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72)
- 2023(22450)
- 2022(19101)
- 2021(17681)
- 2020(14825)
- 2019(33560)
- 2018(33065)
- 2017(63137)
- 2016(34339)
- 2015(38318)
- 2014(37943)
- 2013(37984)
- 2012(35310)
- 2011(31875)
- 2010(32468)
- 2009(30239)
- 2008(30197)
- 2007(27125)
- 2006(24551)
- 2005(22210)
- 学科
- 济(156608)
- 经济(156443)
- 业(114826)
- 管理(107213)
- 企(94780)
- 企业(94780)
- 方法(62059)
- 农(51697)
- 数学(51192)
- 数学方法(50744)
- 财(46457)
- 中国(41898)
- 业经(39485)
- 地方(35402)
- 农业(34500)
- 学(31253)
- 制(30564)
- 贸(28753)
- 贸易(28735)
- 易(27877)
- 务(27552)
- 财务(27478)
- 财务管理(27414)
- 企业财务(26023)
- 技术(24204)
- 和(24098)
- 环境(23998)
- 理论(23718)
- 银(23110)
- 银行(23039)
- 机构
- 学院(496390)
- 大学(493739)
- 济(210096)
- 经济(205907)
- 管理(192680)
- 研究(173110)
- 理学(164933)
- 理学院(163095)
- 管理学(160619)
- 管理学院(159716)
- 中国(133427)
- 京(105839)
- 科学(105555)
- 财(100492)
- 农(93624)
- 所(88826)
- 研究所(80101)
- 江(78851)
- 中心(77893)
- 财经(77048)
- 业大(76576)
- 农业(72409)
- 经(69978)
- 北京(66763)
- 经济学(63496)
- 范(63254)
- 师范(62565)
- 院(62057)
- 州(60903)
- 经济学院(57061)
- 基金
- 项目(326653)
- 科学(256083)
- 研究(237096)
- 基金(236607)
- 家(207129)
- 国家(205288)
- 科学基金(175461)
- 社会(151844)
- 社会科(143720)
- 社会科学(143677)
- 省(128196)
- 基金项目(125043)
- 自然(113183)
- 自然科(110484)
- 自然科学(110456)
- 自然科学基金(108501)
- 教育(106973)
- 划(106752)
- 资助(97241)
- 编号(95475)
- 成果(77280)
- 重点(73381)
- 发(72681)
- 部(72052)
- 创(68485)
- 课题(66037)
- 创新(63607)
- 国家社会(62655)
- 科研(61983)
- 教育部(61310)
- 期刊
- 济(246553)
- 经济(246553)
- 研究(150704)
- 中国(102239)
- 农(88787)
- 学报(80729)
- 财(80723)
- 管理(74266)
- 科学(73354)
- 大学(61057)
- 农业(59632)
- 学学(58105)
- 融(49923)
- 金融(49923)
- 教育(48920)
- 技术(42199)
- 业经(42019)
- 财经(39121)
- 经济研究(38477)
- 经(33702)
- 问题(32170)
- 业(31786)
- 技术经济(26294)
- 贸(25526)
- 版(24252)
- 世界(24165)
- 科技(23405)
- 现代(23146)
- 商业(22852)
- 资源(21929)
共检索到765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智强 刘伊霖 曾智 秦光远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做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作为战略重要载体的财政环保支出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战略开始实施后的提升更为明显,运用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从整体来看,财政环保支出促进了区域总体以及中、下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分阶段来看,2007—2015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抑制了区域总体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对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2016—2018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提高了区域总体、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通过机制分析和检验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引起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动因在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毅 单鹏 周金城
基于2008-2017年2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视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合成控制法,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维度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该政策使长江经济带GDP增加了16.7%。上游城市GDP增加最多,中游城市次之,下游城市最小。(2)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等机制,改善了长江地区空气质量,减少了36.8%的工业废气排放。(3)未能显著改善长江水质。在政策实施期间,存在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水体溶解氧下降的现象。因此,应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长江水体污染的防控,建立多维度、全覆盖的环境污染评定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自强 韦鸿 马艾 王凯
运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的财政环保支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整体较低,其主要是规模效率较低造成;对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技术水平退步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对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整体来看,地方财政分权、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不利于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娜 杨金霖 寇林 曾智 刘雯雯 张大红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进而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利用2015年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推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上游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提升,并且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基本上实现了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政策目标。政府应更注重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开源节流,以达到政策制定者和农户的预期收益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娜 杨金霖 寇林 曾智 刘雯雯 张大红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进而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利用2015年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推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上游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提升,并且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基本上实现了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政策目标。政府应更注重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开源节流,以达到政策制定者和农户的预期收益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求川 张锟 汤凯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求川 张锟 汤凯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
研发支出资本化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2006年会计准则采用了研发支出一定条件下资本化的做法,设置了"开发支出"一级账户;2015年新会计准则进一步肯定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做法。对2007-2013年中国A股制造业公司的"开发支出"项目进行统计性描述发现,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公司数量和开发支出均值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占比较低;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薪酬契约、监管契约、税收优惠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选择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且在不同经济背景和技术水平下呈现不同的影响特征值;而公司规模、系统风险只在特定环境下发挥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萍 肖静
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6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呈下中上游递减的差异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促进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以提升地区绿色创新能力,其中环境规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可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经验和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光龙 范贤贤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支出与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以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升,高水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在下游和中游区域城市。财政支出、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支出对科技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但科技创新仅对中游、下游区域以及大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明显,对上游区域、中小城市的作用不显著。财政科技支出与科技创新尚未实现良好的互动,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尚未显现;财政教育支出与科技创新具有较好的关联作用。财政支出与科技创新的交互项对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区域及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下游区域和大城市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中林 乔冰彬 朱勤敏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是构建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举措。针对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实施中存在的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体化步伐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谋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市场、合作、创新、城镇化等方面,探讨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以及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在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步伐过程中,提出坚持统筹协调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发展战略 实施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璐 张斌 夏秋月 董捷
【目的】碳排放效率问题对于“双碳”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揭示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作用路径,为从土地资源配置视角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影响碳排放效率的理论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20年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1)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土地的偏向性配置对邻地城市负外部性危害更大;(2)不同区位和城市规模,土地资源错配及其空间项的作用系数差别较大;(3)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具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可通过抑制创新能力、延缓产业结构升级和阻碍新型城镇化等中介路径降低区域碳排放效率。【结论】因此,应加快推进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强化区域合作共赢观念和协同治理能力以提高区域碳排放效率;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提升碳排放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曾康
从低碳视角下引入农业碳汇作为期望产出指标,运用以农业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然后通过Tobit回归模型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所有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均未能长期达到有效值,各省份及上、中、下游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但总体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农业经济水平、农业公共投资、农业劳动力教育程度、农业机械化、政府规制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正效应,农业化学化则具有负效应。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生态效率 低碳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江经济带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综合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财政分权、FDI与环境污染:来自长江经济带的例证
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吗?——来自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证据
金融集聚、基础支撑与城市绿色创新——来自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证据
财政支出结构的就业效应研究:理论与经验证据
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的减排效应及异质性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区域创新能力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来自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证据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长江经济带2012—2022年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