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4)
2023(9853)
2022(8099)
2021(7356)
2020(6364)
2019(14320)
2018(13820)
2017(26816)
2016(14233)
2015(15696)
2014(15358)
2013(15403)
2012(14018)
2011(11742)
2010(12205)
2009(11634)
2008(12013)
2007(10949)
2006(9590)
2005(8998)
作者
(37690)
(31560)
(31521)
(29813)
(20119)
(14888)
(14252)
(12163)
(11597)
(11496)
(10548)
(10435)
(10260)
(9917)
(9800)
(9373)
(9317)
(8977)
(8957)
(8841)
(7631)
(7550)
(7512)
(7240)
(6949)
(6932)
(6910)
(6867)
(6287)
(6034)
学科
(80320)
(75889)
企业(75889)
管理(67402)
(67222)
经济(67139)
(38926)
方法(31210)
业经(25792)
数学(23492)
数学方法(23396)
(23336)
财务(23329)
财务管理(23269)
企业财务(22145)
(22134)
技术(17316)
农业(16257)
(16027)
中国(15603)
(15018)
财政(14975)
(14164)
贸易(14160)
(13888)
(13802)
(13418)
(12907)
(12450)
企业经济(12092)
机构
学院(205406)
大学(199478)
(96193)
经济(94806)
管理(90704)
理学(78231)
理学院(77695)
管理学(77056)
管理学院(76691)
研究(57997)
(56462)
中国(49712)
财经(40447)
(39520)
(36696)
(31776)
科学(30042)
财经大学(29547)
经济学(29296)
(29067)
(27546)
商学(27177)
中心(26972)
商学院(26964)
经济学院(26732)
业大(25018)
经济管理(24752)
北京(24275)
(24195)
研究所(23678)
基金
项目(128218)
科学(104984)
研究(98152)
基金(97288)
(81133)
国家(80373)
科学基金(73268)
社会(66979)
社会科(63888)
社会科学(63873)
基金项目(51884)
(50228)
自然(45281)
自然科(44400)
自然科学(44389)
自然科学基金(43744)
教育(42979)
(39472)
资助(38902)
编号(38235)
(32336)
(30959)
成果(29715)
(29523)
国家社会(28373)
(28078)
创新(27960)
重点(27256)
人文(27032)
(26745)
期刊
(109571)
经济(109571)
研究(64013)
(53304)
中国(39849)
管理(39182)
(26885)
科学(23474)
财经(21474)
学报(21133)
(20178)
金融(20178)
技术(19047)
业经(18810)
农业(18527)
(18481)
经济研究(18163)
大学(18095)
学学(17569)
财会(15025)
问题(14311)
技术经济(14119)
(13623)
会计(13328)
(12582)
教育(11343)
世界(11224)
现代(11065)
国际(11007)
商业(10566)
共检索到316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黎伟  叶显  常曦  
本文借助中国2008—2018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与宏观层面的财政科技支出变量,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关系。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进一步嵌入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够针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优化,对于非效率投资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言,财政科技支出展现出更大的边际优化效果。财政科技支出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有明显的效率优化效果,对于非高科技企业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有效的政府激励制度是释放财政科技支出效力的重要条件。在较强的政府GDP竞争激励下,财政科技支出能展现出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科技支出,改进政府激励制度,以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镇  金中坤  徐伟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提供了激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采用各省市1994-2006年的资料,本文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行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决策呈现出策略性行为特征。总体而言,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财政中科技的投入,地区间竞争的压力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投入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分权下地方政府提高科技投入的倾向。根据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应完善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权威性,加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监督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升民众参与度等措施来提升环保支出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捷  王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财政体制论"、"债务管理机制论"和"土地财政依赖论"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措施只是从制度约束方面改善债务现状,并没有得出化解债务风险的根本措施。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将其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财政支出效率比较低下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一大根源,必须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角度采取措施,以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陈庆海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地方政府竞争、政府治理是分权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的两种形式。通过分析表明:前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后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在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负责,更倾向于以GDP为主要目标进行竞争,而不是地方治理,这是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动机不足,导致公共教育支出偏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俏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完全信息静态无序离散型博弈模型,并对此博弈模型进行非参数估计,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及此策略互动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和正外溢效应比较大的领域,如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和金融监管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替代的,在搭便车心理的影响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安全和外溢效应比较小的领域,如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的策略互动行为是策略互补的;在协同发展的情况下,这些领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文婧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才国伟  钱金保  
现有文献大都讨论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财政效率竞争,以及两者之间竞争模式的差异。本文首先使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我国209个地级市的财政效率,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了财政支出和财政效率的空间竞争模式。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效率都存在竞争,但是两者的竞争模式截然不同。总体上,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竞争中采用直接竞争模式,而财政效率竞争表现为间接竞争模式,本文对此现象做出了解释。为了提高政府的财政效率,需要确保"用脚投票"机制产生作用,并将财政效率纳入考核标准,促使地方官员不能忽视财政效率的空间对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勇军  王文婷  刁诚诚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对企业财政性支出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企业设备投资贴息项目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法和DEA-Malmquist指数对事后激励型的政府对企业财政性支出建立了动静态分析结合的绩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会影响财政支出效率测算,剔除这几类影响后各项效率值发生显著变化;产业间效率值差异显著,呈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高能耗产业"的格局;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依赖技术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东旻   庄露   高文静  
本文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两个角度构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撤县设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外生冲击,使用PSM-多时点DID和夏普利值分解法验证了两个效应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解,明晰了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作用机制,扩展了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减少时,收入的变动将直接导致财政科技支出预算金额下降(收入效应),且经济建设支出和基本民生支出会对财政科技支出预算产生替代,造成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下降(替代效应);进一步地,替代效应在研究期间内随时间下降,且在经济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发挥主导作用,收入效应与之相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将稳增长和保民生作为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落脚点是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志广  
公共支出效率主要受相对财政自主——地方政府自有收入在支出中的比例——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了分权确立独立主体的激励型好处,但更受绝对财政自主——地方政府自有收入——的负面影响,意味着我国分权缺乏相应的控制和问责机制,所谓的财政自主还没有达到规范意义上的要求。因此,我国地方分权应坚持,但配套的公共财政包括公共预算制度更应尽快建立和健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