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3)
- 2023(2715)
- 2022(2350)
- 2021(2402)
- 2020(2032)
- 2019(4575)
- 2018(4254)
- 2017(8120)
- 2016(4657)
- 2015(5107)
- 2014(4971)
- 2013(4858)
- 2012(4536)
- 2011(3602)
- 2010(3779)
- 2009(3444)
- 2008(3670)
- 2007(3204)
- 2006(2620)
- 2005(2295)
- 学科
- 财(22676)
- 管理(22208)
- 业(15303)
- 企(14013)
- 企业(14013)
- 财政(13813)
- 济(13196)
- 经济(13164)
- 政(11340)
- 务(8663)
- 财务(8659)
- 财务管理(8609)
- 企业财务(8283)
- 家(6632)
- 国家(6493)
- 方法(6224)
- 制(5797)
- 数学(5286)
- 数学方法(5269)
- 中国(4948)
- 出(4710)
- 支出(4361)
- 制度(4328)
- 度(4328)
- 地方(4285)
- 体(4218)
- 农(4066)
- 人事(3988)
- 人事管理(3987)
- 体制(3800)
- 机构
- 大学(56399)
- 学院(56040)
- 管理(23642)
- 财(23624)
- 济(23426)
- 经济(23011)
- 理学(20709)
- 理学院(20558)
- 管理学(20388)
- 管理学院(20281)
- 研究(16134)
- 财经(13872)
- 中国(13513)
- 经(12592)
- 京(10745)
- 财经大学(10080)
- 财政(9501)
- 江(8585)
- 政(8418)
- 科学(8275)
- 中心(7691)
- 所(7673)
- 经济学(7402)
- 经济学院(6737)
- 北京(6588)
- 商学(6487)
- 商学院(6434)
- 州(6261)
- 研究所(6200)
- 省(6042)
- 基金
- 项目(35481)
- 科学(28476)
- 研究(27587)
- 基金(27175)
- 家(22613)
- 国家(22421)
- 科学基金(20114)
- 社会(18575)
- 社会科(17641)
- 社会科学(17636)
- 基金项目(14593)
- 省(12893)
- 教育(12677)
- 自然(12233)
- 自然科(12017)
- 自然科学(12014)
- 自然科学基金(11824)
- 编号(11223)
- 资助(10828)
- 划(10427)
- 成果(10300)
- 部(8581)
- 性(8212)
- 制(8011)
- 国家社会(7959)
- 教育部(7886)
- 项目编号(7805)
- 人文(7754)
- 重点(7440)
- 创(7275)
共检索到89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海涛 秦士坤
财政规则是各国应对财政危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然而现有研究较少探讨地方层面的财政规则执行。基于预算软约束理论,以2014—2020年中国20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财政部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领域制定的“10%红线”规则设计断点回归模型,检验PPP规则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发现:第一,由于缺乏法定性与透明度,PPP规则存在“软约束”现象,这一现象与债务规则的“硬约束”形成鲜明对比;第二,PPP规则的执行效果具有异质性,即对于可自由支配度较高的经济类项目更具规制效果,而对支出偏刚性的民生类项目约束力不足;第三,对于存在合规风险的项目,企业倾向于通过组建联合体的形式分散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了加强财政规则法定性与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必要性,建议加快相关财政规则的立法工作,提高财政预决算的信息披露程度,从而增强财政规则执行效果,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 庄晋财 马小龙 贾鹏
如何设计财政哺农专项转移支付规则才能有效矫正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研究发现,财政哺农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主要由分配规则和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随着当地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激励地方政府开展"发展农业提升经济效益与反哺农民改善农民生计"活动,中央政府在财政制度中融入"奖励"规则较事后的"鼓励"规则,更能够有效引导地方政府正确、合理地分配财政支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何庆光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需要科学、合理分权,逐步构建最优的财政分配格局,打造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持续增长。一、财政分权的有关理论及综述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征税权和支出权向地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杨烨 马月 向可
文章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下,从财政分权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发现:首先,考虑空间溢出和效应分解的财政分权具有"舍己为人"的雾霾污染效应。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减轻本地区雾霾污染,但对地理或经济因素邻近地区形成"警示效应"。其次,受财政分权影响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结果有: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损人利己"的雾霾污染效应,即证明了"邻避主义"效应的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本地区雾霾污染问题的解决但有助于缓解邻近地区雾霾污染。
[期刊] 改革
[作者]
甘行琼 李玉姣 蒋炳蔚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双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及其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视角来看,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而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从传导机制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市场保护、科技投入、环境保护等行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从PSTR门槛效应来看,地方政府的多种行为会制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效果,呈现非线性关系。优化财政体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韶华
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一国国家结构弱相关,而与国民政府①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财政分权高度正相关。本文从国家结构形式入手,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结构形式下地方分权与自治的特点,比较财政联邦主义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优劣,并结合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历程,研究国家结构与财政权力配置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说明中国的单一制并不构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障碍,只要存在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政府就有可能行使举债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政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很多文献据此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完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宇 陈会广 宋璐怡 陈利根
论文从城市规模的内涵出发,分析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效应、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城市产业规模及其结构调整效应3个理论假说,以解释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并通过243个地级市11 a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并证实了3个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土地财政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驱动力:1)中小城市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对土地财政有明显的驱动;2)所有规模级别的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对土地财政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出"U"型特征;3)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第二产业规模对土地财政驱动方向不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对土...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行为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飞舟
理解城市扩张、土地开发和土地财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以西部某一个城市的某区为例,文章从对该区的税收和财政情况的分析发现,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及其带动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兴盛是城市扩张的核心内容,而这些也构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支柱,因而大兴土木现象的背后是政府的土地财政。然而,土地财政并不会必然地促进地方政府将收入大量用于公共服务。从长远来看,这三者之间的过密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土地财政 城市化 分税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采取财政竞争的方式,以争夺区域外的流动资本。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省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地增加本地区财政支出并不能起到招商引资的效果,只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社会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才是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关键所在。财政收入增加对资本流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适当增加非税收入会少量促进资本净流入。因此,通过财政竞争手段吸引国内资本是不可行的,应该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文婧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基于CES生产函数,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和可行广义三阶段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21年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技术进步整体上偏向资本;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偏好、引资竞争和市场分割行为的中介效应促进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财政分权通过地理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促进了本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但弱化了邻近地区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