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0)
- 2023(17872)
- 2022(15244)
- 2021(14357)
- 2020(12166)
- 2019(27482)
- 2018(26990)
- 2017(52486)
- 2016(28882)
- 2015(31923)
- 2014(31474)
- 2013(31471)
- 2012(28885)
- 2011(25588)
- 2010(25657)
- 2009(23754)
- 2008(24078)
- 2007(21198)
- 2006(18940)
- 2005(16928)
- 学科
- 济(114440)
- 经济(114308)
- 业(105637)
- 管理(97736)
- 企(94392)
- 企业(94392)
- 方法(50660)
- 财(46349)
- 数学(40650)
- 数学方法(40216)
- 农(35970)
- 业经(34613)
- 中国(29448)
- 务(27553)
- 财务(27487)
- 财务管理(27432)
- 企业财务(26056)
- 农业(24744)
- 制(24527)
- 地方(22693)
- 税(22228)
- 贸(21850)
- 贸易(21842)
- 技术(21794)
- 学(21419)
- 易(21258)
- 策(21119)
- 理论(20787)
- 和(20781)
- 税收(20759)
- 机构
- 学院(407939)
- 大学(403407)
- 济(164813)
- 管理(163958)
- 经济(161448)
- 理学(141336)
- 理学院(139872)
- 管理学(137793)
- 管理学院(137055)
- 研究(133799)
- 中国(102203)
- 财(86768)
- 京(85419)
- 科学(82893)
- 农(71557)
- 所(68002)
- 财经(65150)
- 业大(62357)
- 江(61850)
- 研究所(61189)
- 中心(59617)
- 经(59125)
- 农业(56269)
- 北京(53689)
- 州(48952)
- 范(48852)
- 师范(48334)
- 院(48332)
- 经济学(48275)
- 财经大学(47897)
- 基金
- 项目(271288)
- 科学(212580)
- 研究(197110)
- 基金(196598)
- 家(171925)
- 国家(170400)
- 科学基金(146438)
- 社会(123891)
- 社会科(117497)
- 社会科学(117465)
- 省(106491)
- 基金项目(104241)
- 自然(96300)
- 自然科(94064)
- 自然科学(94038)
- 自然科学基金(92381)
- 教育(88853)
- 划(88840)
- 资助(81003)
- 编号(80475)
- 成果(64870)
- 重点(60348)
- 部(59004)
- 创(58172)
- 发(57773)
- 课题(54646)
- 创新(53750)
- 科研(51809)
- 业(51566)
- 国家社会(50493)
- 期刊
- 济(185032)
- 经济(185032)
- 研究(124183)
- 中国(75661)
- 财(71401)
- 农(65510)
- 学报(65089)
- 管理(63277)
- 科学(58342)
- 大学(48670)
- 学学(46443)
- 农业(44907)
- 教育(38441)
- 融(35486)
- 金融(35486)
- 技术(34173)
- 业经(32035)
- 财经(31718)
- 经济研究(29447)
- 经(27085)
- 业(25401)
- 问题(24008)
- 技术经济(21086)
- 科技(19729)
- 现代(19637)
- 财会(19521)
- 版(19247)
- 务(19141)
- 贸(18961)
- 商业(18724)
共检索到608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捷 胡洪曙
笔者以2008—2020年294个地级市和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竞争策略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缓解企业税负粘性,且这一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财政支出竞争会缓解企业税负粘性,且这一作用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国有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作用机制表明,税收竞争会通过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和降低税收努力的方式降低企业税负粘性;财政支出竞争会通过促进企业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方式降低企业税负粘性,同时会通过提高税收努力来强化企业税负粘性,后者会产生部分遮掩效应。策略互动效应分析表明,财政支出竞争缓解企业税负粘性的作用略大于税收竞争,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策略替代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李捷
近年来,企业税负不平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一地区不同企业承担着差异化的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缩小企业税负不平等,财政支出竞争会扩大企业税负不平等,作用效果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平等。作用机制表明,财政竞争会改变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这会导致企业间税收征管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税负不平等。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在制定减税降费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时,尽量降低税负不平等程度以减轻企业税负痛苦指数;压缩税收努力的弹性决策空间,弘扬依法征税精神;改革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规范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遏制企业逃避税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李捷
财税体制的不断优化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不断规范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究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不同预算软约束表现形式及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微观企业税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税收竞争显著降低企业税负,而财政支出竞争显著提升企业税负,税收竞争的影响力度和显著性大于财政支出竞争。转移支付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负。交互效应显示,转移支付会弱化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而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均会强化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还发现,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对企业税负的作用,转移支付、土地出让收入和融资平台债务及其与财政竞争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行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税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研究对于规范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出台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设计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财政竞争 预算软约束 交互效应 企业税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序莹 周子轩
减轻企业税负及税负粘性的“痛感”,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成果瞩目,但经济下行使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日益增大,企业依然感到“税负过重”。基于此,利用2009—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地方财政压力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税负粘性现象,滞后一期财政压力对企业税负粘性有显著影响。在地方财政压力持续增大时,税务机关可能会重点关注避税程度高以及规模大的企业,造成其税负粘性更大,税负“痛感”增强,主要表现为企业利润增加时,被关注企业所得税的边际增量显著大于利润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因此,政府应建立减税降费和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协同机制,加快地方主体税制建设;协调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制度,减少弹性征管空间以降低企业税负粘性。同时,企业应提高纳税遵从度,培育企业自身税务核心竞争力,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活动以降低税负粘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翠华 武力超
本文借助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包含多重竞争策略的政府竞争问题。我们导入了两种不同竞争策略:税率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全面分析了政府财政竞争问题,并利用我国2006-2010年间的253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间的竞争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当相邻的地级市降低税率时,本地级市将试图通过降低税率或(和)提高公共支出水平来吸引流动资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志华 卢沛
税负的粘性特征使得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时反而承担了更高水平的税负,成为企业税负痛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构建企业层面的税负粘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果及其渠道,旨在为更深刻地理解如何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经验证据。以2010—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且上述作用随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加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税收竞争对税负粘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无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还是非所得税税负粘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税收竞争缓解了税负粘性对未来投资以及劳动力需求的负向影响,体现出有益的一面;然而,从地区发展来看,税收竞争本身对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不利,也体现出不足的一面。本文基于税负粘性这一新视角研究了税收竞争的微观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一方面为降低企业税负粘性、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则为更全面认识税收竞争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王茂森
如何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提升微观企业的获得感是财税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企业税负“向上容易向下难”的粘性特征切入,利用2018年国地税合并改革这一外生冲击来检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所形成的征管机关“断点”确定国地税合并改革的处理组与控制组,双重差分模型回归揭示:国地税合并显著降低了处理组企业的税负粘性。拓展检验表明,处理组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显著提升,股票也产生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收益。本文研究论证了构建统一、高效的税务管理机构具有积极的经济价值,启示规范的税收征管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关键词:
国地税合并 税负粘性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家武 龚旻 张鑫
财政分权对地区税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使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税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对中国税负的波动越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展开了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并通过一系列不规范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和人才流入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税负的波动。最后,对完善财政分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负波动 税收竞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家武 龚旻 张鑫
财政分权对地区税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使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税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对中国税负的波动越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展开了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并通过一系列不规范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和人才流入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税负的波动。最后,对完善财政分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负波动 税收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荣 李旭超 鲁建坤
本文从税负竞争与正常企业逃税行为的角度探讨僵尸企业的负外部性。实证结果发现,给定企业的核算利润,僵尸企业占比越高,正常企业报告利润越低,即僵尸企业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正常企业通过低报或瞒报利润的方式逃避所得税的行为。其作用机制为:无纳税能力且需要财政补贴的僵尸企业使地方财政收入更多依赖于向有纳税能力的正常企业征税,提高了正常企业的税率,高税率增加了正常企业逃税的边际收益。税率提高造成的正向逃税激励超过了征管加强造成的负向逃税激励。本文为理解企业逃税行为识别出新的动因和机制,丰富了对僵尸企业危害的认识。
关键词:
僵尸企业 实际企业所得税税率 逃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张婉君
本文以2002~2005年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对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上市公司实际税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际税负与所在地区财政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呈倒U型关系;与所在地区宏观税收收入弹性不相关;优惠区内的公司则存在显著的"税率锁定"现象;非法定优惠区内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与地方政府的税征强度正相关,与政府干预指数负相关,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干预最敏感。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实际税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敏 叶慧芬 童丽静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现有研究从多角度为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但鲜有文献从制度层面提供经验证据。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制度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享有的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企业税负越高,这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非税收保护公司中。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能够弱化财政分权程度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但这种弱化效应也主要体现在非税收保护公司中。本文基于财政分权制度的视角,为中国税收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层面的解释,拓展了财政分权制度的经济后果、税收增长原因与税收政策有效性等领域的研究,也为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企业税负 税收政策 税收保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赵仁杰
分税制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入权、税收征管权都呈现逐级上移的特征,这势必会弱化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和经济建设职能。本文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研究了收入和支出端的财政职权对县级政府征税努力和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撤县设区改革降低了县级政府财政自主权,新设区的财政收支明显下降,而市本级的财政收支则显著上升。第二,撤县设区弱化了县级政府征税努力,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率,不过仅限于区县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所得税,对国税局管理的增值税和2002年之后新企业的所得税没有影响。第三,撤县设区有助于扩大企业销售产值和利润总额,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分税制框架下要实现企业的实质性减税,需要通过财政收支权力的同步调整来降低地方财政压力,形成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关键词:
财政职权 征税努力 企业税负 撤县设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旭东 沈彦杰 彭晨宸
本文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后验证了不同的高管激励方式对企业避税行为所产生的不同治理效应。同时,根据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对企业进行区分,发现了高管激励方式对企业实际税负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行业竞争 高管激励 实际税负 产权性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宋良荣
以我国2002~200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官员晋升竞争对于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晋升竞争通过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对地区企业实际税负构成影响;动力机制方面,地方官员竞争动力越强烈,所在企业实际税负越高;压力机制方面,地方官员考核压力越重,所在企业实际税负越高;晋升竞争对于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因所有权性质而异;市场化水平对晋升竞争与企业实际税负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晋升竞争 实际税负 动力机制 压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