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5)
- 2023(6563)
- 2022(5480)
- 2021(5087)
- 2020(4301)
- 2019(9895)
- 2018(9357)
- 2017(18395)
- 2016(9895)
- 2015(10876)
- 2014(10603)
- 2013(10814)
- 2012(10289)
- 2011(8765)
- 2010(8807)
- 2009(8160)
- 2008(8133)
- 2007(7208)
- 2006(6410)
- 2005(5960)
- 学科
- 济(44118)
- 经济(44071)
- 管理(31203)
- 业(29008)
- 财(26952)
- 企(23855)
- 企业(23855)
- 方法(20062)
- 数学(18374)
- 数学方法(18247)
- 财政(13136)
- 中国(13093)
- 出(12627)
- 务(12618)
- 财务(12616)
- 贸(12609)
- 贸易(12606)
- 财务管理(12569)
- 易(12414)
- 企业财务(12015)
- 地方(11317)
- 农(11012)
- 政(10756)
- 制(10519)
- 学(9518)
- 口(8154)
- 出口(8148)
- 出口贸易(8148)
- 体(7939)
- 业经(7631)
- 机构
- 大学(137325)
- 学院(135276)
- 济(63532)
- 经济(62534)
- 研究(50726)
- 管理(48017)
- 理学(41439)
- 理学院(40990)
- 管理学(40307)
- 管理学院(40093)
- 中国(39354)
- 财(38822)
- 科学(30511)
- 京(28888)
- 财经(26812)
- 所(26572)
- 农(25426)
- 经(24541)
- 研究所(23707)
- 中心(22212)
- 经济学(21951)
- 江(21164)
- 业大(20288)
- 农业(20159)
- 经济学院(20082)
- 财经大学(19895)
- 院(18707)
- 北京(18014)
- 省(17298)
- 州(15497)
- 基金
- 项目(90557)
- 科学(71307)
- 基金(68449)
- 研究(62172)
- 家(61414)
- 国家(60977)
- 科学基金(51563)
- 社会(41827)
- 社会科(39905)
- 社会科学(39895)
- 基金项目(35261)
- 省(34033)
- 自然(33668)
- 自然科(32947)
- 自然科学(32933)
- 自然科学基金(32416)
- 资助(29645)
- 划(28896)
- 教育(28238)
- 编号(21929)
- 重点(21242)
- 部(21186)
- 发(19528)
- 国家社会(18687)
- 创(18348)
- 科研(18164)
- 教育部(18101)
- 成果(18094)
- 创新(17426)
- 大学(17021)
共检索到215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普亮
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取向。财政民生支出作为惠民生的重要载体,对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效应值得关注。基于中国2007年~2012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民生支出对当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并未表现出正向效应,个别类型的支出甚至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以往的财政民生支出未能实现惠民生、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兼容。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更加注重提升财政民生支出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促使其能兼顾惠民生、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现实需要,确保各级政府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目标时拥有足够的激励以增加财政民生支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楠
环保财政支出具有的引致经济和环境规制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政府环保财政支出的经济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地区环保支出的总额和比例均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为环保财政提供更多的预算支持。环保财政支出通过引致社会资本、刺激技术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提高地区技术水平促进地区污染减排;但环保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速仍落后于当前的环境治理期望,形成的工业污染源治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毛颖
中国日益严重的刑事犯罪是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的一大挑战。究竟什么导致了中国刑事犯罪率的不断攀升?在减少刑事犯罪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有力措施?本文试图从政府民生支出的角度对之加以解释。本文首先在文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利用中国(1995—2008)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进行验证;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发现:民生支出的增加对刑事犯罪率的攀升具有抑制作用;但随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民生支出对刑事犯罪率的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政府必须转变控制犯罪率的策略,从简单的通过国家机器维稳走向关注民生的道路。
关键词:
民生支出 财政分权 刑事犯罪率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伟健 张乐
利用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样本期内,财政教育科技支出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直接投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消费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均不明显;财政企业税与个人税收均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财政教育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支持整体经济R&D投入,从而促进创新,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速国外知识与技术溢出;财政企业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企业税会抑制企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改革 生产率 创新 复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伟健 张乐
利用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样本期内,财政教育科技支出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直接投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消费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均不明显;财政企业税与个人税收均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财政教育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支持整体经济R&D投入,从而促进创新,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速国外知识与技术溢出;财政企业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企业税会抑制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间接作用表现为企业税通过阻滞FDI流入,从而不利于内资企业对国外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吸收;为发挥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改革应先于直接政策支持。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改革 生产率 创新 复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智淋
本文基于93个国家1970—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具有截面相关的非平行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考察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与短期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长期影响效应随着全球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而短期影响效应不显著。这意味着全球化在长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全球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智淋
本文基于93个国家1970—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具有截面相关的非平行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考察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与短期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长期影响效应随着全球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而短期影响效应不显著。这意味着全球化在长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全球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全球化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博文 谢贤君
基于政府生存型与发展型投资支出视角,本文重点探讨了财政分权影响农村减贫水平的理论机制,进一步以199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财政分权对农村减贫水平影响的区域效应和时间趋势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农村减贫水平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存在生存型与发展型投资支出的中介效应,且二者都有助于强化财政分权对农村减贫水平的作用。全国层面,生存型投资支出增强财政分权对农村减贫水平效应高于发展型投资支出;地区层面,生存型投资支出增强财政分权对农村减贫水平效应上,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增;发展型投资支出却表现为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另外,在1995-2004年间财政分权影响农村贫困水平存在生存型与发展型投资支出两条渠道,且前者促进财政分权减贫效应强于后者;2005-2015年间财政分权影响农村贫困水平仅存在发展型投资支出渠道,而生存型投资渠道作用较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坤 周学仁 王轶
本文旨在考察政府的财政科技支出能否纠正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技术外部性和协调创新过程中的金钱外部性,使得竞争性市场环境下的技术创新难以达到最优水平,从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经济学依据。本文选取中国1998—2006年相关财政支出数据和30个省级区域的创新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性物质资本投入和财政性人力资本投入能够显著地推动技术创新,但是财政性创新活动协调投入没有产生理论上应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财政科技支出 内生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享光 汤龙 唐跃桓
本文基于2011—2017年的全国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政策减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了农民增收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该政策在非贫困县、东部地区、ICT水平较高以及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更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资本和人口要素流动,以及政府主导下的财政资金支出视角对农村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机制解释,并发现各财政资金规划用途间的互补与互斥现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持续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合理安排资金用途,发挥电商农户的创业带动效应,积极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全力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取得了积极成效。落实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今年,为积极扩大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我国降低了部分进口商品关税,鼓励能源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等进口。对730多种商品实施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道平 范小云 邵新建
本文基于一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跨期最优消费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国际化对该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其他国家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有助于提高该国的长期消费水平。进而基于面板数据对美、英、日等主要国际货币国家近几十年来的国际经验分析,均很好地支持了上述理论结论。在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严重不足、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的背景下,本研究认为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对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消费 国际储备货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路 刘海洋 李芳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具有政府平衡预算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试图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当财政收入满足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时,税收结构调整不影响经济的福利。本文利用中国经济参数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财税结构进行了校准分析发现,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基本宏观税负率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并给出了不同经济增长率水平下各税率的权衡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税收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顾晓安 陆佳君 李文卿
选用我国200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能促进经济增长,且存在结构异质性,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项起着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在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异质性分析发现,2007—2012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阻碍作用要远大于2013—2019年;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较小。因此,地方政府应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并保持科学合理性的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民生性财政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本文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
公共产品支出模型 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