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7)
2023(6959)
2022(5833)
2021(5913)
2020(4758)
2019(11504)
2018(12007)
2017(21223)
2016(12273)
2015(13873)
2014(14287)
2013(13645)
2012(12356)
2011(10685)
2010(11002)
2009(10124)
2008(10649)
2007(9461)
2006(8578)
2005(7850)
作者
(31045)
(25523)
(25290)
(24431)
(16274)
(12201)
(11997)
(9833)
(9723)
(9699)
(8710)
(8489)
(8238)
(8231)
(7994)
(7865)
(7696)
(7499)
(7458)
(7238)
(6430)
(6259)
(6123)
(6017)
(5999)
(5792)
(5696)
(5568)
(5192)
(5036)
学科
管理(44446)
(34634)
(34456)
经济(34397)
(31792)
企业(31792)
(27490)
(15386)
(13669)
财务(13640)
财务管理(13575)
财政(13215)
企业财务(12778)
(12418)
中国(12217)
地方(11009)
方法(10987)
(10609)
业经(10465)
(10275)
理论(10102)
(9046)
银行(9043)
(8784)
制度(8781)
体制(8737)
(8480)
(8314)
教学(8128)
数学(7963)
机构
学院(149276)
大学(146220)
管理(55728)
(50617)
经济(48864)
研究(46851)
理学(43884)
理学院(43313)
管理学(42703)
管理学院(42349)
中国(41825)
(38494)
(33261)
(28077)
科学(28075)
财经(24272)
(23654)
中心(23501)
(22520)
(22290)
师范(22122)
(21501)
北京(21482)
研究所(20055)
(19976)
(19846)
技术(19081)
职业(18166)
业大(17735)
师范大学(17420)
基金
项目(83665)
研究(69434)
科学(63417)
基金(54714)
(45132)
国家(44580)
社会(38849)
科学基金(38434)
社会科(36357)
社会科学(36346)
(35351)
教育(33912)
编号(32812)
基金项目(29216)
成果(28879)
(28214)
课题(23296)
自然(23249)
自然科(22551)
自然科学(22548)
自然科学基金(22106)
资助(21879)
(20357)
项目编号(19780)
(19120)
重点(18596)
(17543)
(17438)
(17285)
规划(17027)
期刊
(73113)
经济(73113)
研究(53674)
中国(44023)
(39356)
教育(29322)
管理(24476)
(18235)
金融(18235)
(18005)
学报(17863)
科学(16386)
技术(16267)
大学(14366)
图书(12605)
业经(12466)
财经(12342)
学学(12273)
财会(12073)
会计(12041)
农业(11483)
(10642)
经济研究(10176)
职业(9426)
书馆(9207)
图书馆(9207)
(8793)
财政(8793)
问题(8622)
(8571)
共检索到265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德福  
财政票据作为政府取得非税收入和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时开具的法定凭证,在国家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成熟,数字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为了顺应这一趋势,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开始推开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辽宁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第一时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建设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平台,并通过管理手段、技术、监管模式、系统功能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了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辽宁模式。改革取得了节省财政资金、提升办事效率、实现非税收入以票促收等成果,未来将继续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宣传改革的力度,努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以便更好、更快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志润  张赛金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运用,网上银行支付方式被广泛应用到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工作中。非税收入网上银行收缴方式突破了执收单位和缴款人面对面的缴款开票形式,执收单位和缴款人在空间上不直接接触,往往是先缴款再开票,甚至只缴款不开票。这样做虽然方便、快捷,但使得用传统纸制票据来统计和确认收入的"以票管收"的管理模式难以落实。尤其是在交通违章等可异地处理的业务中,由于缴款人地域和缴款时间的不确定性,产生了纸质票据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翔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财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构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全方位、全系统、全领域"财政改革路径,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时期,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都财政提出"五个转变"改革思路,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杰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市,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不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财政支农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地方财政职能,强化财政支农,遂宁市在这方面做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积累机制,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市县财政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两方面措施,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强化财政支农意识,增加财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慧  
随着我国分税制、住房制度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的进行,地方政府凭借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权获得了巨额的土地出让收入,在促进城镇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却产生了大量的经济社会问题,"土地财政"成为一个被赋予极强贬义色彩的热门话题。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区中重要的沿海省份,辽宁省的土地财政问题也比较突出。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土地出让结构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土地财政转型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地方财政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理论与实践同经济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经济理论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财政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逐步构建了植根于改革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既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金双华  闫灵芝  
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平衡收入分配差距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老工业基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职业教育财政支出为例,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职业教育的财政支出问题,通过比较辽宁省与全国其他各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及其增长率的数据,发现辽宁省自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及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冬  
为建立服务型财政,规范和减少行业行政审批,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财政局开始推行财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拉开了全市财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序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本文以全国率先正式启动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的四川广元改革试点区为样本,对改革的过程和内容予以梳理和分析,提取其成功的经验和改革的理论逻辑,发现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亟待提升、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缺乏法律保障、地方政府配套服务有待加强等问题,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并为其他地区的相关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社年  
盘活财政存量是当前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又是盘活财政存量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去年以来,陕西省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以整合专项资金为突破口,以建立项目库为核心,以绩效评价作为安排项目的依据,着力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改革红利初步显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坤英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对于建设全民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结合辽宁实际,就财政扶贫开发新机制进行了探讨,着重从责任机制、协调机制、长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财政扶贫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李林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当代财政演进和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本文回顾了我国分税制改革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若干现象、分税制改革的三个重要支柱及改革成效和改革后的重要探索。展望未来,应进一步将政府间财政关系蕴于政府间关系之中加以考虑,继续完善地方税体系,进一步探索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梦龙  
财政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当前,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要求,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现代财政制度过程中,着力做好预算的公开透明,作为基层财政部门,就要扩大基层群众的参与度,通过参与式理财新模式,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位民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宇  郭艳娇  
地方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分税制以来其收入规模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更是地方各级政府行使职权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红利"正在弱化,由两位数的高增长演化为个位数,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这其中以老工业基地省份辽宁最为典型。这一新的波动现象,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借鉴现有研究成果,通过采集大量数据,以辽宁为样本分时段(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量化测算了各因素对地方财政负增长的具体影响程度。量化研究表明,2014年辽宁虚增收入大约为800亿元,在2015年负增长影响因素中,做实财政收入强度最大、经济因素次之、政策性因素最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王振宇  
伴随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的更早、更快。在这个节点上,亟需科学的分析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和周期演变规律,判断其规模和增长率,防止地方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急剧扩大反过来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本文运用真实经济周期的分析范式,分别分析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因素和周期因素的估计方法,并以辽宁为例进行了实例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