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3)
- 2023(9132)
- 2022(7837)
- 2021(7289)
- 2020(6474)
- 2019(15011)
- 2018(14805)
- 2017(28599)
- 2016(15946)
- 2015(18323)
- 2014(18632)
- 2013(18671)
- 2012(17361)
- 2011(15621)
- 2010(15862)
- 2009(15142)
- 2008(15540)
- 2007(14071)
- 2006(12094)
- 2005(11008)
- 学科
- 济(63736)
- 经济(63640)
- 管理(54503)
- 业(49197)
- 企(41575)
- 企业(41575)
- 财(32406)
- 方法(30270)
- 数学(26769)
- 数学方法(26518)
- 制(18956)
- 农(17909)
- 中国(17339)
- 务(16843)
- 财务(16812)
- 财务管理(16757)
- 企业财务(15915)
- 财政(13924)
- 业经(13621)
- 学(12977)
- 体(12648)
- 地方(12564)
- 贸(11861)
- 贸易(11859)
- 银(11657)
- 银行(11630)
- 易(11538)
- 政(11158)
- 农业(11041)
- 行(10906)
- 机构
- 大学(233205)
- 学院(231596)
- 济(97103)
- 经济(95059)
- 管理(87726)
- 研究(76997)
- 理学(75094)
- 理学院(74273)
- 管理学(73110)
- 管理学院(72664)
- 中国(59746)
- 财(56036)
- 京(48385)
- 科学(46417)
- 财经(40191)
- 所(40020)
- 农(39560)
- 江(36613)
- 经(36146)
- 中心(35667)
- 研究所(35590)
- 业大(33986)
- 农业(31114)
- 经济学(30730)
- 北京(30372)
- 财经大学(29373)
- 范(28212)
- 州(27957)
- 师范(27924)
- 经济学院(27865)
- 基金
- 项目(148171)
- 科学(115769)
- 研究(108178)
- 基金(107549)
- 家(93114)
- 国家(92360)
- 科学基金(78570)
- 社会(68789)
- 社会科(65172)
- 社会科学(65151)
- 省(57999)
- 基金项目(57150)
- 教育(50193)
- 自然(50051)
- 自然科(48836)
- 自然科学(48817)
- 划(48518)
- 自然科学基金(47952)
- 资助(44119)
- 编号(44023)
- 成果(37224)
- 部(33886)
- 重点(33654)
- 制(31789)
- 发(31046)
- 创(30621)
- 课题(30496)
- 教育部(29099)
- 科研(28954)
- 创新(28796)
- 期刊
- 济(108624)
- 经济(108624)
- 研究(70750)
- 财(50474)
- 中国(47757)
- 学报(36737)
- 农(35617)
- 科学(32418)
- 管理(31112)
- 大学(27897)
- 学学(26452)
- 农业(23024)
- 融(22104)
- 金融(22104)
- 教育(21174)
- 财经(21083)
- 技术(19121)
- 经(17925)
- 经济研究(17541)
- 业经(16544)
- 问题(14715)
- 财会(13126)
- 会计(12645)
- 业(12239)
- 版(12051)
- 贸(12004)
- 技术经济(11615)
- 理论(11482)
- 统计(10646)
- 实践(10246)
共检索到35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光 姚丽莎
财政腐败是财政领域中权力行使者利用财政管理权力谋取私利并导致财政资金流失或被低效、无效使用的各种行为。通过建立一个制度分析框架对财政领域的腐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财政腐败是一种制度性腐败,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有效的财政制度及其制约机制的供给不足。具体体现在:缺乏约束财政管理权力的机制;缺少约束的自由裁量权制度;尚未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尚不完备的财政透明制度;缺乏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因此,治理财政腐败的焦点也应该是完善相关制度以及强化制度约束。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蔡继明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可见土地的价值是多么重要!我国的土地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和复杂,它不仅关系到农业的现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树涛 刘立
在对腐败行为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推论 :第一 ,由于人的理性有限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有滑向腐败的可能 ;第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时 ,一部分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或者有逃脱惩罚的可能 ,短期之内腐败收益远大于腐败成本 ,使得政府当局反腐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第三 ,由于反腐机制的不完善 ,反腐败政策因此陷入两难困境 :如果惩治过于严厉 ,腐败者会孤注一掷 ,加剧腐败 ;但如果惩治不够严厉 ,就达不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会诱使未腐败者腐败。
关键词:
腐败 反腐败 制度经济学 有限理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灿明 赵福军
本文在增长模型中引入行政腐败和由行政腐败而引起的调整成本 ,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得出 ,当政府公共支出的边际生产率比较高 ,税率比较低以及由腐败引致的调整成本比较高时 ,行政腐败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我国行政腐败与公共支出、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在我国市场化过程中 ,行政腐败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 ;在我国公共支出领域 ,行政腐败行为的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公共支出。不论以受贿金额占GDP的比重 ,还是以腐败涉及县处以上官员的变动作为衡量行政腐败的指标 ,行政腐败与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预算外支出...
关键词:
行政腐败 经济增长 调整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山林
腐败现象尽管难以根除,腐败程度却能够加以控制,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行贿问罪,加强而不是削弱了腐败信息的私有性,提高而不是降低受贿者的安全感,于腐败治理并无益处;高薪养廉机制的局限在于它受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限制;治理腐败要采取系统的对策,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关键词:
腐败成因 腐败治理 高薪养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慧英 应晓跃
中国的教育腐败已经成为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是导致和影响整个教育领域形形色色失范现象的主要矛盾源。文章认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国的教育监管部门也出现了腐败。文章通过对教育监管者和政府反腐机构间的博弈分析,表明要有效防范教育监管腐败,反腐机构应在查办和惩罚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事前重威慑,事后抓惩治,降低腐败的期望收益。据此探讨了防范教育监管腐败的制度约束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
教育监管 监管腐败 博弈分析 制度构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纪瑜 陈友莲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极快 ,但也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的弊端。其突出表现就是证券市场上腐败现象相当严重。证券市场的腐败 ,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 ,社会危害性极大。其根源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体制性的缺陷。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股票发行核准制、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和监管制度是治理证券市场腐败的重要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焱
腐败问题是人们目前关注的焦点,对其根源的解释,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有人认为有是政府管得不严,等等。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则是体制转轨过程中制度不完善引致的寻租行为,以腐败的形式表现出来。 “租”,最初指某些生产要素由于供给不足而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只能在短期获得租;在长期,由于高价格引导要素供给增加,会最终导致价格下降,则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英 齐经民 李治义
本文对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政府机构的低效率与政府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可能引发的潜在腐败活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腐败产生的根源问题,同时对近年腐败大案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理论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竞争、预防腐败的制度模式,最后对此制度模式的深度设计提出五个方面的构想。
关键词:
政府失灵 公共政策 寻租活动 预防腐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葆
腐败的成因及效应:一个制度经济学分析的框架●刘葆现实生活中,腐败总是与政府、权力、违法乱纪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人们对腐败的研究通常局限于政治学和法学的领域。然而,任何腐败表象背后都隐含着深刻的经济根源,都会因为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以及个人趋利避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腐败既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也是对当代经济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腐败既可能通过官员间的竞争而扩散;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扩散;在缺乏严明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会滋长。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具有其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蔓延的制度基础。腐败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腐败活动的社会成本远远超过其私人成本,腐败的社会收益又远远低于私人收益,私人把腐败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社会,是腐败猖獗和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源。
关键词:
腐败 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因素 制度性努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影 牛毅
本文运用我国2006年-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财政透明度对腐败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财政透明度与腐败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腐败的增长。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腐败 面板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静
腐败现象有着广泛的经济根源和深刻的制度原因,鉴于腐败有降低资源有效配置、抑制经济增长和损害社会公平与效率等负面作用,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产生的原因及其行为规律,指出反腐败的关键在于完善反腐败制度的机制设计。
关键词:
腐败 委托代理 成本收益理论 寻租理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建华
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揭示腐败链状现象,初步构建“腐前-腐中-腐后”反腐败制度链系统。认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必然要求与之相关的制度协同跟进,制度链中某一环节缺失会严重制约反腐效率,甚至诱发新的腐败行为。因此,现阶段我国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建设,提高反腐败成效的关键在于制度链的协同完善。
关键词:
腐败 制度变迁 制度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