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8)
- 2023(9161)
- 2022(7694)
- 2021(6980)
- 2020(5884)
- 2019(13723)
- 2018(13002)
- 2017(25158)
- 2016(14075)
- 2015(15883)
- 2014(16079)
- 2013(16268)
- 2012(15357)
- 2011(13633)
- 2010(13681)
- 2009(12345)
- 2008(12565)
- 2007(11255)
- 2006(9447)
- 2005(8384)
- 学科
- 济(60606)
- 经济(60554)
- 管理(45350)
- 业(39304)
- 企(31314)
- 企业(31314)
- 方法(30087)
- 财(29137)
- 数学(27343)
- 数学方法(27152)
- 农(16651)
- 贸(16297)
- 贸易(16296)
- 中国(16120)
- 易(15924)
- 环境(14212)
- 务(14089)
- 财务(14075)
- 财务管理(14021)
- 财政(13520)
- 出(13461)
- 地方(13444)
- 学(13432)
- 企业财务(13293)
- 制(12012)
- 政(11102)
- 业经(10904)
- 农业(10660)
- 和(9503)
- 划(9123)
- 机构
- 大学(203322)
- 学院(202212)
- 济(88404)
- 经济(86694)
- 管理(76578)
- 研究(67879)
- 理学(66417)
- 理学院(65650)
- 管理学(64622)
- 管理学院(64258)
- 中国(51177)
- 财(48316)
- 京(42004)
- 科学(41938)
- 农(35229)
- 财经(35091)
- 所(34699)
- 经(31810)
- 中心(31618)
- 研究所(31279)
- 业大(30715)
- 江(30683)
- 经济学(29054)
- 农业(27899)
- 经济学院(26797)
- 北京(25940)
- 财经大学(25785)
- 范(25189)
- 师范(24949)
- 院(24444)
- 基金
- 项目(136041)
- 科学(107024)
- 基金(100581)
- 研究(96997)
- 家(87908)
- 国家(87272)
- 科学基金(74651)
- 社会(63097)
- 社会科(60114)
- 社会科学(60096)
- 基金项目(54128)
- 省(52715)
- 自然(48261)
- 自然科(47149)
- 自然科学(47134)
- 自然科学基金(46262)
- 划(44417)
- 教育(44193)
- 资助(40883)
- 编号(38127)
- 部(31009)
- 重点(30754)
- 成果(30227)
- 发(29291)
- 创(27914)
- 科研(27098)
- 国家社会(26949)
- 教育部(26545)
- 创新(26281)
- 课题(25832)
共检索到295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玥萤 黄丽君
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仅会对碳减排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影响碳排放治理效果。文章基于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SDM)考察财政环保支出对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对本地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有效促进本地碳减排;并且本地财政环保支出提升还显著降低了周边地区的碳排放量,产生了碳减排治理的空间外溢效应。鉴于此,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碳减排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挖掘其本地和邻地的治理价值,在“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碳减排政策的同时建立碳减排跨地区协调机制,为促进充分的、全面的碳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盛基 吕康银 金凤龄
以财政支出为视角,通过构建财政教育支出与农村减贫的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既具有较强的直接减贫效果,也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农业支出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救济支出的直接减贫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应采取降低辐射能力强的省份的财政教育支出空间外溢损失、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救济支出的减贫效果等政策措施,有效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减贫的实际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渭恒
数字经济依托于数字化技术携带的环保效应不仅直接影响碳排放,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影响区域碳减排绩效。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碳减排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区碳减排;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周边区域碳减排绩效,产生明显碳减排治理空间溢出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区域,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绩效的提升效果最为突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建立 赵哲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碳减排发挥关键作用。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占比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非经济性公共支出通过规模效应、预算效应与替代效应对碳排放保持促进作用,而直接效应与环境规制效应对碳排放保持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财政支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路径,利用经济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正向关系,通过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城镇人口和就业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因此,需推进财政支出政策向绿色低碳、生态协调发展模式转型,发挥财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作用并加快产业绿色升级,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哲 谭建立
研究财政支出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政支出不但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城镇化、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产生间接影响。以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财政支出对碳排放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并利用门槛模型检验影响路径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财政支出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对碳排放产生间接影响;无论是否有财政支出约束,第二产业占比和对外贸易开放度分别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碳排放 双重效应 门槛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佳峰
通过计算Moran's I指标发现,中国各省内部县与县之间的教育财政配置存在明显的聚集效应。对聚集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聚集效应受到经济、财政和人口迁徙聚集效应的影响,经济聚集、财政资源聚集和人口迁徙聚集对教育资源空间聚集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的,说明这三个因素都对教育财政资源的空间聚集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不同因素的溢出效应强弱不同,经济聚集对教育财政资源聚集的溢出效应最强,其次是财政资源聚集,影响最弱的是人口迁徙聚集。
关键词:
教育财政 空间计量经济学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晓丽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出台,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越来越大。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各区间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明显。按照空间经济学原理可知,空间效应对财政收入增长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空间经济计量,用以研究各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关系。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空间滞后模型为基础,以西城区、朝阳区、大兴区和怀柔区为例,对影响北京市财政收入的因素以及各区间财政收入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
关键词:
空间滞后模型 财政收入 消费 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文杰 薛幸
基于政府竞争的视角,在考虑财政支出空间溢出效应的背景下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1998-2013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时,泰尔指数与财政支出的关系为倒"U"型,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时,泰尔指数与财政支出的关系为"U"型,且财政支出对泰尔指数的边际效应会随着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层面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城镇化阶段下政府间的竞争对各项财政支出产生有差异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对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一致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医疗卫生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部地区显著为正,在西部地区显著为负;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张伟亮
由于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的作用,财政支出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支出总额和其构成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各省财政支出总额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其他地区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对其构成而言,社会文教保障支出和消费支出都可以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并且对其他地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建设支出对本地经济增长反而有阻碍作用,并且对其他地区有负向溢出效应。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是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充分考虑溢出效应、建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本文采用201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产业生态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地方财政支出和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SDM)的实证结果表明:(1)人均财政支出在整体上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区域内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节能环保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三者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科学技术支出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在区域内,各项结构性支出的溢出效应在方向和程度上又各不相同。可见,由于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和区域的差异性特征的存在,相邻省域的财政支出对本辖区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不同方向、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此,本文从"构建区域横向财政合作体系""构建质量为导向政绩考核体系""立足自身要素禀赋实际"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生态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晨阳 何元斌 包广静
基于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并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传统马尔可夫与空间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分析建筑业碳排放动态演变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近三年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则在空间上表现出负相关;同时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现象。本研究结论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珊
文章基于197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时间效应、空间效应与时空交互效应的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构建双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在不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在短期与长期均促进了本省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性,短期内抑制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长期内促进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且省份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份内的影响效应;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处于低区制与高区制两种状态下,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与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相比,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本文采用2005-2014年全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财政支出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集聚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总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教育支出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周边地区的财政总支出、财政教育支出与本地区的创新产出正相关,而周边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本地区的创新产出负相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周边地区财政总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教育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本文采用2005-2014年全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财政支出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集聚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总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教育支出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周边地区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周边地区的财政总支出、财政教育支出与本地区的创新产出正相关,而周边地区的财政科技支出与本地区的创新产出负相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周边地区财政总支出、财政科技支出、财政教育支出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特征,当超出这一区域时,周边地区的影响就不再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宏杰
中国目前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比较突出,而地方财政支出不仅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影响本地服务业增长,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邻近地区服务业增长。文章利用中心城市层面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财政支出的本地服务业增长效应和对邻近城市服务业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财政总支出、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和公共交通支出对本地服务业增长都产生正效应,而对其他城市服务业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总支出和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科技支出和公共交通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分地区的研究发现,从促进服务业全局发展角度,东部城市应加大科技支出,中部城市应优先完善基础设施,西部城市应首要增加教育支出。总之,为了实现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优化布局,需要在中心城市层面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动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财政政策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