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4)
- 2023(7538)
- 2022(6285)
- 2021(5673)
- 2020(4684)
- 2019(10554)
- 2018(10114)
- 2017(19805)
- 2016(10489)
- 2015(11612)
- 2014(11622)
- 2013(11901)
- 2012(11450)
- 2011(10039)
- 2010(10514)
- 2009(9777)
- 2008(9610)
- 2007(8501)
- 2006(7770)
- 2005(7320)
- 学科
- 济(69462)
- 经济(69428)
- 管理(34143)
- 业(28021)
- 财(26384)
- 企(22683)
- 企业(22683)
- 方法(22439)
- 数学(20422)
- 数学方法(20323)
- 地方(19098)
- 中国(16086)
- 贸(13382)
- 贸易(13378)
- 财政(13344)
- 易(13063)
- 地方经济(12902)
- 出(12830)
- 农(12662)
- 制(11819)
- 学(11688)
- 务(11670)
- 财务(11667)
- 财务管理(11620)
- 业经(11058)
- 企业财务(11057)
- 政(10931)
- 体(9772)
- 产业(8528)
- 农业(8315)
- 机构
- 大学(154384)
- 学院(153682)
- 济(82294)
- 经济(81024)
- 管理(56499)
- 研究(56371)
- 理学(47974)
- 理学院(47450)
- 管理学(46916)
- 管理学院(46605)
- 财(44728)
- 中国(43398)
- 财经(31602)
- 京(31247)
- 科学(29710)
- 经济学(28692)
- 经(28626)
- 所(28084)
- 经济学院(25739)
- 研究所(24665)
- 中心(24037)
- 江(23857)
- 财经大学(23035)
- 院(20043)
- 北京(19829)
- 农(19392)
- 范(17830)
- 州(17751)
- 师范(17683)
- 业大(17166)
- 基金
- 项目(94221)
- 科学(74787)
- 基金(70629)
- 研究(70383)
- 家(60267)
- 国家(59834)
- 科学基金(51590)
- 社会(49546)
- 社会科(47278)
- 社会科学(47267)
- 基金项目(36167)
- 省(34907)
- 教育(30666)
- 资助(29602)
- 自然(29574)
- 自然科(28901)
- 自然科学(28895)
- 自然科学基金(28408)
- 划(28236)
- 编号(26643)
- 成果(22729)
- 国家社会(22146)
- 部(21869)
- 发(21671)
- 重点(21180)
- 教育部(19487)
- 人文(18963)
- 性(18733)
- 济(18495)
- 创(18473)
共检索到253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储德银 邵娇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释放体制红利是助推地方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增进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继而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将财政纵向失衡、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实证探究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后通过进一步标准化回归估计考察财政纵向失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通过直接作用渠道显著降低经济增长,还通过作用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抑制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旭东 沈利芸 秦文晋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现实选择。本文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这一效应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处于区域外围、转移支付规模庞大的城市更加明显。其中,地方财政纵向失衡的降低是重要路径。然而,从地方治理层级的内部来看,尽管数字经济降低了省级财政纵向失衡,但省以下政府仍然存在财政收支分权不相匹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机器学习算法与传统因果推断结合,基于政府间财政关系视角探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制度成因,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为民 李光龙
通过构建空间门槛计量模型以及空间外溢效应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中国地方财政社会性支出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支出分权、收入分权有利于社会性支出效率的改善,而纵向财政失衡导致的公共池效应对财政收入分权具有门槛效应。由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纵向财政失衡水平超过了门槛值,削弱了收入分权对社会性支出效率的正向影响。因此,财政分权制度安排应通过强调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匹配,减少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使地方政府成为权责一致的利益主体,进而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良性激励和约束,实现地方民生福利的持续改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焓炜 邱珊珊
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福利紧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树鑫 杨森平
当前地方财政的"增收减支"难度加大,识别财政纵向失衡与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的确切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将财政纵向失衡与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推演出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支出效率存在推高和拉低的作用机理。经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财政纵向失衡总体上会推高地方政府支出效率;虽然存在中央转移支付机制,但财政纵向失衡仍然加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强化对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的推高效应;该效应的强弱程度还因财政支出功能属性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表现为科学、教育等兼具一定生产属性的支出效率易受影响,而几近纯粹福利属性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却不受显著影响。因此,在合理校正财政纵向失衡体制的改革进程中,还应注意全面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制度,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合理完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考核制度,切实优化中央转移支付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本文基于财政纵向失衡、土地财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虽然从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绝对水平相对偏低。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均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进一步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抑制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通过助推土地财政规模间接抑制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财政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又是新时代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中国1994-201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来探讨纵向财政失衡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纵向财政失衡是导致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在衰退期效果比繁荣期更为明显;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纵向财政失衡程度越高,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效果越大;中央财政依赖度的增加会平抑纵向财政失衡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地方政府自给度的增加会放大纵向财政失衡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后,得出适当增加转移支付可以有效的平抑我国经济波动风险的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从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论证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双重作用路径。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存在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经济波动),又存在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经济波动)。其次,从实证上采用面板联立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具有直接效应,又具有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波动产生的间接效应,其中,通过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生间接正效应,而通过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产生间接负效应。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纵向财政失衡 地方政府行为 经济波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智超 付敏杰
预算制度改革是财政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预算执行紧缩问题综合反映了政府预算管理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的不足。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典型事实,利用1997—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民生性支出偏向对地方预算执行紧缩的多重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财政纵向失衡的直接效应将会加重地方预算执行紧缩,但民生性支出偏向会间接地缓解地方预算执行紧缩。异质性分析发现,民生性支出偏向在发达地区加重了地方预算执行紧缩,发达地区失业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缓解地方预算执行紧缩。机制分析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在总体上加重了地方预算执行紧缩,央地政府财力结构的不合理进一步加重了地方预算执行紧缩。因此,为了缓解地方预算执行紧缩,应控制财政纵向失衡程度,调整央地间财权-事权的分配关系;优化地方政府支出结构,提高民生性支出比重;进一步推进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缓解地方预算执行紧缩,落实好预算制度的关键性细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路 刘海洋 李芳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具有政府平衡预算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试图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当财政收入满足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时,税收结构调整不影响经济的福利。本文利用中国经济参数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财税结构进行了校准分析发现,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基本宏观税负率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并给出了不同经济增长率水平下各税率的权衡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税收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超 秦聪 冯静
本文在深入剖析"土地财政"形成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表明财权与事权错位加剧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政治晋升激励亦是"土地财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体现在离任后获得升迁的市委书记在任时更加热衷通过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在任期的最后一年,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尤为明显。分样本分析还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在经济较落后地区更为突出,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则在较发达地区尤为强烈。政治晋升激励强化了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赋予地方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则有助于矫正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造成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扭曲。
关键词:
纵向财政失衡 政治晋升 土地财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本文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
公共产品支出模型 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长清 赵桂芝 陈菁泉 于文涛
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相比具有更重要的一面,它可以在不改变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我国的财政投资已超过最优规模,生产性财政消费与非生产性财政消费均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乏弹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随着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基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验数据,对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描述和分析。研究显示:(1)在时间上,中国的相对贫困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城乡内部相对贫困水平的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在空间结构上,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具有共同运动的特征,不仅如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相对贫困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与经济所处的水平没有关系;(2)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于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作用又非常有限,尤其是医疗卫生支出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对贫...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相对贫困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祥 张志超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对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公平 财政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