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4)
- 2023(8917)
- 2022(7437)
- 2021(7075)
- 2020(5982)
- 2019(13534)
- 2018(13736)
- 2017(24886)
- 2016(14149)
- 2015(15967)
- 2014(16236)
- 2013(15587)
- 2012(14077)
- 2011(12368)
- 2010(12736)
- 2009(12313)
- 2008(12746)
- 2007(11580)
- 2006(10421)
- 2005(9760)
- 学科
- 管理(57277)
- 业(45487)
- 济(43339)
- 经济(43247)
- 企(42525)
- 企业(42525)
- 财(31568)
- 制(20821)
- 务(16695)
- 财务(16649)
- 财务管理(16595)
- 企业财务(15768)
- 方法(15265)
- 中国(15141)
- 体(15121)
- 财政(14000)
- 农(12574)
- 业经(12571)
- 银(12294)
- 银行(12277)
- 体制(12132)
- 数学(11690)
- 数学方法(11547)
- 行(11484)
- 政(11244)
- 理论(10784)
- 策(10672)
- 度(10050)
- 制度(10048)
- 融(10013)
- 机构
- 学院(186937)
- 大学(186897)
- 济(72098)
- 管理(70946)
- 经济(70194)
- 研究(62525)
- 理学(57747)
- 理学院(57133)
- 管理学(56334)
- 管理学院(55938)
- 中国(52539)
- 财(49769)
- 京(40623)
- 科学(35701)
- 财经(33428)
- 江(32412)
- 所(31723)
- 经(29982)
- 中心(29225)
- 农(27972)
- 研究所(27571)
- 北京(25766)
- 州(24736)
- 财经大学(24278)
- 业大(23955)
- 省(23416)
- 范(23237)
- 院(22972)
- 师范(22956)
- 经济学(21667)
- 基金
- 项目(113051)
- 科学(88006)
- 研究(87362)
- 基金(79684)
- 家(68265)
- 国家(67628)
- 科学基金(57979)
- 社会(53969)
- 社会科(50956)
- 社会科学(50946)
- 省(45071)
- 教育(41609)
- 基金项目(41204)
- 划(37133)
- 编号(36646)
- 自然(35531)
- 自然科(34656)
- 自然科学(34645)
- 自然科学基金(34014)
- 成果(32618)
- 资助(32384)
- 制(27255)
- 课题(26985)
- 重点(25708)
- 部(25461)
- 性(24083)
- 创(23634)
- 项目编号(23098)
- 发(22901)
- 创新(22177)
共检索到317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雷艳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潮中,海南走在了潮头。勇做改革"试验田","摸着石头过河",海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成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财政管理改革可供借鉴复制的"海南样本"。试编完成我国首张省级政府资产负债表"2017年7月15日,对于奋战了大半年的会计管理中心的姑娘们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海南省本级和所有市(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审完成,比财政部规定的完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邴志刚
1995年,根据国家分税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辽宁实行了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10余年来,辽宁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规模不断增加,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按企业隶属关系和行业划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新西兰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主要预算机构新西兰由大臣们集体负责预算决策。内阁支出控制委员会负责对各个部门的预算和支出要求进行详细审查。这个委员会附属于内阁,由权位比较高的大臣组成,包括财政部长。它的主席由一名财政部副部长担任。这个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现行财政体制对县乡财政收入增长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应该:1.按事权划分财权,不管事权定在哪一级,都应根据事权核定所需财务,本身财力不足的上级财政应给予补助。2.简化财政管理级次,一是实行财政“省管县,”二是逐步取消乡级财政。3.健全地方税体系,结合简化财政级次,设立专门的市县税,作为市县的主体税种。4.扩大转移支付规模。5.推行村干部岗位成本管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分税制的成功实施,较好克服了"统收统支"和"包干制"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变。这一重要的制度创新,历经20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体系框架,奠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有关分税制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但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分税制其实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还留了个不小的尾巴。一般地,维系财政体制有效运行有三要素,即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冯兴元
当前的县乡财政体制存在一系列问题:事权划分不清,支出责任模糊并倾向于向县乡政府推移,地方支出主要依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收入权高度集中等。研究表明:"省管县"和"强县扩权"有助于改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但只有与地方民主建设相结合,才能做到面向县乡居民的偏好和需求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关键在于:减少政府级次,细分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实施彻底的分税制,扩大基于财力均等化公式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这次改革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地方财政的事权与财力不匹配;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关键原因是分税制改革没有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存在多方面错位,拥有集中财力的中央主管部门决策权过大、过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规模大大超过地方财政财力。由于地方财政还保留着"分灶吃饭"体制特征,地方财政收支与GDP直接相关,所以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下一步需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收入相对集权、支出相对分权,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配套的宏观调控体制走向健全。同时,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要求。这一时期,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日渐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并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健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中分税路径安排、事权、财权划分、转移支付办法及财政管理层级设计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明确了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提出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六点构想。本文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以期能给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燕
分析中国30年来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总结出财政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主体与政府间的关系决定了政府间财政关系选择的主要模式。以此为基础,认为中国目前横向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处理模式还不适应社会经济主体与政府间关系的现实需要,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这一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就是建立与完善横向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关键词:
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间财政关系 分税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万慧
现阶段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具有混合性、高度复杂性和易变性的特点。我国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实行的是自治模式,由中央政府来协调中央、省和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关系。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并不能限制省级政府集中财力的权力,也不能改变省以下高度复杂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彻底的分税制,建立新的简明的财政管理体制是财政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省以下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改革 分税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军
本文以财政层级简化至三级作为构建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在三级财政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政府财力的初次分配(分税)和二次分配(转移支付),估算政府支出分配比例和财力配置比例,从而搭建起以事权与财力均衡配置为核心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架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