
- 中心(20779)
- 农(20644)
- 研究所(20406)
- 业大(19279)
- 北京(18742)
- 财经大学(17996)
- 经济学(17973)
- 范(17013)
- 师范(16860)
- 院(16601)
- 州(16584)
- 经济学院(16170)
- 基金
- 项目(93405)
- 科学(73608)
- 研究(68661)
- 基金(67934)
- 家(58880)
- 国家(58430)
- 科学基金(50846)
- 社会(43026)
- 社会科(40929)
- 社会科学(40917)
- 省(36832)
- 基金项目(34917)
- 教育(33377)
- 自然(32994)
- 自然科(32346)
- 自然科学(32338)
- 自然科学基金(31715)
- 划(30611)
- 资助(29572)
- 编号(27763)
- 成果(22961)
- 重点(21335)
- 部(20922)
- 创(19742)
- 课题(19723)
- 发(19180)
- 教育部(18413)
- 创新(18356)
- 大学(18110)
- 科研(18085)
共检索到218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玉刚 范方志
在借鉴国外财政规模实证分析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重新澄清了研究中国财政规模决定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建模方向。文章认为,工业化、城市化、人口结构等市场内生变量不能较好地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财政规模的演变;相反,揭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外生制度变量———经济分权和财政分权,连同显示市场交易总规模的国民收入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这种变化。在理论上,作者所构建的简单计量模型分离出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前者反映了市场边界与政府边界的重新界定,后者反映了财政学中广为人知的“瓦格纳定律”。诚然,沿着这一基本思路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关键词:
财政规模 分权 瓦格纳定律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玉刚 范方志
在借鉴国外财政规模实证分析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重新澄清了研究中国财政规模决定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建模方向。我们认为,工业化、城市化、人口结构等市场内生变量不能较好地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财政规模的演变,相反,揭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外生制度变量———经济分权和财政分权,连同显示市场交易总规模的国民收入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这种变化。理论上,作者所构建的简单计量模型分离出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前者反映了市场边界与政府边界的重新渐进界定,后者反映了财政学中广为人知的“瓦格纳定律”。诚然,沿着这一基本思路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关键词:
财政规模 分权 瓦格纳定律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敏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土地财政"的"经营城市"模型。作为城市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垄断提供者,地方政府有能力也有激励通过经营城市来最大化其土地财政收入。给定土地总量,提高工业用地比例虽然不能直接增加财政收入,但却能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高住宅需求,同时也会因为减少住宅土地供给而减少住宅供给,进而最终会提高均衡房价和住宅用地的拍卖价格。地方政府要最大化以土地出让金为形式的土地财政收入,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工业用地比例以在住宅用地的单价与面积之间实现最佳权衡。分析表明,这个最优工业用地比例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劳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敏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土地财政"的"经营城市"模型。作为城市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垄断提供者,地方政府有能力也有激励通过经营城市来最大化其土地财政收入。给定土地总量,提高工业用地比例虽然不能直接增加财政收入,但却能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高住宅需求,同时也会因为减少住宅土地供给而减少住宅供给,进而最终会提高均衡房价和住宅用地的拍卖价格。地方政府要最大化以土地出让金为形式的土地财政收入,关键就在于选择合适的工业用地比例以在住宅用地的单价与面积之间实现最佳权衡。分析表明,这个最优工业用地比例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劳动产出弹性,并随之上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秋石 张敬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瑞涵
为增加我国科技市场有效供给,必须使科研机构面对客观科研风险时,增强其努力意愿,提高其努力水平,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微观动态模型,分析了市场激励中财政价格激励与企业价格激励对科研行为的影响。本文认为,提高科研人员努力水平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财政激励机制。
关键词:
财政激励 科研行为 价格双轨制 棘轮原则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升峰
测算表明,我国财政投资供给的绝对效应值是较大的,实证了我国财政投资供给效应的存在性;以经过扩展了的多马模型对我国财政投资供给效应增长的相对值的衡量结果则表明,我国政府资本产出效率的下降、供给总量因素中税收的过快上升、国债直接投资效益的下降以及供给结构的欠合理性是造成近年来我国财政投资供给效应相对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提高我国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必须在总量管理、效率提高及结构优化上下功夫,即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机制基础上调节供给总量,同时明晰政府投资范围,完善财政投资过程中的管理以提高效率,优化财政投资供给结构。
关键词:
财政投资 供给效应 供给效应相对增长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玥
文章在一个内生增长框架下,考察了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政府部门间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内生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转型动态分析,揭示了多重均衡的存在,这与各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中所发现的不一致的事实互为应证。说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应考虑不同层级政府支出对产出的贡献度来选择何时的财政分权度。同时为发展中国家(低产出国家)既存在高分权也存在高集权的现象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森昌 杨宝臣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价格总水平由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三个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共同决定,影响我国价格总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名义工资水平、利率、汇率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随着名义货币供给量、名义工资水平、汇率以及利率的增加而上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对于促进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价格总水平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构建了一个事前(exante)汇率制度选择和事后(expost)货币投机可能性都是内生决定的模型来分析两者的战略关系,通过投机者和政府的博弈分析解释了各类成本、政府偏好对均衡的影响以及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1)降低货币之间交易成本的金融自由化促使政府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2)偏好汇率稳定的小型开放国家比相对封闭的大国更倾向采用较窄的汇率区,但是更容易遭受频繁的货币攻击。(3)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简单估计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有必要提高对稳定汇率制度的偏好,并同时实施对资本项目的适度控制措施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投机攻击 政府偏好 汇率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类承曜 谢觐
本文是对诺德豪斯(Nordhaus)模型(1994)的发展。与国内绝大部分文献IS-LM框架下的传统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财政-货币”博弈模型证明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对于改进社会福利的重要性。无论是“囚徒困境”中过高的财政赤字和过低的货币发行量,还是“财政领导”时短期内的恶化,都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针对这一现象,政策建议是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以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博弈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春
在我国自1986年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扶贫方式也已构成我国政府平衡区域差距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的投资,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不仅存在经济学常说的乘数效应,而且还具有"汲水"功能。虽说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目前求解CGE模型的方法大体上有4种:Orani方法,不动点解方法,Newton方法和Johansen方法。为了更注重实际经济计划与政策的结合,本文只讨论Johansen方法。 一、方法概述 按照均衡的定义: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状况即达到均衡,用公式表示为:Q~D=Q~S我们在本文里所讨论的一般均衡模型包含m个方程,n个变量且m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内生增长一般均衡货币模型中, 通过引入名义债券、实际债券、货币和物质资本, 讨论了政府财政约束与价格水平决定的关系。我们发现,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增长率决定, 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方程只是个恒等式。如果价格水平财政理论(FiscalTheoryofPriceLevel, FTPL) 成立, 则小得可以忽略的财政扰动可以导致物价水平的巨大波动, 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问题出现的原因是FTPL将名义债券市场和其他资产市场割裂开来, 孤立地讨论了名义债券市场出清的条件, 由此认为跨时预算约束方程是一个均衡定价方程; 当将诸市场统一起来考虑时, 公众可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生
龚六堂和邹恒甫曾肯定地认为,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是个无法检验的理论,但我们研究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得出无法检验的结论,是因为他们是基于跨期预算方程是均衡条件来定义的,而根据该定义的确难以导出可行的识别理论的条件。若采用以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为基础的定义,则会出现乐观的情形。本文有助于回答下面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该理论在中国是否具有适用性?第二个是什么样的政策搭配才能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和可持续性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分权与民间投资:一个经验分析
财政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一个经验研究
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一体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OR分析框架的一个模型与实证
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财政平衡机制——一个包含两大支持工具的理论模型和数据模拟
一个财政人的“中国梦”
政府关注视角下财政分权对社会参与研发积极度的影响——一个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
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一个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模型的分析
财政规模、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基于异期协变模型的经验证据(1952-2007)
债权压力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动态互动效应——一个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