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7)
- 2023(14193)
- 2022(11968)
- 2021(11098)
- 2020(9555)
- 2019(21974)
- 2018(21460)
- 2017(41431)
- 2016(22266)
- 2015(25033)
- 2014(25098)
- 2013(24865)
- 2012(22845)
- 2011(20288)
- 2010(20239)
- 2009(18755)
- 2008(18388)
- 2007(16152)
- 2006(13911)
- 2005(12328)
- 学科
- 济(109859)
- 经济(109762)
- 管理(67621)
- 业(62440)
- 企(50649)
- 企业(50649)
- 方法(47275)
- 数学(42440)
- 数学方法(41964)
- 财(35953)
- 农(25345)
- 中国(25208)
- 地方(24224)
- 业经(20598)
- 学(19970)
- 务(19130)
- 财务(19086)
- 制(19060)
- 财务管理(19025)
- 企业财务(18067)
- 农业(17238)
- 贸(17035)
- 贸易(17028)
- 易(16497)
- 地方经济(14597)
- 银(14421)
- 环境(14388)
- 银行(14385)
- 财政(14324)
- 和(14259)
- 机构
- 大学(315058)
- 学院(314825)
- 济(141769)
- 经济(139187)
- 管理(123594)
- 理学(107028)
- 理学院(105939)
- 研究(104551)
- 管理学(104152)
- 管理学院(103564)
- 中国(80026)
- 财(70146)
- 京(64320)
- 科学(62250)
- 财经(52914)
- 所(52128)
- 中心(49364)
- 农(49059)
- 经(48012)
- 研究所(46990)
- 江(46732)
- 经济学(45291)
- 业大(44931)
- 经济学院(40753)
- 北京(39837)
- 财经大学(39067)
- 农业(38227)
- 范(37718)
- 师范(37341)
- 院(37200)
- 基金
- 项目(210861)
- 科学(166803)
- 基金(155592)
- 研究(152014)
- 家(135195)
- 国家(134134)
- 科学基金(116240)
- 社会(99353)
- 社会科(94439)
- 社会科学(94414)
- 基金项目(82215)
- 省(81630)
- 自然(74775)
- 自然科(73125)
- 自然科学(73104)
- 自然科学基金(71813)
- 教育(69561)
- 划(68008)
- 资助(64165)
- 编号(60529)
- 成果(48662)
- 重点(47218)
- 部(47211)
- 发(45080)
- 创(43537)
- 国家社会(42209)
- 科研(41253)
- 教育部(41054)
- 创新(40836)
- 课题(40390)
共检索到467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关键词: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垚 孙玉栋
本文基于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理论、财政资金的"可替代效应"理论以及地方官员行为理论阐述了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与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和支出偏好的作用机理,并采用我国2007—2015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转移支付能够有效扩大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规模,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财政自给率高于门槛值,转移支付的促进效果有显著提高。第二,转移支付无法有效改善地方政府"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的支出偏好,但是在高财政自给能力下,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显现出向基本公共服务靠拢的趋势。基于结论,本文认为调整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以及合理测定转移支付资金额度这三方面可以作为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参考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华 景迪扬
中国的税制改革都围绕着财政分权进行,但是在当前营改增的背景下,结合税制改革与财政分权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利用2003~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营改增导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变化与财政分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营改增不会弱化中国的财政分权。为了保证中国的财政分权不被弱化,应不断完善地方税体系,提高增值税地方分享比例,保持地方税收收入的稳定,并控制转移支付的规模。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营改增 地方税收收入 转移支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明 华磊 刘耀彬
基于"均等化平均标准"的概念和官员行为理论从理论层面阐释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影响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用的作用机理,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1994—2012年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条件地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存在着三门槛效应,其均等化效用随着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低下是导致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庆光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这一研究主题,并基于1985-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除部分省份外,我国的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入与财政分权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从影响程度上来看,地方税收入对财政分权的影响程度大于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地方税收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淑翠
文章基于我国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数据本身隐含信息进行内分组的面板平滑转移模型来检验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并进一步拓展了Armey曲线推论。研究发现,我国省级政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Armey曲线所描绘的非线性效应,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最优规模为9.32%,财政支出最优结构为1.643,并且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都在最优值两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相比而言,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的转换速度似乎更快。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玉平
大规模转移支付将会对地方财政收支决策产生何种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反应函数,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1)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支出决策反应显著性要高于收入决策;(2)地方财政支出决策对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周期变化反应并不对称,支出决策对转移支付增加的反应要弱于对转移支付减少的反应;(3)对总量转移支付做进一步分解后,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专项转移支付和非特定用途转移支付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支出决策对前者的反应强于后者,而收入决策对前者的反应却弱于后者;(4)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转移支付的反应显著受到地区间竞争程度...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收支决策 反应函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荣安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财政自给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高立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佳 吴建南
文章采用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分税制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支出分权明显高于收入分权,存在财力和事权的不对等。收入分权与土地财政没有显著关系,支出分权与土地财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税制引致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上述关系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关系最为显著。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土地财政 地市级政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詹新宇 崔培培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以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存在持续性,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显著为负。(2)从五大方面指数看,转移支付对创新、绿色和开放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协调和共享的影响显著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转移支付通过抑制创新、绿色和开放而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地区数据层面看,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却为负。(4)将转移支付分为一般用途转移支付、特殊用途转移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光 鲍曙光
本文利用1994~2007年县级数据,以财政自给率作为门槛变量,基于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我国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公共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转移支付对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促进作用都更为显著,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和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我国转移支付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转移支付不能有效激励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因而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激励不相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龚新蜀 刘林
中央转移支付无论是总量还是在新疆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近几年来都有明显的加速增长势头,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后,中央转移支付的增长速度已然超过了新疆经济的发展速度。新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帮助、国家的扶植和自身的努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看做外部的帮助,转移支付是国家扶植地方的重要手段,地方财政支出代表自身努力。基于此,结合转移支付、财政支出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回归和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后它们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它们对新疆经济都具有促进作用。回归后发现转移支付和财政支出对新疆经济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军 刘博敏
本文基于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一个面板实证模型,利用中国198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经验实证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正向作用为微乎其微。进一步的面板因果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滞后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东滨 蔡洪鹏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财政分权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方向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负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污染程度与财政分权度是正相关的。依据数据测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2007年达到这一临界值,即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第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