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6)
- 2023(2561)
- 2022(2178)
- 2021(2166)
- 2020(1794)
- 2019(4053)
- 2018(3859)
- 2017(7670)
- 2016(4363)
- 2015(4975)
- 2014(5067)
- 2013(5305)
- 2012(4956)
- 2011(4187)
- 2010(4165)
- 2009(3824)
- 2008(4185)
- 2007(3310)
- 2006(2730)
- 2005(2376)
- 学科
- 财(20247)
- 济(17891)
- 经济(17878)
- 管理(16676)
- 业(13060)
- 企(11695)
- 企业(11695)
- 财政(11605)
- 政(9288)
- 方法(8441)
- 务(8241)
- 财务(8240)
- 财务管理(8201)
- 数学(7939)
- 数学方法(7898)
- 企业财务(7843)
- 土地(7192)
- 制(5415)
- 中国(5132)
- 学(4500)
- 体(4111)
- 农(4097)
- 度(3895)
- 制度(3894)
- 体制(3784)
- 策(3594)
- 经济学(3591)
- 地方(3469)
- 问题(3268)
- 出(3225)
- 机构
- 大学(56663)
- 学院(55769)
- 济(24970)
- 经济(24503)
- 财(22413)
- 管理(20881)
- 研究(18647)
- 中国(17741)
- 理学(17535)
- 理学院(17370)
- 管理学(17154)
- 管理学院(17066)
- 财经(13505)
- 经(12247)
- 京(12009)
- 科学(10089)
- 财经大学(9839)
- 所(9537)
- 中心(9040)
- 经济学(8728)
- 江(8639)
- 财政(8339)
- 经济学院(8000)
- 研究所(7943)
- 北京(7544)
- 政(7377)
- 农(7373)
- 融(7325)
- 金融(7235)
- 省(6824)
- 基金
- 项目(33651)
- 科学(26217)
- 基金(25386)
- 研究(24707)
- 家(21490)
- 国家(21341)
- 科学基金(18510)
- 社会(16325)
- 社会科(15571)
- 社会科学(15567)
- 基金项目(13051)
- 省(11802)
- 自然(11586)
- 教育(11408)
- 自然科(11288)
- 自然科学(11286)
- 资助(11240)
- 自然科学基金(11089)
- 划(10054)
- 编号(9778)
- 成果(8676)
- 部(8304)
- 重点(7428)
- 性(7363)
- 教育部(7253)
- 国家社会(7108)
- 大学(6773)
- 制(6759)
- 人文(6750)
- 课题(6652)
共检索到9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新型央地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不仅是规范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立足中国式分权体制理论诠释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然后构建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土地财政与通货膨胀显著正相关,但财政纵向失衡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最后,通过对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进一步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结果显示:虽然财政纵向失衡对通货膨胀的直接作用渠道并不显著,但能通过土地财政间接助推通货膨胀水平;与之相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会直接推动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超 秦聪 冯静
本文在深入剖析"土地财政"形成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表明财权与事权错位加剧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政治晋升激励亦是"土地财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体现在离任后获得升迁的市委书记在任时更加热衷通过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在任期的最后一年,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尤为明显。分样本分析还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在经济较落后地区更为突出,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则在较发达地区尤为强烈。政治晋升激励强化了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赋予地方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则有助于矫正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造成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扭曲。
关键词:
纵向财政失衡 政治晋升 土地财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建臣 朱林
从总量角度分析财政和银行两大经济范畴内在联系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原理告诉我们:财政和银行作为国家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渠道,是具有错综复杂内在资金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体制下财政在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中起决定作用.财政平衡中实际包含了信贷收支平衡。改革十多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我国财政银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突出表现在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中信贷已由一个被动的因素转变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因素.无论是宏观金融政策运用、还是微观金融操作、都对财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本文基于财政纵向失衡、土地财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虽然从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绝对水平相对偏低。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均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进一步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抑制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通过助推土地财政规模间接抑制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当前通胀问题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件大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在通胀过程中遇到较多两难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职能,以财政政策为抓手,继续收紧银根,并辅之以其他措施,共同管理通胀预期。
关键词:
通胀预期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两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的结论是:财政赤字不一定必然诱发通货膨胀。从理论分析来看,当赤字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相应地以等比例增加,就不一定产生通货膨胀缺口;而当赤字未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总需求超出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通货膨胀缺口也可能存在;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终取决于赤字融资对公众持有金融资产构成(是货币还是债券)的影响。从实证分析来看,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信贷 产能过剩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惠民 马涛 崔永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关键词:
财政赤字 通货膨胀 铸币税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瑞杰
论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厦门大学财金系刘瑞杰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继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之后发生的第四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是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具有与以往通胀明显不同的特征。及时、有效地治理这次通货膨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信贷 产能过剩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新民
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选择姚新民199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也是适当的,但是,自1993年7月份以来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形势仍相当严峻。去年1~8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比199...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文锋
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滞后,亟需发展。其主要问题是:片面倚重抽象法与轻视抽象法的倾向并存;轻视实证法与简单运用实证法的倾向并存;轻视数学方法与滥用数学方法的倾向并存。这些问题与研究目的上的功利主义(进而表现为功利主义与价值偏执并存)、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化倾向(进而表现为简单否定与照搬照抄并存)、价值观念上的官本位思想(主要表现为轻视理性思维和轻视科学方法的观念)密切相关,且有着“言行不一”、“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封建等级专制政治体制”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作者基于对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认为,目前要维持经济的正常增长,一定幅度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目标,只能是防止高位通货膨胀,尽可能把通货膨胀控制在经济上比较合理和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度内。作者认为,对通货膨胀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深化财税改革,实现财政职能的根本转变;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严格依法治税,加强财政监督;实现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积极发展与整顿财政信用,改进财政资金的筹集与供应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宇麟 昌忠泽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由包括流动性过剩、成本推动和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等因素形成的。其中,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严峻挑战。货币政策不仅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无能为力,而且在货币数量的调控方面也存在诸多局限。相反,财政政策不仅可以实施需求调节,而且还可以对供给面产生影响,因而能在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治理通货膨胀应该更加倚重财政政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脉冲响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鹭
财政支出政策总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小,而财政收入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政府还是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