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0)
- 2023(13041)
- 2022(10293)
- 2021(9094)
- 2020(7467)
- 2019(16199)
- 2018(15793)
- 2017(29954)
- 2016(15540)
- 2015(17181)
- 2014(16717)
- 2013(16887)
- 2012(15636)
- 2011(13636)
- 2010(14225)
- 2009(13678)
- 2008(13740)
- 2007(12574)
- 2006(11368)
- 2005(10574)
- 学科
- 济(96051)
- 经济(95972)
- 业(81514)
- 企(76951)
- 企业(76951)
- 管理(70300)
- 财(36159)
- 业经(32291)
- 方法(30884)
- 农(23902)
- 数学(22680)
- 数学方法(22579)
- 地方(21744)
- 务(21487)
- 财务(21481)
- 财务管理(21436)
- 中国(21239)
- 企业财务(20334)
- 技术(19828)
- 制(18114)
- 农业(17656)
- 策(16757)
- 体(15476)
- 和(14809)
- 划(14794)
- 理论(14411)
- 财政(13695)
- 技术管理(13614)
- 地方经济(12823)
- 体制(12732)
- 机构
- 学院(234283)
- 大学(226725)
- 济(114950)
- 经济(113189)
- 管理(96817)
- 理学(82155)
- 理学院(81480)
- 管理学(80777)
- 管理学院(80324)
- 研究(74359)
- 中国(60966)
- 财(59034)
- 京(45718)
- 财经(42938)
- 科学(39268)
- 经(38745)
- 江(37288)
- 所(35958)
- 经济学(35872)
- 中心(33284)
- 农(32051)
- 经济学院(32046)
- 研究所(31400)
- 财经大学(31012)
- 商学(28964)
- 北京(28767)
- 州(28766)
- 商学院(28690)
- 业大(27804)
- 经济管理(26648)
- 基金
- 项目(143016)
- 科学(115793)
- 研究(110084)
- 基金(105394)
- 家(88400)
- 国家(87575)
- 科学基金(78767)
- 社会(75714)
- 社会科(72098)
- 社会科学(72079)
- 省(57777)
- 基金项目(55283)
- 教育(47362)
- 自然(46487)
- 自然科(45513)
- 自然科学(45504)
- 自然科学基金(44792)
- 划(44602)
- 编号(42524)
- 资助(40965)
- 创(36843)
- 业(34011)
- 成果(33423)
- 创新(33362)
- 发(32675)
- 国家社会(32318)
- 重点(31336)
- 部(31053)
- 制(30108)
- 课题(28817)
- 期刊
- 济(141790)
- 经济(141790)
- 研究(76676)
- 财(53911)
- 中国(47831)
- 管理(44709)
- 农(30565)
- 科学(26756)
- 学报(25129)
- 经济研究(23864)
- 技术(23516)
- 财经(23470)
- 融(23292)
- 金融(23292)
- 业经(22832)
- 大学(20928)
- 农业(20760)
- 经(20488)
- 学学(20097)
- 问题(17300)
- 技术经济(17084)
- 教育(15607)
- 财会(13951)
- 业(13693)
- 贸(13263)
- 世界(13177)
- 现代(12802)
- 会计(12764)
- 商业(12663)
- 经济管理(12497)
共检索到374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雪峰 刘晓 韩露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绿色创新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但企业往往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绿色创新存在消极影响。而财政补贴和数字经济作为外部动因,对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选择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数字经济考察其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政补贴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数字经济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发现,融资约束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数字经济增强了融资约束在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文章结论丰富了财政补贴社会效应研究,拓宽了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推动企业绿色创新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珩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大绿色信贷贴息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珩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中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财政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与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促进效果更强。因此,应加大绿色信贷贴息力度,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成本;加强政府财政补贴监管力度,保障企业绿色创新技术财政补贴落实;构建数字化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平台,畅通政企补贴信息对接渠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傲
自我国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失衡,企业杠杆率不断攀升,尤以僵尸企业问题最为严重。本文建立的包含金融加速器和两类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探析财政补贴、僵尸企业和经济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政策目标提供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僵尸企业的破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会导致银行风险和失业率的升高;脉冲模拟分析显示,任何扰动冲击都无法同时满足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降低企业杠杆率、控制银行风险、释放财政压力等多重目标。中央政府须立足整体、权衡利弊,加速出清僵尸企业,扼制经济结构僵尸化的倾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维祥 黄明均 李露 钟琴
文章基于2011-2016年中国3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补贴、企业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企业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都具有激励作用;财政补贴与企业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交互作用,且交互作用存在地域性差异,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落后地区作用更为显著。政策建议在于:不同地区政府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研发补贴,而企业也应该提高自我研发能力,以更大程度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群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2008-2013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分析了财政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创新投资具有异质性这一特点,将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与开发式创新,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企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负向作用;财政补贴对异质性创新效率影响存在差异,即财政补贴对开发式创新效率存在促进作用,而对探索式创新效率则不发挥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春梅 王晨
财政补贴作为国家普惠性支农政策,对农民生产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2003年-2017年绿色粮食生产效率,得出绿色粮食生产效率15年间稳中有进。继而建立计量模型,运用Tobit模型检验绿色粮食生产效率与各项补贴政策作用关系,测量结果表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与生产效率显著正相关,因该补贴在绿色生产准则限制下激励了农户绿色投入,强化了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转变;而农机具购置补贴与生产效率不显著负相关,原因为该补贴缺乏对常规农业与绿色农业进行区分,对农户绿色种植行为激励不足。据此提出政府应当优化补贴结构、加大补贴力度、规范补贴机制、强化绩效管理等政策建议,以此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绿色粮食 生产效率 补贴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波虹
文章选取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盈利能力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专利产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企业研发人员的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税收优惠对企业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不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使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更容易促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及企业专利产出。相比于低盈利企业,高盈利企业中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更大,但不能促进研发人员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波虹
文章选取201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盈利能力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专利产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企业研发人员的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税收优惠对企业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不具有促进作用。如果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使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更容易促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及企业专利产出。相比于低盈利企业,高盈利企业中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更大,但不能促进研发人员投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群 谷靖 吴宗耀
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3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基于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研究政府财政补贴对创新投入与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财政补贴对创新模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即财政补贴对探索式创新有激励作用,而对开发式创新没有作用;控制权私有收益对财政补贴与创新投入之间有负向调节作用;控制权私有收益对财政补贴与探索式创新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而控制权私有收益对财政补贴与开发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不起作用。
关键词:
财政补贴 创新投入 创新模式 代理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真 朱俊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为了激励企业更多地开展创新活动,政府通常会对企业施以财政补贴以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产出。采用2013—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面板数据,将专利,细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实证分析财政补贴对企业不同类型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作用;财政补贴对于发明专利的激励作用大于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的激励作用,同时财政补贴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的激励作用不显著;财政补贴对于发明专利产出的激励作用存有地区间异质性,在东部地区更明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新焕 陈雨枫 蔡彬清
在绿色信贷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的情境下,比较分析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和绿色信贷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建立政府与企业间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均衡解,探究不同补贴政策下企业和政府的最优决策,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不同补贴政策的效应。研究表明:(1)在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减少;而在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绿色研发努力随着环境损失系数的增大而增加。(2)当环境损失系数在特定阈值范围时,绿色信贷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均大于绿色产出补贴政策下企业绿色研发努力、绿色信贷额、企业产量、企业收益、污染物排放量和社会总福利。(3)当环境损失系数小于某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产出补贴政策;当环境损失系数大于该阈值时,政府应选择绿色信贷补贴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昊 陈宏超 程名望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应优化其内部结构,推动创新行为与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本文利用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重点讨论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在新发展理念下的异质特征,并考虑了财政补贴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行为存在“结构性”驱动作用;从机制上看,数字金融通过赋能“内源性积累”与“外源性融资”驱动企业创新,降低内部坏账风险和代理成本与改善外部融资环境为对应传导路径。特别地,数字金融能缓解传统金融服务与新发展理念相背离的结构性问题,使高科技、环保型、外向型、民营与中小规模企业获益更多,实现创新驱动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机结合。此外,财政补贴不仅能强化数字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还有利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发挥数字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研究为金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宇霞 刘南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进入退坡阶段,文章基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效果的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财政补贴退坡政策对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在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的衔接方案以及调整财税政策作用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敏
绿色住宅的发展受其增量成本的制约,为了推动我国绿色住宅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应对增量成本部分进行财政补贴。文章首先提出增量建设成本是绿色住宅建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进行了绿色住宅财政补贴阶段和补贴对象的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财政补贴的补贴依据;最后对消费者、开发商和商业银行的财政补贴细则进行了补贴多少、补贴环节及何时取消补贴等问题的研究。由此可知,在绿色住宅推广初期,各种绿色技术成本相对较高,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相对高些。随着绿色住宅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增量成本呈下降趋势,政府财政补贴应逐渐减少直至取消。
关键词:
绿色住宅 增量成本 财政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