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6)
2023(17544)
2022(14530)
2021(13511)
2020(11251)
2019(25686)
2018(25054)
2017(48070)
2016(25688)
2015(29144)
2014(28506)
2013(28365)
2012(26309)
2011(23650)
2010(24220)
2009(22579)
2008(22729)
2007(20274)
2006(18013)
2005(16597)
作者
(71424)
(59488)
(59469)
(56451)
(38236)
(28391)
(26801)
(22923)
(22704)
(21546)
(20270)
(20033)
(19420)
(18877)
(18734)
(18130)
(17737)
(17150)
(17102)
(16955)
(14919)
(14611)
(14410)
(13693)
(13394)
(13362)
(13214)
(13084)
(11858)
(11772)
学科
(124891)
经济(124776)
(99682)
管理(90965)
(89117)
企业(89117)
方法(54485)
数学(45393)
数学方法(44825)
(42601)
中国(36274)
业经(34681)
(34358)
地方(26691)
(25449)
财务(25405)
财务管理(25347)
(25268)
企业财务(24088)
农业(23700)
技术(23440)
(23004)
贸易(22982)
(22337)
(20290)
理论(19963)
(19672)
银行(19649)
(18965)
(18873)
机构
学院(370511)
大学(365610)
(167754)
经济(164917)
管理(148893)
理学(127447)
理学院(126215)
管理学(124448)
管理学院(123738)
研究(122636)
中国(99698)
(83561)
(77168)
科学(68528)
财经(63082)
(60545)
(57365)
(56540)
中心(55584)
(55009)
研究所(53740)
经济学(52275)
北京(49504)
业大(47826)
经济学院(47202)
财经大学(46468)
(44743)
(44180)
(43946)
师范(43802)
基金
项目(235499)
科学(189547)
研究(176633)
基金(174120)
(149040)
国家(147747)
科学基金(130024)
社会(117138)
社会科(111499)
社会科学(111477)
(91672)
基金项目(90345)
教育(81076)
自然(80910)
自然科(79207)
自然科学(79190)
自然科学基金(77897)
(75271)
资助(72319)
编号(69691)
成果(55870)
(54149)
(54005)
(53413)
重点(52532)
创新(49718)
国家社会(49534)
课题(48678)
教育部(47023)
人文(46066)
期刊
(190071)
经济(190071)
研究(117502)
中国(79392)
(70349)
管理(62593)
(50860)
科学(48659)
学报(46627)
(39547)
金融(39547)
教育(37958)
大学(37709)
技术(35705)
学学(35568)
农业(34892)
财经(32956)
经济研究(32177)
业经(31537)
(28502)
问题(24377)
技术经济(22249)
(21831)
(21483)
统计(19909)
世界(19214)
(19010)
商业(18350)
国际(18245)
现代(17517)
共检索到578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春青   胡瑞法   邓海艳   白格  
财政研发补贴政策作为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在提升中国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基于2014-2021年中国2074家规模种子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考察财政研发补贴对中国规模种子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财政研发补贴显著提升了规模种子企业的自主研发投资额与自主研发投资强度。多种计量方法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第二,财政研发补贴主要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规模种子企业增加其研发投入。第三,财政研发补贴对私有企业与非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研发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本文研究认为,继续增加对规模种子企业的财政研发补贴将助力种子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但需注意财政研发补贴对企业影响的异质性,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种业科技创新,并促进产业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彤缨  生巴提·赛依热克汗  陈国才  
在中国多层级治理的制度环境下,与地方各级研发补贴相比,国家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更胜一筹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其研发补贴来源,将研发补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级,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与对比不同层级研发补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不同层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与省级或者地级研发补贴相比,国家级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更好,而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则更差。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多层级治理”和“研发补贴组合”的角度理解研发补贴激励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姝  杨彬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补贴是提升企业创新强度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主要形式有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选取2013-2017年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察了企业规模特征对两种政府补贴工具效应的影响,并引入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考察政府补贴在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最佳投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研发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创新强度;企业规模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强度间存在显著调节作用,企业规模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强度的激励效应越弱。通过采用纳入企业生命周期因素的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补贴对成长期和成熟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显著激励作用,对初创期和衰退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强度影响不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是转型升级的主要内涵。税式支出和财政补贴是最为常见的财税激励工具。本文对工业行业按要素密集度进行了分类,实证检验了研发税式支出和财政补贴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及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与财政补贴相比,税式支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激励作用更为显著;按要素密集度分行业来看,税式支出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是转型升级的主要内涵。税式支出和财政补贴是最为常见的财税激励工具。本文对工业行业按要素密集度进行了分类,实证检验了研发税式支出和财政补贴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效应及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与财政补贴相比,税式支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激励作用更为显著;按要素密集度分行业来看,税式支出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融资方式作为当前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2013—2017年92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激励和融资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阶段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财政激励效应和融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财政补贴激励效应集中在研发投入阶段,并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呈现下降趋势;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不断上升,并在成果转化阶段集中凸显;股权激励和债权激励在研发投入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激励效应显著,并且股权激励效应大于债权激励效应。同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财政激励在各周期保持了正向激励效应,其中财政补贴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税收优惠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效果更显著;融资激励中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效应一致,但股权融资在企业衰退期各阶段展现了创新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激励作用略强于股权激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翅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将政府补贴方式分为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两大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事前补贴不利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未来技术创新。事前补贴挤出了未来创新投入,也无法提高企业未来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第二,事后补贴有利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未来技术创新。事后补贴虽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未来的创新投入,却显著提升了企业未来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第三,机构投资者对二者关系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机构投资者削弱了事前补贴对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同时增强了事后补贴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总之,本文发现通过事后补贴政策激励农业类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效果优于事前补贴政策,值得相关部门采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晔  王鹏  李怡虹  杨大楷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财政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财政分配和研发效率还有待提高,直接财政补助形式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应当综合采取多种补助手段,在扩大财政补贴范围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逐步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洁琼  
创新产出是衡量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推动了企业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但其质量提升效应不及数量推动效应;政府研发补贴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民营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和市场化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政府研发补贴的持续性是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研发补贴政策设计,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尚洪涛   宋岸玲  
以2010—2020年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非对称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研发补贴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数量,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无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也显著降低,这说明数字技术可以驱动企业更加关注创新质量,能够有效提高补贴资源的利用效果。研究结论对政府补贴的顶层设计、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远燕  何明俊  张鑫媛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激增,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研究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对专利产出和发明产出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泊松分布固定效应模型与面板负二项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研发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专利授权数量产生正面影响且税收优惠对专利产出的正面影响更大;而发明授权数量作为核心技术创新产出的代表,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提高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性和新颖性要求,发挥税收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激励自主研发的作用,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激励创新人才,建立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建海  邓菁  
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是补贴政策制定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内生性沉没成本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企业研发模型,分析不同的政府补贴模式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会受到补贴的持续性与否和企业研发性沉没成本的影响,不同的补贴模式会改变企业预期,从而影响补贴的效果。本文使用153家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行面板数据,采用自体抽样法检验了政府补贴对具有不同研发性沉没成本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发现了显著的组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临时性政府补贴模式对企业创新总产出有显著积极影响。在考虑到企业差异的情况下,研发性沉没成本低的企业,政府补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同良  周绍东  皮建才  
中国作为技术追赶型国家,政府惯常将R&D补贴作为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关键政策手段,但事实是企业经常发送虚假的"创新类型"信号以获取政府R&D补贴。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与R&D补贴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力图刻画企业获取R&D补贴的策略性行为及R&D补贴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当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用于原始创新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价格过于低廉时,原始创新补贴将产生"逆向"激励作用。面对企业释放的虚假信号和高昂的甄别成本,政策制定者的最优补贴方案是通过提高原始创新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价格从而形成分离均衡。文章的结论为甄别企业的真实创新类型提供了可信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提高政府R&D补贴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万福  杜静  张怀  
政府"扶持之手"在R&D"市场失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政府创新补助在激励企业创新自主投资方面究竟"如其所愿"还是"事与愿违"?尚缺乏一致和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本文通过剔除非R&D补助噪音,并对企业创新自主投资与政府创新补助加以区分,为该问题提供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新证据。研究发现,尽管政府创新补助与企业总体R&D投资正相关,但政府直接给予企业的创新补助每增加1单位,带来的R&D投资增量显著小于1;随着政府创新补助的增加,企业创新自主投资在减少。这表明,创新补助总体而言并未有效激励企业创新自主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行业属性、内部控制水平及外部环境会显著影响创新补助的激励效应,对于高科技、内部控制水平较高或所处经营法制环境较好的企业而言,创新补助确实"如其所愿"地发挥了激励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万福  杜静  张怀  
政府"扶持之手"在R&D"市场失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政府创新补助在激励企业创新自主投资方面究竟"如其所愿"还是"事与愿违"?尚缺乏一致和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本文通过剔除非R&D补助噪音,并对企业创新自主投资与政府创新补助加以区分,为该问题提供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新证据。研究发现,尽管政府创新补助与企业总体R&D投资正相关,但政府直接给予企业的创新补助每增加1单位,带来的R&D投资增量显著小于1;随着政府创新补助的增加,企业创新自主投资在减少。这表明,创新补助总体而言并未有效激励企业创新自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