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5)
2023(8746)
2022(7237)
2021(6994)
2020(5827)
2019(13373)
2018(13050)
2017(25216)
2016(13446)
2015(15356)
2014(15014)
2013(14990)
2012(13195)
2011(11206)
2010(11363)
2009(10686)
2008(11005)
2007(9737)
2006(8670)
2005(7829)
作者
(34895)
(28823)
(28782)
(27768)
(18392)
(13735)
(13158)
(11101)
(10654)
(10525)
(9886)
(9723)
(9250)
(9096)
(9018)
(8768)
(8645)
(8589)
(8422)
(8241)
(7072)
(6953)
(6838)
(6724)
(6629)
(6464)
(6408)
(6370)
(5751)
(5698)
学科
管理(58001)
(48402)
(43559)
企业(43559)
(39906)
经济(39856)
(33121)
(21823)
税收(20378)
(20194)
(17114)
财务(17072)
财务管理(17022)
方法(16920)
企业财务(16180)
财政(15199)
(14122)
数学(13118)
数学方法(12974)
(12628)
(12572)
中国(12442)
业经(11588)
环境(11171)
(11047)
理论(10320)
(10260)
(9208)
农业(9065)
技术(8826)
机构
学院(177253)
大学(174339)
管理(74569)
(68346)
经济(66731)
理学(62733)
理学院(62180)
管理学(61490)
管理学院(61142)
研究(50497)
(49058)
中国(43239)
(35779)
财经(33055)
(29866)
科学(29202)
(28795)
中心(24901)
(24242)
财经大学(24236)
(23441)
(22279)
业大(22242)
北京(22190)
研究所(20839)
(20457)
师范(20228)
经济学(19956)
商学(19442)
商学院(19254)
基金
项目(112577)
科学(89256)
研究(87151)
基金(81452)
(69552)
国家(68929)
科学基金(60895)
社会(55072)
社会科(52275)
社会科学(52259)
(43927)
基金项目(43202)
教育(39877)
自然(38206)
编号(37550)
自然科(37327)
自然科学(37321)
自然科学基金(36641)
(36159)
资助(32361)
成果(31259)
(24950)
(24871)
重点(24672)
课题(24294)
项目编号(23912)
(23648)
(23557)
创新(23216)
国家社会(23047)
期刊
(78651)
经济(78651)
研究(57726)
(45792)
中国(40069)
管理(29577)
学报(22810)
科学(21119)
教育(20608)
(19827)
(18122)
大学(18115)
学学(16879)
财经(16265)
(16158)
金融(16158)
技术(15984)
(15573)
(13892)
税务(13816)
财会(13214)
农业(12972)
会计(12961)
经济研究(12452)
业经(12365)
(9447)
财政(9447)
问题(9201)
图书(8985)
(8885)
共检索到280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席鹏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席鹏辉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取得了较大进展,垂直式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也巳开始试点,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为了论证这一转变的必要性,本文从纳税大户的角度出发,揭示了财政激励在巳有的“块块式”环境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财源的建设和维护是地方政府财政激励的基本体现,其中纳税大户是重要保护对象,这些纳税大户可能在地方环境治理中拥有着强大的议价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地区污染密集型企业中纳税大户占比越大,地区污染增长越快。路径分析结果发现,纳税大户能够减弱环境规制的效果,意味着纳税大户能够一定程度地豁免于环境规制;同时,地方政府没有给予这些纳税大户直接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征管上的优惠给予其一定的隐性补贴。根据增值税、营业税分成的分样本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分样本回归发现,在财政激励较弱和环境偏好较强的地区,纳税大户的污染效应明显减弱。因此,未来环境治理应加快推进深化环保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前者的目的是弱化地方财政激励对环保职能的正常履行的影响,后者的目的是强化地方政府环境质量偏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张帆  
文章基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这一重要事实,利用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和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方政府平台举债行为的激励效应。结论表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固然有1994年体制选择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预算软约束也是垂直财政不平衡不断加深的重要机制,并且这一机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作用更强。尽管晋升竞争机制也一直被认为会加深财政体制的垂直不平衡,但本文实证结果并没有显示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在预算法的约束下,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在预算法框架外的举债融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产生了显著激励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后小仙  郑田丹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可分为财政分权激励、转移支付激励与债务软约束激励三种形式,地方政府偏好可分为投资性偏好、服务性偏好和平衡性偏好三种类型。论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聚类分析、Probit模型等方法揭示了三种财政激励方式与不同政府偏好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探讨财政激励的有效性和最优激励机制的选择。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激励会促使地方政府出现平衡性偏好,转移支付激励会使地方政府倾向于服务性偏好,债务软约束激励则使得地方政府出现投资性偏好。投资性偏好与平衡性偏好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且平衡性偏好较之投资性偏好有较大促进作用;服务性偏好短期内则对经济有阻碍作用,但在长周期内会有促进作用。据此建议,中央政府要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建立制度化的财政分权激励政策,完善央-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限额管理,积极引导地方政府的平衡性偏好,实现经济社会的结构性优化,使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后小仙  郑田丹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可分为财政分权激励、转移支付激励与债务软约束激励三种形式,地方政府偏好可分为投资性偏好、服务性偏好和平衡性偏好三种类型。论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聚类分析、Probit模型等方法揭示了三种财政激励方式与不同政府偏好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探讨财政激励的有效性和最优激励机制的选择。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激励会促使地方政府出现平衡性偏好,转移支付激励会使地方政府倾向于服务性偏好,债务软约束激励则使得地方政府出现投资性偏好。投资性偏好与平衡性偏好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且平衡性偏好较之投资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张舒  
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建立同时考虑工作能力差异和公平偏好强度差异的团队模型,在风险规避条件下分析均衡努力和产出,并比较公平偏好和自利偏好情形的差异。研究发现,公平偏好会降低高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同时会提高低能力者的努力水平,当员工能力大小比值大于其公平偏好强度比值的倒数时公平偏好能够帕累托改进团队生产,而风险规避一定会降低员工努力水平和团队产出。因此,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公平偏好都存在差异有利于提高团队绩效,应该搭档选择公平偏好强度小的高能力者和公平偏好强度大的低能力者,同时尽量选择风险规避度较弱者,组建工作团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已有文献认为,晋升政治激励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主要原因。但统计数据却表明,1995年以前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是重合的,1995年以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GDP增长速度。由于改革以来晋升政治激励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已有文献无法解释1995年前后两个时期里为何出现基础设施增长模式的差异。本文提出的财政激励假说认为,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财政激励变化,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在1995年以后变得偏好于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发现财政激励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分税制改革前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变化。这意味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马点圆  
使用省级环境规制数据与2015—2019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探究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特征,并探讨存在两者关系中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得出:(1)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2)高管薪酬激励在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政府补助正向调节了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4)区分企业规模大小后,发现大规模企业相较于小规模企业,更能适应环境规制制度。因此,政府应发挥垂直型环境规制与政府补助的激励作用,因企业制宜;企业应重视高管作用,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马点圆  
使用省级环境规制数据与2015—2019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探究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特征,并探讨存在两者关系中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得出:(1)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显著正相关;(2)高管薪酬激励在垂直型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政府补助正向调节了垂直型环境规制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4)区分企业规模大小后,发现大规模企业相较于小规模企业,更能适应环境规制制度。因此,政府应发挥垂直型环境规制与政府补助的激励作用,因企业制宜;企业应重视高管作用,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陈敏慧  
财政分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而且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在二者关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考核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二是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创新偏好,政府创新偏好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之间起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效应。三是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和区域异质性。一方面,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步由过去的促进效应转为阻碍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显著。为进一步发挥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绩考核体系,持续优化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根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精神,国家正在探索对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实施垂直管理。2015年已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7个省市进行改革试点。作为地方财经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关系,审计监督体制的改革必将给财政监督带来重大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成   王佃利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难题,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手段向农村输入资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一价值不应局限于兜底保障功能,更要从激励视角促发村庄养老服务供给自主治理的活力。运用扎根理论,在对山西省日间照料中心的研究中发现,政府以垂直激励来激发村庄治理进而推进村庄养老服务的生产,其中激励感知为差异化的传导中介。整体而言,从激励理论视角揭示了这一情境中的“前台-后台”作用机制。垂直激励为村庄治理开启了引擎,并键入了制度生成,但也存在难以触达村域治理主体心理层面与激励感知窄化两重约束。因此,应当注重通过垂直激励引导村庄内生激励生成而非仅仅作用于激励感知层面,注重对村庄能人认知观念和村级党组织进行非物质激励的构建,以及开发整体性的差异化激励策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后小仙  陈琪  郑田丹  
已有研究多静态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强调地方政府因分权激励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同时由于普遍存在投资性偏好,进而忽视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考察地方政府偏好与中央政府考核、激励机制调整呈现的动态特征,基于地方政府偏好权变的视角对财政分权与环境质量关系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倾向具有很强的影响效应,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地方政府倾向于投资性支出,而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会减弱;地方政府偏好与地区环境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随着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减弱,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的意愿会增强,相应投入也会增加,地区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松涛  傅勇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机构投资者投资选择的影响。文章发现,虽然在股改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增加了,但是,机构投资者对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增持的幅度更大。换句话说,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那些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志刚  安秀梅  
本文利用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财政分权体制、空间异质性财政竞争、专项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地方农业保险产出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地方政府发展农业保险的财政激励问题。实证结果显示:地方"重投资、轻民生"支出偏好在农业保险领域体现并不明显;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对农业保险财政投入形成"挤出效应",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分权共同促进了农业保险发展;保险市场发展程度显著影响地方农业保险发展,但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