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9)
2023(16665)
2022(13952)
2021(12748)
2020(10431)
2019(23313)
2018(22892)
2017(42815)
2016(23231)
2015(26086)
2014(25928)
2013(25387)
2012(24024)
2011(21914)
2010(22650)
2009(21703)
2008(21460)
2007(19583)
2006(17953)
2005(16629)
作者
(67669)
(56296)
(56276)
(53538)
(36339)
(26848)
(25332)
(21503)
(21483)
(20488)
(19628)
(18917)
(18525)
(18328)
(17959)
(17216)
(16598)
(16434)
(16278)
(16227)
(14678)
(13953)
(13544)
(13201)
(12765)
(12696)
(12695)
(12428)
(11307)
(11075)
学科
(109936)
经济(109754)
管理(71007)
(64092)
(53720)
企业(53720)
方法(34843)
(34662)
中国(33784)
地方(29302)
(28466)
数学(27305)
业经(27068)
数学方法(26987)
(25066)
(24612)
(19106)
银行(19076)
理论(18689)
农业(18686)
(18645)
金融(18640)
(18361)
(17551)
财务(17508)
(17471)
财务管理(17449)
(17161)
(16993)
贸易(16979)
机构
大学(340374)
学院(340092)
(144268)
经济(141243)
研究(125321)
管理(120561)
理学(100749)
理学院(99469)
管理学(97788)
管理学院(97132)
中国(95656)
(76479)
(73278)
科学(73235)
(64671)
研究所(57395)
财经(56022)
(55509)
中心(54890)
(53100)
(50307)
(49185)
师范(48765)
北京(47023)
经济学(45292)
(44481)
业大(43967)
(43663)
财经大学(40772)
农业(40744)
基金
项目(209261)
科学(164906)
研究(158545)
基金(150043)
(129485)
国家(128317)
科学基金(109168)
社会(103723)
社会科(97430)
社会科学(97398)
(82208)
基金项目(77512)
教育(73236)
(68572)
自然(65658)
编号(64391)
自然科(64070)
自然科学(64052)
自然科学基金(62902)
资助(60666)
成果(56029)
(49718)
重点(48366)
课题(46817)
(46406)
(43315)
国家社会(42822)
(42415)
(41399)
创新(40572)
期刊
(182514)
经济(182514)
研究(116604)
中国(80085)
(63993)
学报(52093)
(51156)
管理(48968)
科学(48358)
教育(44545)
大学(40201)
学学(37255)
(36475)
金融(36475)
农业(34133)
财经(30339)
经济研究(29763)
技术(28985)
业经(28324)
(26252)
问题(22911)
(18759)
世界(17261)
(17256)
图书(17134)
技术经济(16951)
(16908)
国际(16590)
现代(15429)
商业(15253)
共检索到55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广  
社会经济转型是财政压力下财政制度变迁及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各国向全面计划时代的转型其实是利润型财政制度的产物,20世纪末的社会经济转型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财政制度从利润型财政制度向税收型财政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它带来了各国向市场化社会的转型,但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权力并未受到较好的限制,其追求短期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行为使国家的财政制度具有了租金型财政制度的特征。所以要实现社会经济健康转型,必须规范政府权力,加快税收型财政制度的建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金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刘旭  
跨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李泊溪刘旭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自二战结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有人将这场革命分为五个阶段1: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和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焰辉  陆日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英隆  
一、我国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90年代,是20世纪的终结,也是21世纪的预备,90年代对中国21世纪的走向关系重大。根据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1991年—2000年,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与可能和时代要求,党的十四大进一步确定把这一指标上调3个百分点,这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把这一目标实施放到历史与未来的纵座标和中外比较的横座标上作一综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靳晓莉  高俊峰  赵广举  
太湖流域历来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之一。分析了流域近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环境变化,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社会经济预测基础上对水环境未来演变做了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太湖流域GDP年均增长率为11.6%,城市化率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减少;与此同时,超标河长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上升了23个百分点,太湖水质20年来下降了两个级别;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流域用水总量逐年上升,特别是生活用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工业产值增加有下降趋势,而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大幅上升,农业化肥使用、畜禽和水产养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越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晶  
一、政府的经济目标和宏观调控手段 1995年俄总统国情咨文和政府《1995-1997年经济改革和发展纲领》提出1995年要成为俄罗斯从经济危机转向经济稳定的转折时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玉冰  李非  
闽台社会经济关系自1979年起开始由相互隔绝转变为相互交流、互补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促进了两岸社会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本文拟对闽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俞建国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正在形成中的西方金融资本利用清政府的财政危机,通过大规模对华政治借款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主要是由于甲午战争赔款和庚子赔款造成的。人们每每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这两笔最大的赔款都莫不为之痛惜,并且一致认为,这两笔赔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容易集中在赔款的数目上,数目大,影响自然就大。至于它们究竟如何作用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机制,却往往关心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王萌  任建宇  
基于县域尺度财政转移支付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熵权TOPSIS、GMM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对我国转移支付空间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首先,转移支付分布基本与分配机制吻合,呈现西多东少的基本特征,而税收返还则反之。特定区域如生态功能区、老少边穷地区等转移支付呈现投入增加的态势,总体而言财政转移支付并没未有效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其次,转移支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分为总量影响、结构影响和双向影响。其中总量影响为正向影响,结构影响中无条件转移支付主要体现为总量效应,有条件转移支付则会通过影响地方政府决策而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机制,双向影响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于转移支付具有反向影响,对地方政府财税努力形成负向激励,弱化转移支付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综合性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均起到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并未有效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其中负向激励和软性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可能为其中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柯桦  梁微  葛宏翔  
经济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揭示出一个传递渠道:社会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总体效应取决于两者的强弱对比。间接效应主要是通过社会性支出发挥作用的,即经济波动增加了社会性支出,而社会性支出对增长存在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降低经济波动;政府需要适当加大社会性支出的投入,以促进长期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柯桦  梁微  葛宏翔  
经济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话题。文章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揭示出一个传递渠道:社会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负,间接效应为正,总体效应取决于两者的强弱对比。间接效应主要是通过社会性支出发挥作用的,即经济波动增加了社会性支出,而社会性支出对增长存在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能力,降低经济波动;政府需要适当加大社会性支出的投入,以促进长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世杰  
21世纪的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尹世杰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大趋势传统的社会发展观一直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于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新的发展观则认为:社会的发展不仅在于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伍先江  
我国传统的户口迁移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型,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活跃,原有户口迁移制度日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现行户口迁移制度改革,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劳动力配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还必须遵循“常住地登记入户”的原则,因此,户口迁移制度改革应建立一种“依据有合法固定的住所且居住一年以上和稳定的职业(或收入来源)的条件登记入户”的目标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