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1)
2023(6126)
2022(5109)
2021(5064)
2020(4171)
2019(9671)
2018(9010)
2017(17303)
2016(9177)
2015(10588)
2014(10303)
2013(10585)
2012(9943)
2011(8640)
2010(8584)
2009(7982)
2008(8275)
2007(7052)
2006(6088)
2005(5676)
作者
(23492)
(19590)
(19491)
(19140)
(12548)
(9242)
(8928)
(7669)
(7533)
(6971)
(6822)
(6588)
(6481)
(6481)
(6025)
(5981)
(5979)
(5617)
(5537)
(5232)
(5009)
(4727)
(4601)
(4498)
(4484)
(4425)
(4166)
(3989)
(3917)
(3876)
学科
(38989)
经济(38944)
管理(31653)
(27121)
(26719)
(20544)
企业(20544)
方法(18081)
数学(16975)
数学方法(16934)
中国(16782)
财政(14247)
(11801)
(11569)
财务(11556)
财务管理(11509)
企业财务(11056)
(10953)
(10087)
(9583)
贸易(9578)
(9494)
(9177)
(8190)
国家(7735)
(7471)
银行(7470)
(7117)
(6985)
农业(6974)
机构
大学(129374)
学院(126147)
(66759)
经济(65976)
研究(48350)
管理(46905)
中国(40988)
(40908)
理学(40092)
理学院(39702)
管理学(39427)
管理学院(39172)
财经(28296)
(27325)
(26117)
科学(24363)
(23980)
经济学(23784)
经济学院(21516)
研究所(21142)
财经大学(21108)
中心(20682)
北京(18236)
(16969)
(16723)
(15366)
科学院(14138)
研究中心(14016)
社会(13972)
(13725)
基金
项目(79199)
科学(63567)
基金(62147)
研究(59736)
(53584)
国家(53245)
科学基金(45531)
社会(42492)
社会科(40591)
社会科学(40584)
基金项目(31407)
资助(26658)
教育(26442)
自然(26282)
自然科(25715)
自然科学(25709)
自然科学基金(25285)
(25264)
(22405)
编号(21395)
(20426)
中国(20022)
国家社会(19934)
成果(18749)
教育部(18280)
重点(17719)
(16909)
人文(16810)
社科(16470)
(16304)
期刊
(70156)
经济(70156)
研究(47305)
(37021)
中国(29029)
管理(17169)
学报(16287)
科学(15957)
财经(15589)
(14632)
金融(14632)
经济研究(14297)
大学(13470)
(13463)
(13461)
学学(12807)
(10528)
世界(9694)
问题(9559)
国际(9256)
农业(9202)
会计(8521)
(8303)
财政(8303)
技术(8175)
财会(7252)
教育(7223)
业经(7175)
统计(6216)
技术经济(6114)
共检索到204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文进  苏帆  彭元文  
文章首次将居民储蓄存款引入财政反应函数,提出了政府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并测算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债务的上限,最后基于前瞻性的情景模拟法分析了我国政府债务及其上限在2013-2030年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我国财政运行中确实存在"财政疲劳"现象以及对财政调整产生负向影响的"储备渠道";(2)我国政府债务率的上限为0.848,足够大的债务空间保证了当前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3)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我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风险源,而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则能够抵御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影响,但单纯依靠居民储蓄存款的释放不足以完全对冲正利差环境下过渡期的潜在风险,政府仍需要主动采取措施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本文在考虑政府财政调整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财政-政府负债特征构建适用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状态对应的财政空间情况展开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并进一步将财政后备作为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纳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初现"财政疲劳"迹象,采用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二次项函数能更好拟合我国财政反应现实,而危机后我国财政空间呈不断缩减趋势,且经济低迷时经济增长滞缓会进一步缩减财政空间,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使用效率。同时,随财政后备上升改善财政反应的"垂直效应"加速抵消增大财政调整成本的"水平效应",且现阶段提高财政后备改善财政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显著,政府应增加财政后备,这一举措将使得经济低迷时的财政空间提升8.85%,经济处于常态时提升8.59%。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  
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利用财政反应函数检验了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型校准、求解及模拟讨论了调整资本税率和劳动税率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债务是可持续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其财政反应系数为较小正数,政府总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当前经济环境下,降低劳动税率利于维持政府债务可持续状态,降低资本税率利于保证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程   马世博  
在政府债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下,分别从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福利可持续增进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绿色发展视角和居民福利增进视角下的财政反应函数,并测算政府债务率理论上限、绿色债务上限和居民福利债务上限。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债务率理论上限为66.45%,绿色债务上限为57.03%,居民福利债务上限为27.09%,在不考虑生态环境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时,债务可持续性较好。考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居民福利等问题时,债务空间被挤压,但考虑到长期的代际效应,舍弃一部分债务空间是有必要的。基于上述结论,调整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债务投向,可以使政府债务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向更有利于绿色发展和居民福利增进的方向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德华  李琼  
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提供了一个研究政府储蓄问题的基本框架。但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政府储蓄和财政统计中的财政盈余(赤字)并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按照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财政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政府储蓄计算过程的分类、整合,构造了一个政府储蓄的财政视角分解框架,将政府储蓄问题与财税问题关联起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我国政府储蓄的各构成项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作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8年,中国的政府储蓄率已经从4.83%上升至11.98%;国际比较的结果表明,中国的高政府储蓄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扣除社保缴款后的宏观税负过高,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偏低。除...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凯  
基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代际预算约束模型,本文选取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的29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新兴经济体的财政反应函数,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政府债务的上限。结果表明,政府负债率理论上限为130.50%,历年实际负债率上限处于84.81%-93.04%之间,就实际负债率而言,政府债务具有可持续性,且可持续的空间较大。本文进一步设计压力情景,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发现,利率的变动与负债率上限呈反向关系;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负债率上限变动存在正向关系;负债率的上限随经济规模对稳态值的正向偏离程度的减小而降低,随经济规模对稳态值的负向偏离程度的减小而提高;负债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干伟明  张涤新  
通过构建跨期模型来探讨一国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一国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当一国的债务低于最优值时,提高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债务超过这一最优值时,增加债务则对经济增长具有副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基于中国样本数据证实了中国政府债务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倒U形关系的存在,并测算出现阶段中国政府最优债务率约为47%。这一结论表明:中国政府债务目前尚处于合理范围,虽然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债务的提升空间已不大,但短期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犹存,这为中国政府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提升尚处于探底阶段的中国经济预留了政策空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兆军  
财政运行状况是制约财政政策空间的重要因素。中国的财政运行状况一直是理论界激烈争论的问题。由于对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如何设定本身的争议不大,因此问题主要集中在现有的指标值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财政的风险状况上。大量的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使得中国的财政运行极不规范,财政风险估算变得异常模糊,导致过于悲观与过于乐观的观点同时存在,政策取向从而难以确定。同时,大量的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挤兑了税基,压缩了财政收入的空间,更大大削弱了现在财政工具的政策效果,而且增加了交易费用和风险预期,从而在更深的层次影响到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地区发展平衡。财政体制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丹  方红生  
本文从居民储蓄视角探讨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并结合政府财政反应函数演变趋势和负债上限决定机制,分析居民储蓄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居民储蓄会增大财政调整成本,居民储蓄提高了政府负债均衡点,但需要警惕居民储蓄过高放大经济无效性的风险;居民储蓄通过债务耐受度会影响政府偿付意愿,对政府债务是否可持续产生关键影响;中国从2019年开始财政空间呈大幅下降趋势,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的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平子  马长伟  
政府债务违约属于财政现象,它是政府削减债务的主要方式之一。1912-1936年间中国出现了连续的政府债务违约,其表象是政府连续的债务整理。从内债规模来看,当时债务负担率较低,人均债务负担较轻,社会上存在着吸纳较多内债的潜力;而债务依存度非常高,表示政府财政支出过度依赖内债。定量研究显示,当时的债务市场未能很好地与金融市场整合,不受金融季节波动的影响。定性研究显示,内债高息发行且用于非建设性开支过大,逆向软预算约束的赤字财政政策等政治因素是影响内债不能顺利偿还的重要原因。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存在,近代中国政府必然会选择债务整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原  李立新  李宝瑜  
在我国金融资金流量表基础上,建立了政府债务变动的净资产和净负债乘数模型、部门关联乘数模型、部门对金融产品影响乘数模型。利用中国2011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数据测算了政府债务变动对各部门、各金融交易的波及效应。研究结果既可为研究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一种方法论支撑,也可为政府债务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书华  
本文首次结合债务可持续性与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两方面来研究政府债务适度规模。在债务可持续性方面,从财政对债务反应角度出发建立债务上限模型,基于时序回归测算中国历年可持续负债率上限,处于53.8%-70.3%之间。在债务对经济影响方面,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门槛效应,转折点约为33.3%,处于可持续范围。并发现债务通过影响总资本形成来影响经济增长渠道显著。根据本文研究,政府应释放储蓄扩大债务空间,增加债务投资来提升债务转折点。还应逐渐降低当前负债率,优化债务相对规模以达到最适。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东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各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体制运行十余年来,在取得巨大成效的背景下,暴露出以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为典型的现实问题。从地方视角而言,应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均衡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建立收入划分与支出划分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