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5)
- 2023(13636)
- 2022(10964)
- 2021(9929)
- 2020(8146)
- 2019(17687)
- 2018(17392)
- 2017(32957)
- 2016(18063)
- 2015(19950)
- 2014(19801)
- 2013(18688)
- 2012(16505)
- 2011(14536)
- 2010(14637)
- 2009(13947)
- 2008(13775)
- 2007(12177)
- 2006(10771)
- 2005(10062)
- 学科
- 济(68670)
- 经济(68574)
- 管理(59935)
- 业(53045)
- 企(44301)
- 企业(44301)
- 财(31745)
- 方法(23046)
- 中国(22319)
- 农(21977)
- 制(21066)
- 数学(19348)
- 数学方法(19060)
- 地方(18419)
- 业经(18303)
- 务(16394)
- 财务(16341)
- 财务管理(16292)
- 企业财务(15496)
- 体(14972)
- 农业(14157)
- 财政(14057)
- 学(13046)
- 银(13002)
- 银行(12979)
- 体制(12336)
- 行(12266)
- 融(11565)
- 金融(11560)
- 环境(11433)
- 机构
- 学院(243719)
- 大学(240233)
- 济(97983)
- 经济(95882)
- 管理(90177)
- 研究(80713)
- 理学(77111)
- 理学院(76260)
- 管理学(74941)
- 管理学院(74491)
- 中国(62656)
- 财(56580)
- 京(49303)
- 科学(47463)
- 财经(40676)
- 所(39523)
- 江(38074)
- 中心(37114)
- 经(36649)
- 农(35442)
- 研究所(35044)
- 范(31812)
- 业大(31725)
- 师范(31522)
- 经济学(31018)
- 北京(30366)
- 州(29984)
- 财经大学(29739)
- 院(29657)
- 经济学院(27736)
- 基金
- 项目(161240)
- 科学(128301)
- 研究(121866)
- 基金(116809)
- 家(100692)
- 国家(99869)
- 科学基金(86645)
- 社会(80058)
- 社会科(75809)
- 社会科学(75792)
- 省(64060)
- 基金项目(60973)
- 教育(56127)
- 划(52762)
- 自然(52762)
- 自然科(51540)
- 自然科学(51529)
- 自然科学基金(50562)
- 编号(50254)
- 资助(45615)
- 成果(41754)
- 重点(36872)
- 制(35439)
- 课题(35326)
- 发(35314)
- 部(35173)
- 创(33836)
- 国家社会(33750)
- 创新(31809)
- 性(31688)
- 期刊
- 济(116361)
- 经济(116361)
- 研究(75420)
- 中国(53324)
- 财(49467)
- 学报(35449)
- 管理(35030)
- 农(34731)
- 科学(32921)
- 教育(28284)
- 大学(28160)
- 学学(26635)
- 融(23761)
- 金融(23761)
- 农业(23120)
- 财经(21023)
- 技术(20523)
- 业经(19845)
- 经济研究(19291)
- 经(18058)
- 问题(14894)
- 版(12662)
- 财会(12428)
- 会计(12269)
- 贸(11492)
- 现代(11145)
- 业(11100)
- 商业(10873)
- 科技(10615)
- 技术经济(10127)
共检索到375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忠华 许航敏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伴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而建立,在主动适应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逐步完善,并积极配合财税体制改革,为缩小区域财力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财政定位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认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性和效能与国家治理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财政转移支付各种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对转移支付本质认识的不到位,由此导致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的定位不准,协同性不强,出现越位和缺位问题。未来应在全面系统认识转移支付本质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实现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和转移支付政策一体化和联动运行,通过明晰权责、优化分类和功能定位、强化均等化目标和完善使用管理机制等措施,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和政策,推动财政治理能力提升,更好发挥财政对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财政治理 财政转移支付 本质 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康锋莉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矛盾需要财政力量的介入。新时代新矛盾的科学判断直击发展的要害。发展的本质是扩展人的可行能力,实现人的实质自由。本文从可行能力的视角理解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内涵,从经济状况、住房与就业状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五个维度构建当前社会发展语境下度量可行能力的指标体系,提炼出中国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与可行能力贫困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指出扩展可行能力的财政制度约束,从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转移支付总资金的决定机制、转移支付的形式与绩效考核四个层面分析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消除可行能力贫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志金 王代玉 黄力明 谭华昌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那些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为目的单方面无偿支出,它包括政府内部之间的资金转移及政府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无偿支出。本文仅指财政资金在上下级政府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由于转移支付能调节政府间的财力平衡,促进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对称,因而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就必须有与预算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雷骥 万信麟
2012年以来,四川财政按照"创新机制、分层保障、统筹协调、强化绩效"的总体思路,继续优化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一)完善成本差异核定,分类体现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保障需求。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县级行政区划个数居全国第一位,地区间经济发展基础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家凯 帅君平
一、对广西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1、广西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均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自1994年实施转移支付制度几年来,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祝向文 曾雅珊 张德钧
近年来,意大利为了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几次修订宪法,不仅明确地方享有财政自治权,而且还规定各地方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拥有独立财产权。这标志着意大利在宪法层面上向财政税收联邦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建立财政税收联邦制基础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铺平了道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先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政府间财政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和纽带,是实现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重要财政制度安排。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署财政司课题组
公共财政的 转移支付原则 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应有利于各级、各地区财政有能力履行职能、实现收支平衡,即实现横向和纵向均衡,有利于鼓励各级政府增收节支,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基于此,我国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制度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它是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原则。这里的公平是指不仅对所有居民,而且是对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剑文 胡瑞琪
当前,财税体制改革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财政转移支付领域,积极呼吁尽快出台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财政转移支付法。以往在该领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学视野下"财政转移支付行为"本身的理性,强调支付资金数额计算方法的优化;而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对现代财政制度的呼唤要求我们从法学视野下重新认识、理解和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明确转移支付资金的性质、权力的边界等本质问题,以原则和价值为导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双华
自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满足地方政府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需要,但这些数额巨大的转移支付体系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如何?文章在已有数据的条件下,首先利用离均差等指标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省际间财力不均等调节作用的情况,其次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收入分配公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到不同转移支付类别在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从总体看在一定程度上遵从了均等化原则,但对不同省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转移支付对农村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比较大,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税收返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广庆 王有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变迁过程,并利用1995—2006年28个省份(京、津、沪除外)各级财政获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及其之间的相对比例、人均值等指标,从三个维度剖析上级对县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越是经济落后的省份越倾向于截留中央对县的转移支付,而越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则越倾向于加大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
县级转移支付 变迁 制度 分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探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政府间转移支付”课题组转移支付,严格地讲是来自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中,一般将政府的财政支出分为两大类: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除政府购买之外的那些不以取得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王常松
党的十七大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袁连生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受教育者和政府共同负担经费 ,政府经费以地方负担为主 ,居民义务教育负担城乡有别。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着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地区、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间财力资源与义务教育责任的不对称 :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 ,但不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 ;县、乡政府财力薄弱 ,却承担着举办义务教育的筹资重任。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是解决在贫困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财政转移支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育才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不断地变化,对促进我国政府间财力的均衡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亟待完善。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简单描述,在分析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绩效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就完善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转移支付 绩效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