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7)
2023(3340)
2022(2744)
2021(2693)
2020(2311)
2019(5180)
2018(4907)
2017(9521)
2016(5095)
2015(5793)
2014(5675)
2013(5716)
2012(5197)
2011(4102)
2010(4362)
2009(4079)
2008(4702)
2007(3929)
2006(3337)
2005(3049)
作者
(12484)
(10350)
(10155)
(10078)
(6646)
(4848)
(4751)
(3908)
(3833)
(3803)
(3515)
(3504)
(3409)
(3407)
(3169)
(3057)
(3055)
(2915)
(2894)
(2874)
(2425)
(2405)
(2402)
(2395)
(2384)
(2309)
(2252)
(2235)
(2010)
(2000)
学科
管理(26158)
(24418)
(21792)
(21184)
企业(21184)
(18993)
经济(18975)
(12088)
财务(12084)
财务管理(12037)
财政(12008)
企业财务(11602)
(9551)
方法(9315)
数学(8160)
数学方法(8135)
(7388)
中国(5645)
(5510)
(5230)
体制(5031)
(4731)
银行(4731)
制度(4561)
(4561)
(4351)
国家(4173)
(4148)
业经(3814)
(3706)
机构
大学(66113)
学院(65739)
(28677)
经济(28149)
管理(27089)
(26630)
理学(23009)
理学院(22821)
管理学(22671)
管理学院(22529)
研究(19261)
中国(18165)
财经(16145)
(14582)
(13141)
财经大学(11792)
(9896)
科学(9818)
财政(9614)
(9474)
经济学(9117)
中心(9112)
(8478)
北京(8428)
经济学院(8287)
商学(8116)
商学院(8054)
(7755)
研究所(7736)
(7568)
基金
项目(39017)
科学(31503)
基金(29996)
研究(29745)
(24858)
国家(24624)
科学基金(22314)
社会(20318)
社会科(19352)
社会科学(19344)
基金项目(15792)
(14409)
自然(13917)
教育(13735)
自然科(13562)
自然科学(13561)
自然科学基金(13342)
资助(12490)
(11591)
编号(11346)
成果(9880)
(9363)
(8968)
教育部(8671)
重点(8565)
国家社会(8528)
人文(8512)
(8401)
(8071)
项目编号(7991)
期刊
(31993)
经济(31993)
(28958)
研究(25327)
中国(14342)
管理(10497)
(9859)
金融(9859)
财经(9025)
财会(8320)
会计(7800)
学报(7725)
(7605)
(7497)
财政(7497)
科学(6833)
大学(6561)
经济研究(6553)
学学(6279)
通讯(5657)
会通(5650)
教育(4239)
(4192)
技术(4006)
(3968)
问题(3754)
(3726)
业经(3667)
(3368)
之友(3323)
共检索到108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佳  
虽然目前学界对财政绩效研究也有丰硕的成果,但大多从财政支出的流量角度出发。本文从政府资产负债角度对财政绩效提出新的思路,关注财政收支所形成的政府资产负债,打破仅从财政"流量"角度思考的范式,进而探索从"存量"角度对财政绩效进行评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佳  
虽然目前学界对财政绩效研究也有丰硕的成果,但大多从财政支出的流量角度出发。本文从政府资产负债角度对财政绩效提出新的思路,关注财政收支所形成的政府资产负债,打破仅从财政"流量"角度思考的范式,进而探索从"存量"角度对财政绩效进行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小青  赵兰  
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三大报表的改革,并特别强调要彻底打通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文章试图对贯穿整个准则体系的基本会计观念———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的区别联系及其背后依恃的基本理念———勾稽观进行理论探讨,并对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三大观念进行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施先旺  刘美华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而且已经发展为会计准则制定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改变了原来主要以收入费用观为主的指导思想,改为主要采用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为主。因此,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思想的总体思路,而且还可详细地了解这种战略思想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贾小能  
本文从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新准则体系中会计理念的变化以及新理念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红波  王洋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所贯彻的收入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2006年会计准则的颁布,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财务理念的转变,真正体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文从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入手,分别阐述了二者的含义及特点,从而揭示出资产负债观在实务运用中的优越性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尹夏楠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同一企业的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母体、客体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刘君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蒋砚章  
近些年我国学术界对"资产负债观"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在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和使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从历史渊源出发,探讨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真实内涵以及正确使用方法;论述了"资产负债观"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计量的关系。提出如下观点:目前会计理论研究面对的已经不再是"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之间的对立,而是"资产负债的交易计量观"与"资产负债的市价计量观"之间的对立,更严格地说,是"资产负债的交易计量观"与"资产负债的混合计量观"之间的对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薇  
在资金链左右企业正常周转与否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或重组。现金流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投资者及其他报表应用者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关注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报表。现金流量表编制起源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最开始编制资金来源及应用的报告,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蓓  
一、两种计量方式差别在整个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变动较小的情况下,两者的差别是由于时间尺度的选取上而产生的。在价格因素不受交易成本和契约合同的影响的条件下,收入费用分析侧重的历史成本原则和资产负债分析所大量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手段所产生的两种计量,结果本身不具有过多差异。两种分析方法可以实现信息互补,两种分析方式本身的计量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同时采用。但是随着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变动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姗姗  
损益观和资产负债观的优劣比较,一直是学术界较为热门的话题。损益观以历史成本计价,在虚拟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环境中,其涉及到的分摊预提等多种人为会计操作,容易引起短期行为和盈余操纵。资产负债观通常采用公允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勇  左连凯  刘亭立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介绍了美国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取向变迁的经验历程,分析了二者具体内涵和特征的差异,进而提出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积极向资产负债观靠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胜志  
2014年财政部对部分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主要变化之一是提出了"综合收益"概念,这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融合。作为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已发展成为制定会计准则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环境与活动的日趋复杂,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观点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综合收益"概念,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两种理论从基本关系和具体项目差异上进行比较,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陶勇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即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即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