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1)
2023(4850)
2022(3807)
2021(3602)
2020(2815)
2019(6226)
2018(5911)
2017(10468)
2016(6006)
2015(6656)
2014(6904)
2013(7119)
2012(6728)
2011(5969)
2010(6458)
2009(6276)
2008(6338)
2007(5882)
2006(5346)
2005(4640)
作者
(16341)
(13908)
(13565)
(13260)
(8533)
(6523)
(6275)
(5191)
(5168)
(5151)
(4679)
(4643)
(4384)
(4361)
(4325)
(4076)
(4034)
(3913)
(3787)
(3719)
(3642)
(3342)
(3325)
(3204)
(3203)
(3186)
(3081)
(3035)
(2852)
(2842)
学科
(23778)
经济(23738)
(23158)
(22210)
(21924)
管理(19298)
农业(15344)
(13687)
企业(13687)
财政(12309)
(10318)
中国(10233)
(9947)
业经(9454)
地方(9087)
(8125)
财务(8117)
财务管理(8076)
企业财务(7706)
(7102)
制度(7101)
农业经济(7033)
收入(6611)
(6494)
(6305)
(6166)
银行(6165)
方法(6048)
(5968)
及其(5894)
机构
学院(82775)
大学(80045)
(32899)
经济(31916)
管理(29403)
研究(27401)
(26398)
中国(24405)
理学(24245)
理学院(24014)
管理学(23612)
管理学院(23455)
(18317)
(16349)
(15958)
财经(15848)
科学(14920)
中心(14774)
(14058)
(13584)
(13301)
农业(12627)
(12080)
(11756)
师范(11698)
业大(11392)
研究所(11116)
财经大学(10863)
北京(10309)
经济学(10047)
基金
项目(47751)
研究(39478)
科学(37051)
基金(33355)
(27285)
国家(26882)
社会(25960)
社会科(24183)
社会科学(24180)
科学基金(23171)
(20076)
编号(17581)
教育(17568)
基金项目(17240)
成果(16207)
(15079)
资助(13061)
课题(12361)
自然(12010)
自然科(11717)
自然科学(11715)
(11666)
(11655)
自然科学基金(11470)
(10784)
国家社会(10501)
(10478)
(10451)
重点(10308)
(10230)
期刊
(49289)
经济(49289)
研究(30700)
(25513)
中国(24695)
(24610)
农业(15128)
(13719)
金融(13719)
学报(11786)
业经(11114)
科学(10750)
教育(10396)
大学(10297)
学学(9607)
管理(9179)
农村(8348)
(8348)
财经(8231)
农业经济(8084)
(7612)
财政(7612)
(6974)
(6559)
会计(6488)
问题(6393)
经济研究(6357)
财会(5848)
技术(5638)
农村经济(5326)
共检索到149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振  
了解和把握新时代农村的新变化、新习惯、新方向,是更好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基础和前提。财政要做到精细支持乡村振兴,需要深入调研、研究举措,使财政资金的使用实现精准和高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就时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认识一脉相承且不断深化的过程;就空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个层次和多个主体,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就整体发展战略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衔接。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政策性和工具性层面、制度性和体制性层面、政治性和功能性层面而言,财政都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应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供给,通过财政引导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格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海霞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财政部门更应积极置身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更应用好用足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此,在对河南省驻马店市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情况进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乡村迎来了持续发展、面貌显著变化的好势头,乡村的经济基础更为扎实,农民植根于土地的意愿十分坚定,乡村不仅没有"空心化",反而吸引了更多的本地非农人员和外来人员、企业以及社会资本投身于乡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但对比东部沿海地区,攀枝花的乡村还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叶翠青  汪文志  杨思雅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大事,必须坚持把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我国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定位、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遵循,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西藏农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4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98元,增长83.9倍。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人均17131元的85%,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钱袋子"的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与财政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光熙   梁倩   周梦迪  
既有文献多关注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等,忽视了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评估。本文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研究期内,乡村振兴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发展不协调,空间差异较大的问题;第二,乡村振兴财政政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乡村振兴,还带动了相邻地区的乡村振兴;第三,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主要通过产业带动、治理规范和减贫增收渠道实现,文明教化和生态改善的渠道效应不显著;第四,当人力资本大于11.77时,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效应显著增强。因此,建议在加大乡村振兴财政支出的同时,还须重视地区间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的空间协调;调整乡村振兴财政支出结构,乡村振兴财政支出要更多倾向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远根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新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畅通国内大循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较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是推进乡村振兴,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而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可以而且能够从加大财政投入总量、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方面充分发挥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财政通过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完善支持土地要素流转和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机制,解决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增加农民收入,提振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国内大循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畅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敏  
本文从"三农"问题着手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从乡村绿色发展的角度研究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本文还结合乡村发展特点从五方面剖析乡村振兴实施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颂东  
乡镇财政自分设以来 ,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规范等原因 ,乡镇财政运行遇到了较大困难 ,严重阻碍了政府职能的行使。因此 ,加快经济发展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使乡镇财政重焕生机已迫在眉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培全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1年,中央和山东省委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工作,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财政应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以新招硬招实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四大战役"、抓好产业就业扶贫,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进度,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全区贫困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将直接影响各级政府工作的实际成效。着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不仅能助推广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高质量稳定脱贫,更能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方面抢占先机,不断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为最终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王真   金翎   林劼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兴旺,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明晰财政支持路径,对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阐释了产业及产业兴旺的内涵、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政策目标逻辑,从财政支持政策设计、财政支持资金规模、财政政策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实践探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和政策实践分析,提出了支持产业兴旺加快广西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林   司登奎   周付友  
缩小财政金融投入的区域性差异、提高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的力度和效率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要求。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深入考察了财政金融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重点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金融支农投入增加具有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协同效应。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乡村就业率是二者提升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协同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协同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和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财政金融投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证据,而且为二者如何进一步协调配合以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