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7)
2023(8542)
2022(7042)
2021(6896)
2020(5665)
2019(12879)
2018(12084)
2017(23250)
2016(12423)
2015(13644)
2014(13493)
2013(13650)
2012(12867)
2011(11339)
2010(11238)
2009(10319)
2008(10584)
2007(9003)
2006(7751)
2005(7149)
作者
(33836)
(28524)
(28061)
(27393)
(18206)
(13626)
(12801)
(10975)
(10788)
(10051)
(9884)
(9403)
(9292)
(9195)
(9082)
(8768)
(8357)
(8079)
(8071)
(7953)
(7044)
(6870)
(6793)
(6426)
(6352)
(6330)
(6257)
(5886)
(5724)
(5683)
学科
(51981)
经济(51927)
管理(39366)
(33766)
(29633)
(27356)
企业(27356)
方法(23379)
数学(21320)
数学方法(21197)
中国(18534)
财政(14433)
(13764)
财务(13757)
财务管理(13707)
企业财务(13231)
(12628)
(12286)
(11940)
(11170)
贸易(11165)
(10976)
(10002)
地方(9770)
(9686)
(9625)
银行(9619)
(9081)
业经(8940)
(8755)
机构
大学(175706)
学院(172028)
(81621)
经济(80272)
研究(66295)
管理(62371)
理学(53695)
理学院(53011)
中国(52829)
管理学(52395)
管理学院(52049)
(47871)
科学(37717)
(37633)
财经(34113)
(33642)
(31395)
研究所(30171)
中心(28557)
经济学(27973)
(25680)
财经大学(25537)
经济学院(25304)
北京(24305)
(23788)
(23421)
业大(21584)
(21062)
师范(20879)
农业(20125)
基金
项目(114346)
科学(91612)
基金(88538)
研究(81645)
(78264)
国家(77759)
科学基金(66287)
社会(56436)
社会科(53917)
社会科学(53902)
基金项目(46111)
自然(41598)
自然科(40725)
自然科学(40715)
自然科学基金(40022)
(39302)
资助(36564)
教育(36306)
(34644)
编号(28975)
(27691)
重点(26082)
国家社会(25838)
中国(24660)
成果(24576)
教育部(24076)
(23971)
(23571)
(23385)
人文(22485)
期刊
(85577)
经济(85577)
研究(59642)
(42265)
中国(35986)
学报(26848)
科学(25359)
管理(22379)
(22269)
大学(20599)
学学(19698)
财经(18263)
(17851)
金融(17851)
经济研究(16687)
(15755)
农业(15396)
问题(11838)
(11810)
教育(11392)
世界(10678)
技术(10540)
国际(10322)
会计(9673)
业经(9574)
(9421)
财会(8973)
(8671)
财政(8671)
(7982)
共检索到265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本文在考虑政府财政调整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财政-政府负债特征构建适用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状态对应的财政空间情况展开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并进一步将财政后备作为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纳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初现"财政疲劳"迹象,采用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二次项函数能更好拟合我国财政反应现实,而危机后我国财政空间呈不断缩减趋势,且经济低迷时经济增长滞缓会进一步缩减财政空间,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使用效率。同时,随财政后备上升改善财政反应的"垂直效应"加速抵消增大财政调整成本的"水平效应",且现阶段提高财政后备改善财政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显著,政府应增加财政后备,这一举措将使得经济低迷时的财政空间提升8.85%,经济处于常态时提升8.59%。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凯  
基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代际预算约束模型,本文选取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的29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新兴经济体的财政反应函数,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政府债务的上限。结果表明,政府负债率理论上限为130.50%,历年实际负债率上限处于84.81%-93.04%之间,就实际负债率而言,政府债务具有可持续性,且可持续的空间较大。本文进一步设计压力情景,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发现,利率的变动与负债率上限呈反向关系;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负债率上限变动存在正向关系;负债率的上限随经济规模对稳态值的正向偏离程度的减小而降低,随经济规模对稳态值的负向偏离程度的减小而提高;负债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丹  方红生  
本文从居民储蓄视角探讨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并结合政府财政反应函数演变趋势和负债上限决定机制,分析居民储蓄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居民储蓄会增大财政调整成本,居民储蓄提高了政府负债均衡点,但需要警惕居民储蓄过高放大经济无效性的风险;居民储蓄通过债务耐受度会影响政府偿付意愿,对政府债务是否可持续产生关键影响;中国从2019年开始财政空间呈大幅下降趋势,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的利用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  
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利用财政反应函数检验了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型校准、求解及模拟讨论了调整资本税率和劳动税率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债务是可持续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其财政反应系数为较小正数,政府总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当前经济环境下,降低劳动税率利于维持政府债务可持续状态,降低资本税率利于保证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万里   秦玉奇   单昱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淑丹  
我国政府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决定了其在新常态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力和可持续性。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投资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对政府投资进行历史模拟、预测和反历史模拟,并以持续的地方政府投资为例,分析政府投资的有效性、投资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对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影响。进而从理论和实证上检验政府投资的效力,并为政府投资结构调整提供现实依据。结论表明:政府投资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提高通货膨胀率,但对就业和居民消费的作用有限;早期政府投资在医疗、教育和自主创新上投入较少,创新性行业拉动不足,其结构并不合理;新常态下的政府投资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有效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存在闲置资金进入虚拟经济的现象,具有导致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占东  王雪标  
本文在Barro(1979,1990)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不包含和包含土地要素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土地对于消费、资本和政府支出的影响,讨论地方政府采取Ponzi偿债策略的债务可持续条件。并以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一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对于我国省级政府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保持一定的土地价值增速,对于保持消费稳定增长,抑制资本过度积累,防范投资过热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采取Ponzi偿债策略,借新债还旧债,从偿债机制上化解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三是采取Ponzi策略偿债、以低于经济增长率的利率借新债,财政预算平衡是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的三个条件。其中Ponz...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文进  苏帆  彭元文  
文章首次将居民储蓄存款引入财政反应函数,提出了政府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并测算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债务的上限,最后基于前瞻性的情景模拟法分析了我国政府债务及其上限在2013-2030年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我国财政运行中确实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以及对财政调整产生负向影响的"储备渠道";(2)我国政府债务率的上限为0.848,足够大的债务空间保证了当前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3)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我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风险源,而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则能够抵御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但单纯依靠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不足以完全对冲正利差环境下过渡期的潜在风险,政府仍需要主动采取措施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张旭涛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平  刘作明  
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是指政府能够保证现有的债务水平(即债务-GDP比率)不再上升,而保持相对稳定或下降,那么该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就是可持续的。如果考虑到货币区内成员国债务的可持续性,成员国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时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不能随意运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睢党臣  李盼  
伴随着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的升级与蔓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激增、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基于财政风险视角,研究在道德风险驱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风险沿着由低到高的行政链条层层转化的传导路径。从债务期限结构出发,将当期财政收支与长期的成本、收益效应等纳入动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以此评估当期地方债的最大可持续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作为首个偿债高峰的2011年,其当期举债规模已超出其可持续范围,而且"新债偿还旧债"现象严重,潜在违约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拴友  
本文提出了评价公共部门可持续性的一般理论框架 ,指出与稳态国债负担率相一致的可持续赤字的时间路径 ,取决于经济增长、出口依存度、出口增长、汇率变动、内外债利率、基础货币、国内外通货膨胀等变量。并按财政风险矩阵估计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债务 ,测算发现目前公共部门只有很小的赤字扩张空间 ,积极财政政策是不可持续的。测算积极财政政策对国债负担率时间路径和财政偿债能力的影响显示 ,财政以后也必须及时调整政策才能恢复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辉文  
中国公共财政状况虽无近忧,但需远虑。运用带结构断点的单位根检验和财政反应函数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共财政目前尚可持续,但是政府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财政隐患显得反应不足。以1988、1997年为结构突变断点,中国公共财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项反应系数不尽相同。制度转轨、经济发展战略是影响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而周期性因素并非影响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