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6)
- 2023(14855)
- 2022(12280)
- 2021(11308)
- 2020(9587)
- 2019(22030)
- 2018(21514)
- 2017(41179)
- 2016(22265)
- 2015(25597)
- 2014(25753)
- 2013(25867)
- 2012(24497)
- 2011(22109)
- 2010(22263)
- 2009(21233)
- 2008(21354)
- 2007(19236)
- 2006(16999)
- 2005(15863)
- 学科
- 济(110766)
- 经济(110636)
- 管理(71854)
- 业(62775)
- 企(51970)
- 企业(51970)
- 方法(42403)
- 财(39231)
- 数学(37552)
- 数学方法(37312)
- 中国(30583)
- 农(25633)
- 制(25026)
- 地方(23977)
- 业经(21915)
- 务(20484)
- 财务(20452)
- 财务管理(20388)
- 学(19872)
- 贸(19439)
- 贸易(19430)
- 企业财务(19399)
- 易(18912)
- 银(18276)
- 银行(18251)
- 行(17314)
- 体(17290)
- 融(17081)
- 金融(17077)
- 农业(16330)
- 机构
- 大学(330931)
- 学院(327893)
- 济(153158)
- 经济(150328)
- 管理(121831)
- 研究(118380)
- 理学(103277)
- 理学院(102121)
- 管理学(100794)
- 管理学院(100146)
- 中国(93841)
- 财(80078)
- 京(69583)
- 科学(65995)
- 所(60292)
- 财经(59187)
- 经(53583)
- 研究所(53560)
- 中心(53053)
- 江(50348)
- 经济学(49925)
- 农(49914)
- 北京(44874)
- 经济学院(44829)
- 财经大学(43502)
- 业大(42076)
- 院(41602)
- 范(41125)
- 师范(40785)
- 农业(38739)
- 基金
- 项目(204408)
- 科学(161521)
- 研究(152604)
- 基金(150848)
- 家(129987)
- 国家(128961)
- 科学基金(110024)
- 社会(101168)
- 社会科(96068)
- 社会科学(96043)
- 基金项目(78521)
- 省(76488)
- 教育(69218)
- 自然(66636)
- 自然科(65058)
- 自然科学(65037)
- 划(64456)
- 自然科学基金(63920)
- 资助(62185)
- 编号(60088)
- 成果(51152)
- 部(47810)
- 重点(46332)
- 发(44747)
- 国家社会(43491)
- 制(42427)
- 课题(42012)
- 创(41936)
- 教育部(41694)
- 性(40486)
- 期刊
- 济(177376)
- 经济(177376)
- 研究(109586)
- 中国(70040)
- 财(68407)
- 学报(46853)
- 管理(45835)
- 农(45574)
- 科学(43797)
- 大学(36346)
- 融(36068)
- 金融(36068)
- 学学(34282)
- 财经(31693)
- 经济研究(30220)
- 农业(29983)
- 教育(29141)
- 经(27296)
- 技术(26951)
- 业经(24030)
- 问题(23124)
- 贸(20736)
- 世界(18271)
- 国际(18119)
- 技术经济(17812)
- 业(16442)
- 统计(16059)
- 会计(15788)
- 财会(15509)
- 理论(15375)
共检索到520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健
财政联邦制的一个潜在消极后果是,地方政府竞相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等脱离中央监督的非正式财政活动,从而引起预算软约束,并导致政府债务的积累。如果地方政府都这么做,就会形成“太多而不能惩罚”的局面。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政府行为导向,改善政府治理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可能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江益
一、引言在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不仅有相对独立的支出职责,其负债还面临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域开放、人口流动、有上级政府、无货币发行权等,这可能使地方政府负债出现一些独特现象。一是负债冲动。为避免居民“用脚投票”(Tiebout, 1956),地方政府往往用负债提供公共产品而不增加当期税负;地方政府倾向于过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勤
一、财政联邦制的产生 由于信息和激励两方面的原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品的供给方面各有优势,为最大化公共品的社会效益,有必要在不同级次的政府之同进行分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财政联邦制。与政治上的联邦制不同,财政联邦制的中心含义是指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划分,根据奥茨(WallaceOates,1972)给联邦政府所下的经济学定义,“联邦政府是指在一个公共部门中既有集权式的决策机构,又有分权式的决策机构各级决策机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华莱士·E.奥茨 刘承礼
文章以述评的形式梳理了与财政联邦制相关的文献,它首先简短地回顾了财政联邦制的传统理论,包括各级政府职能的分工、财政分权的福利增量、财政工具的运用,随后探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实验联邦制、辖区竞争和环境联邦制、财政联邦制的政治经济学、市场保护型联邦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财政分权。对传统理论和前沿理论的评述始终穿插着作者的认知线索,反映了财政联邦制研究的既有成果和未来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雅琴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大量基层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相继陷入财政困难,进而举借债务且债务规模不断膨胀、风险不断增大的境况。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目前主要认为是因为改革不彻底的原因。但是,还应该针对中国财政体制与其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间存在的特异性,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产生机制。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宏观政策,政府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政府性债务 形成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庆霞
温格斯特(Weingast)及其合作者开创性提出"市场维护型联邦制",其在很大程度上解开了中国增长之谜,但同时该理论也带来诸多的困惑,继而引发不少学者的质疑与批评。文章首先梳理市场维护型联邦制的五点基本要件,继而探讨该理论所带来的困惑与批判,如模型难以检验等,最后提出自己的反思。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孙大光 冯兴元
我国的地方政府竞争存在于政治、经济、财政等领域。这种竞争有利有弊,要全面禁止既不可行,也不可取。需要考虑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地方政府竞争的秩序框架,以保护正当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传统的财政联邦制原则基于"仁慈性政府"预设,存在着内在的财政集权趋势,倾向于试图扼杀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本文摈弃了上述预设,提出"修正后的财政联邦制原则"和"完美型财政联邦制原则",以消除传统财政联邦制原则的误区。通过总结和剖析相关文献中有关中国财政体制的财政联邦制定位论述得出结论:相较于传统的财政联邦制,中国属于"准财政联邦制"国家,需要修正后的财政联邦制原则和完美型财政联邦制原则来框定中国政府的财政竞争,也需要"市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强
如果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这种理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财政联邦制的理论与实践──发达国家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探析孙开从政体上讲,尽管有的西方国家是单一制的,有的则是联邦制的,但在财政体制上,可以说几乎统统实行“财政联邦制”(FiscalFederalism)。从理论意义上讲,联邦制国家中的各级地方具有相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双林
本文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国际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中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变化,探讨美国、日本等国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深刻教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债务近20年增长很快,债务规模已相当可观。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应该尽量削减财政赤字,减少债务的积累,为经济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关键词:
财政赤字 政府债务 数据分析 国际经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军
财政联邦主义是联邦主义政治理念在财政领域的应用。在单一制政治体制下实行财政联邦主义,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有其特殊之处。文章通过构建两种异质群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中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当前的固定分权格局使中国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存在"一放即乱,一收即死"的"治乱循环"。
关键词:
单一制 财政联邦主义 演化博弈 财政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洋 何利辉
财政联邦制是美国财政体制的基本架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建国初的很长时期内,州拥有较大权力,但上世纪大萧条后逐渐演变为联邦拥有较大权力;随着里根总统实施"新联邦主义"重新赋权给州,州权呈现出扩张态势。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州级财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志勇
财政联邦制理论如果从蒂布(Tiebout)1956年的经典文章《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算起,已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近十年来,该理论在许多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拟对此进行回顾与总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丽萍
联邦制与单一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联邦制的早期实践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后来,世界上陆陆续续又出现了一些联盟性质的国家。但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这些国家又不断变化、解体,直到1789年在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美国。在今天世界上近200个国家中,只有20多个国家实行联邦制。其中,亚洲主要有巴基斯坦、印度、缅甸、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斯里兰卡等国;欧洲有瑞士、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比利时等国;美洲主要有美国、阿根廷、委内瑞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非洲有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科摩罗、苏丹等国;大洋洲有澳大利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等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磊 王德祥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财政联邦债务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美国财政联邦债务关系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经验进行梳理,可以为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应对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