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8)
- 2023(17892)
- 2022(14814)
- 2021(13781)
- 2020(11281)
- 2019(25699)
- 2018(24831)
- 2017(46922)
- 2016(24901)
- 2015(27510)
- 2014(27240)
- 2013(26713)
- 2012(24471)
- 2011(21624)
- 2010(21604)
- 2009(19461)
- 2008(19028)
- 2007(16568)
- 2006(14247)
- 2005(12491)
- 学科
- 济(106062)
- 经济(105972)
- 管理(78035)
- 业(76585)
- 企(63243)
- 企业(63243)
- 方法(43953)
- 数学(38204)
- 数学方法(37789)
- 财(34853)
- 中国(32630)
- 农(29941)
- 地方(28737)
- 业经(25379)
- 技术(22773)
- 贸(22372)
- 贸易(22357)
- 易(21755)
- 农业(20551)
- 制(20142)
- 务(18205)
- 财务(18157)
- 财务管理(18094)
- 银(17268)
- 学(17267)
- 银行(17240)
- 企业财务(17221)
- 环境(16522)
- 行(16509)
- 融(16448)
- 机构
- 学院(340237)
- 大学(336682)
- 济(144579)
- 经济(141854)
- 管理(136663)
- 理学(118374)
- 理学院(117106)
- 管理学(115376)
- 管理学院(114708)
- 研究(111897)
- 中国(86066)
- 财(71118)
- 京(69822)
- 科学(66181)
- 所(53631)
- 财经(53493)
- 中心(52903)
- 江(51528)
- 农(50980)
- 经(48725)
- 研究所(48222)
- 业大(46960)
- 范(44482)
- 经济学(44353)
- 师范(44059)
- 北京(43180)
- 院(41261)
- 州(40556)
- 经济学院(40147)
- 财经大学(39593)
- 基金
- 项目(233778)
- 科学(187968)
- 研究(175105)
- 基金(170849)
- 家(147336)
- 国家(146068)
- 科学基金(128232)
- 社会(114380)
- 社会科(108774)
- 社会科学(108753)
- 省(93198)
- 基金项目(90720)
- 教育(80790)
- 自然(80451)
- 自然科(78723)
- 自然科学(78706)
- 自然科学基金(77330)
- 划(77201)
- 编号(70071)
- 资助(67664)
- 成果(55536)
- 发(54767)
- 创(53599)
- 重点(52546)
- 部(51661)
- 创新(49359)
- 课题(48426)
- 国家社会(48145)
- 教育部(45222)
- 人文(44845)
- 期刊
- 济(157643)
- 经济(157643)
- 研究(100926)
- 中国(73378)
- 财(58019)
- 管理(52429)
- 学报(46069)
- 农(45988)
- 科学(45760)
- 教育(39498)
- 大学(36893)
- 学学(34654)
- 农业(32021)
- 技术(31983)
- 融(31886)
- 金融(31886)
- 业经(27414)
- 财经(26228)
- 经济研究(25978)
- 经(22682)
- 问题(20703)
- 科技(18348)
- 业(17678)
- 技术经济(17625)
- 贸(17558)
- 商业(16140)
- 策(15589)
- 统计(15348)
- 坛(15178)
- 论坛(15178)
共检索到512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系统阐述了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采用2007-2015年中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思路,并基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行政邻接和经济空间距离四个维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的时间特征。研发人员流动能够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竞争激励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研发资本流动的影响路径是不显著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也是影响区域创新差距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优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俊红 王钺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本的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的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挥R&D资本区际流动的效率提升效应,而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影响R&D人员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效率 空间计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欣亮 汪晓燕 刘飞
在对税收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201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进行SYS-GMM估计,结果表明:税收竞争与区域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形关系,分区域却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区位特征,表明西部地区具有更大的减税降费空间;适度税收竞争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提高区域创新绩效,但创新资本与人才流动的中介机制发挥存在地区依赖性——东部创新人才流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创新资本流动效果更明显。从空间效应看,创新资本与人才在不同区域的空间效应基本一致,总体上创新资本流动的空间外部性尚未显现,但创新人才流动则能抑制税收竞争的空间负外部性,通过"邻近互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德云 王鸿梓
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而政府的财政竞争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关键。本文以竞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利用2007—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二者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新冠肺炎的冲击使其明显下降;税收竞争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而财政支出竞争则起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的作用过程中起门槛作用,当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较高时,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下降、正面影响增强;过度的税收竞争和过度的财政支出竞争均不利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目前我国税收竞争更多地处于过度状态,而财政支出竞争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据此,政府应规范使用财税手段参与竞争,重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霞 刘阳
本文以2018—2020年新三板、科创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法检验创新券是否对中小企业竞争力具有提升效果,同时还检验了创新券的滞后效应。另外,本文加入企业创新绩效作为中介变量,检验了“创新券—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券对于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滞后一年创新券对于企业竞争力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券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且创新券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基于分析结果本文为政府使用创新券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券 企业竞争力 创新绩效 中小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宁 奚晨弗 董成
基于长三角地区1996-2008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创新绩效的替代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内生创新努力、出口和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地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地区、企业之间的合作所产生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能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另一方面,相对均衡的地区间产业格局所产生的竞争因素也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翔 赵墨非 李涛 李帅臻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本文区分两类研发创新活动:突破性创新与迭代式创新,通过构建研发创新竞争模型探讨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活动选择与市场份额。理论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经济环境,数字经济中的大企业更倾向于依赖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数据要素进行迭代式创新,突破性创新动力不足;中小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亦遇困局,社会整体创新水平下降,数据要素“陷阱”逐渐形成。在引入企业退出等机制后,数据要素陷阱问题更加严重;在引入网络效应、多元竞争、二手产品市场等机制之后,数据要素陷阱问题得到一定化解。本文指出,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强数据隐私保护,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市场,搭建“数据—创新”联合协作平台,完善优化二手产品市场,促使企业将研发重心转回突破性创新,显著提升社会整体创新水平,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刘思敏 甘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历程中,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民生水平与绿色发展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发展质量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均能显著推动绿色发展,但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效应则不显著。因此,应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涛 刘国燕
基于地区高铁通勤时间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检验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且研发人员流动的直接效应更显著;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因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和能力水平较高,更易从中获益,而西部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阶段,其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偏弱;研发人员流动、财政科技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水平4种调节因素均表现出门槛特征,且呈现出梯度式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时中 余本洋 陆雅洁
文章运用极值熵值法测算了省级科技创新指数,从财政投入和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建立面板Tobit模型,结果显示:中国科技创新水平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各省科技创新水平异质性特征明显。中国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表现为由"块状分布"向"片状分布"演进的时空特征,三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均呈"先慢后快"的提升趋势,但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呈现三种波动类型。财政投入、地方政府竞争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明明 冯海波
规范地方公共服务竞争行为,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集聚,是当前区域创新的关键。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建立地方公共服务竞争与区域创新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地方公共服务竞争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素质劳动力、普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流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即相比于社会性公共服务竞争,非社会性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要小得多;经济发达、财政压力较小地区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经济欠发达、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的公共服务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公共服务竞争 要素流动 区域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在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造成何种影响,是关乎中国经济转型和能否持续增长的的重大问题。首次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公示的2007-2014年间每一笔土地交易信息,构建地级市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考察"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构成土地财政的商住用地出让收入可以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第二,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给效应"机制,即土地财政可以放松财政预算约束,补给科教支出;第三,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机制,即补偿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成本缺口,低价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来进行重点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引资。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区域创新 补给效应 补偿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罗鉴益
地方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支出比重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这似乎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科教文卫"的先验结论相悖。通过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行为的时空间特征描述,构建了2003-2013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策略具有显著的延续性,但同比上升幅度有限。尽管财政分权制度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热情,但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比重有小幅增加,这完全是因为地方政府模仿互补的标尺竞争策略。此外,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分权带来的科技支出结构扭曲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应当从科技支出视角完善政府经济职能,深化财政制度改革,纠正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姚凤民
财政分权赋予了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权力以及市场化条件下资源流动的现实,使得地方政府有了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控资源进出本地区的空间,从而实现本地区或区域的经济利益进而表达为政治利益诉求财政支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有正效应,也会产生负效应可通过明确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财政分权改革、改革政绩考核制度、转移支付制度与区域开发政策相配合、建立政府间合作与协调机制等措施,对财政支出竞争的负效应加以约束,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支出竞争 区域经济 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