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3)
- 2023(13146)
- 2022(11596)
- 2021(11159)
- 2020(9208)
- 2019(21046)
- 2018(20808)
- 2017(40344)
- 2016(21917)
- 2015(24365)
- 2014(23985)
- 2013(23541)
- 2012(21325)
- 2011(18625)
- 2010(18607)
- 2009(17153)
- 2008(16543)
- 2007(14130)
- 2006(12070)
- 2005(10329)
- 学科
- 济(78599)
- 经济(78505)
- 管理(69431)
- 业(61921)
- 企(54193)
- 企业(54193)
- 方法(37352)
- 财(35477)
- 数学(31661)
- 数学方法(31324)
- 中国(21974)
- 农(21010)
- 务(18829)
- 财务(18764)
- 业经(18726)
- 财务管理(18705)
- 企业财务(17795)
- 地方(17431)
- 学(16629)
- 制(16559)
- 财政(15150)
- 理论(14954)
- 贸(14618)
- 贸易(14612)
- 易(14207)
- 和(13712)
- 农业(13553)
- 技术(12959)
- 政(12575)
- 环境(12413)
- 机构
- 学院(292859)
- 大学(292095)
- 管理(119387)
- 济(112693)
- 经济(110209)
- 理学(104099)
- 理学院(103040)
- 管理学(101415)
- 管理学院(100882)
- 研究(91643)
- 中国(68571)
- 财(61699)
- 京(60651)
- 科学(56722)
- 财经(45732)
- 所(44693)
- 中心(41676)
- 经(41587)
- 江(41443)
- 业大(41201)
- 农(40781)
- 研究所(40273)
- 北京(37902)
- 范(37834)
- 师范(37540)
- 财经大学(34076)
- 州(33850)
- 院(33711)
- 经济学(33525)
- 农业(31790)
- 基金
- 项目(203003)
- 科学(159726)
- 研究(152388)
- 基金(146707)
- 家(125952)
- 国家(124889)
- 科学基金(108504)
- 社会(95061)
- 社会科(90045)
- 社会科学(90025)
- 省(79546)
- 基金项目(78406)
- 教育(70049)
- 自然(69964)
- 自然科(68321)
- 自然科学(68308)
- 自然科学基金(67043)
- 划(66216)
- 编号(63606)
- 资助(59859)
- 成果(51802)
- 重点(44722)
- 部(44638)
- 课题(42755)
- 创(42643)
- 发(42281)
- 项目编号(40328)
- 创新(39601)
- 教育部(38956)
- 科研(38684)
- 期刊
- 济(121772)
- 经济(121772)
- 研究(88058)
- 中国(53356)
- 财(51980)
- 学报(43223)
- 管理(42239)
- 科学(39379)
- 农(36530)
- 教育(33338)
- 大学(32949)
- 学学(30981)
- 农业(25806)
- 技术(23931)
- 融(23222)
- 金融(23222)
- 财经(21982)
- 业经(20700)
- 经济研究(20195)
- 经(18646)
- 图书(15752)
- 问题(15451)
- 理论(14666)
- 财会(14387)
- 科技(13707)
- 实践(13551)
- 践(13551)
- 会计(13489)
- 现代(13201)
- 技术经济(13183)
共检索到419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近年来,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各种形式举债,产生了大量与政府有关的债务,债务风险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债务风险爆发,将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危及中央财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基于此种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定为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对自身债务负责的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我国现行财政体制高度相关,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大楷 汪若君 夏有为
基于竞争视角,从公共品的提供、地方政府的负债经营、博弈论视角下的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防范四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了政府竞争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机制,充分阐述了自上而下的"标杆竞争"、政府追求财源行为的异化、预算软约束等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王俊 贾珅
本文通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影响、管控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梳理,总结了较为成熟的财政联邦经济体在地方债务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正处于分权化改革当中的转型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与分税制度不完善、地方官员激励扭曲、地方融资平台不规范、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需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制度特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债务 预算软约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大楷 汪若君
模型分析表明,政府竞争带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和债务风险的增加;竞争导致地方政府展开负债大战以吸引资本流入,晋升激励越强的政府,债务的规模越大;政府竞争通过非理性投资带来债务风险的扩大。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竞争 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邱栎桦 伏润民
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分析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国西部D省的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源于分权体制下财权和事权不匹配,以及分权激励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但二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而言,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支出压力是驱动地方政府举债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出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承担的支出责任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在财政收入有限性和支出刚性的综合约束下,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霄 刘京焕
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由亚当.斯密开启,布雷顿对它进行规范化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角度进行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财政竞争的影响因素,比如非合作均衡、异质性劳动力、高端人才的国际性流动、福利支出等。也有学者发现分权改革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研究深受国外学者的影响,研究的视角也主要是从公共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角度开展,并逐渐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政府财政竞争,促进了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的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辉
随着财政分权和分税制的建立,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成为各个国家中央政府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财政竞争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政竞争 财政分权 分税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程广斌 侯林岐
使用2005-2017年中国267个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同竞争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相比于"围绕增长而竞争",地方政府"围绕创新而竞争"的竞争模式更能够发挥财政分权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相比于中西部城市,东部城市"围绕创新而竞争"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比于Ⅰ型和Ⅱ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财政分权更能够显著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要素投人和创新制度环境可能是地方政府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渠道,即区域技术创新的提高需要依靠地方政府来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以及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市场化制度环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淑莲 刘潋滟
在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旨在从提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问题。首先,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内因"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不同政府间关系引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其次构建了一个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分析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财政透明度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力辅助手段,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地方政府会迫于压力从多个角度规范地方债的风险管理,削减违规举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和强化发债过程管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地方财政的运行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政府间关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在地区间呈现出空间联动特征,而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锦标赛激励下的税收竞争又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内生动力。基于2014年新《预算法》颁布的政策背景,将地方政府债务区分为纳入预算管理的显性债务和具有政府担保属性的隐性债务(城投债),构建债务空间相关模型和税收竞争影响模型,分别探究两种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相关性及其来自税收竞争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担保债务的规模扩张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区间空间联动特征,其中隐性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相关性更显著且程度更高;税收竞争显著刺激地方政府举债的积极性,而隐性债务规模增长更快,对于税收竞争策略的弹性系数更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税收竞争对政府举债的刺激作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容易“为竞争而举债”;2014年一系列政府举债规范政策的实施显著缓解了地区间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联动性,同时提高了隐性债务对税收竞争反应的敏感度。这说明在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后,面临税收竞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为投融资平台提供隐性担保以寻求债务资源,从而激发了隐性债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基于此,应从全局视域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和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兼顾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尽快实现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淑娟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不同于国外联邦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的竞争是投资驱动型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资金的竞争。以中央政府满意和地方经济控制权为利益函数的地方政府更重视短期性的、显性的经济增长,这就异化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地方政府并不把依靠培养税基而增加的税收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而是首选债务融资。地方政府的这种融资需求在政府垄断金融资源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并不断膨胀。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融资行为 垄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保庆 陈硕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引起学界、业界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及担忧。但对该问题的决定因素及形成机制,目前鲜有经济学文献加以严谨研究。文章认为该问题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及制度约束直接相关。基于地级市数据,我们发现各地区债务规模显著受到其财政缺口的影响:财政缺口每增加1%,融资平台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将提高14%,债务规模将增加0.2%。基于文中建立的实证模型,我们预测我国地方债务在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到2017年其总额将达到该年GDP的42%。债务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结合中央政府近期"营改增"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文章认为在财政集权的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