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9)
- 2023(2548)
- 2022(2187)
- 2021(2155)
- 2020(1912)
- 2019(4333)
- 2018(4156)
- 2017(8058)
- 2016(4648)
- 2015(5392)
- 2014(5583)
- 2013(5792)
- 2012(5346)
- 2011(4641)
- 2010(4846)
- 2009(4745)
- 2008(5180)
- 2007(4523)
- 2006(3996)
- 2005(3492)
- 学科
- 财(22504)
- 管理(21168)
- 济(19941)
- 经济(19916)
- 业(17842)
- 企(16801)
- 企业(16801)
- 财政(11733)
- 方法(9678)
- 政(9407)
- 务(8995)
- 财务(8986)
- 财务管理(8945)
- 企业财务(8583)
- 数学(7911)
- 数学方法(7860)
- 制(6717)
- 中国(6585)
- 学(4998)
- 体(4997)
- 策(4799)
- 理论(4755)
- 地方(4733)
- 体制(4411)
- 度(4370)
- 制度(4365)
- 农(4345)
- 收入(4209)
- 业经(3911)
- 教育(3728)
- 机构
- 大学(71699)
- 学院(69776)
- 济(27818)
- 经济(27243)
- 财(24843)
- 管理(24576)
- 研究(21646)
- 理学(20773)
- 理学院(20528)
- 管理学(20200)
- 管理学院(20078)
- 中国(17169)
- 财经(15400)
- 京(14464)
- 经(13740)
- 科学(12812)
- 所(11686)
- 江(11387)
- 财经大学(10947)
- 范(9958)
- 研究所(9946)
- 师范(9930)
- 北京(9334)
- 经济学(9076)
- 州(8821)
- 中心(8770)
- 财政(8562)
- 省(8058)
- 经济学院(8056)
- 师范大学(7967)
- 基金
- 项目(38143)
- 科学(29668)
- 研究(29128)
- 基金(27810)
- 家(23232)
- 国家(22980)
- 科学基金(19701)
- 社会(19069)
- 社会科(18008)
- 社会科学(18002)
- 基金项目(14392)
- 省(14282)
- 教育(14111)
- 划(11793)
- 资助(11761)
- 自然(11685)
- 编号(11554)
- 自然科(11440)
- 自然科学(11436)
- 成果(11278)
- 自然科学基金(11244)
- 部(9035)
- 性(8604)
- 课题(8434)
- 重点(8428)
- 教育部(8170)
- 人文(7840)
- 国家社会(7697)
- 项目编号(7635)
- 大学(7581)
共检索到11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小林
"国家分配论"把财政本质归结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理论渊源是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关系的研究,但是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却是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关系运动本身并不是目的。把财政概括成笼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馨
财政本质仅是一种分配关系吗?张馨财政本质是一个最基本的财政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对“什么是财政”的答案如何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透过复杂的财政现象去把握财政本质的过程中,经过了艰苦的努力已达到相当的深度,但至今还不能说是已达到完善的地步,本文正是试图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常硕永 陈咏梅
财政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兼与张馨同志商榷常硕永,陈咏梅张馨在《财政本质仅是一种分配关系吗?》(《财经论丛》1996年第3期,以下简称张文)一文中指出,目前学术界关于财政的本质有各种不同观点,如“国家分配说”、“社会共同需要说”等等。但它们有其共同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一、关于放“钱”与放“权”的问题 我国的历次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体现了一种“放”的思路。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放“钱”,即放财力而不是放“权”上。从中央来看,由于放掉的主要是钱而不是权(这里主要指法律意义上的权力),钱又可以凭权力重新拿回来,故而在某些时期出现“左手放、右手拿”的现象。从地方来看,由于只是得到了“钱”而没有真正得到“权”,或即使在某种程序上得到了某种权力,但这些权力没有用法律正式规定下来,因此,地方在利益的预期性方面较差,心中无底,自然很容易出现某些短期行为。所以,在每次放以后往往就会出现“乱”。对于放之后出现的这种乱,我们把主要原因归结为放的过度,而很少考虑在放“钱”与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在步入较快增长的发展阶段,形势喜人,但财政却一直处于紧运行的状态,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与财政困难的不断加重并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思。财政改革和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运行上的原因,有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课题组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变化:回顾与反思1.改革进程中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变革的回顾。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以财政为突破口,率先由变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启动的。预算管理体制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管理权限、财力划分的基本内容。1980——1984年,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即所谓“分灶吃饭”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法忠 刘新春
当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受益与成本负担脱节。一方面在地方辖区内的企业所创造的税收当地政府不能完全分享,另一方面,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些企业,却不为当地政府提供税收。如实行集中纳税的跨地区经营企业的所得税只缴纳给企业注册地政府,其分支机构所在地地方财政不能分享。再如河流上游的环境保护成本由上游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江龙 王哲晖
理顺分配关系振兴国家财政杜江龙,王哲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振兴国家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王瑞超
抓住机构改革机遇理顺分配关系振兴财政王朝才王瑞超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这次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理顺分配关系、振兴国家财政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政府机构改革意义深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燕 雷思平
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的理顺是全球范围内政府分层国家面临的共同议题,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与企业关系的重新厘定与政府收入汲取模式相对固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地区间利益协调议题倍受关注。本文全面描述我国地区间财政分配运作的现实模式,并基于公平、效率与正义权衡视角进行剖析,指出完善我国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战略考虑应立足于未来税收制度的系统设计,即便当下也应充分考虑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改进。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正义 政府收入再分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本文认为,日本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保持中央财政财源优势,然后中央以地方交付税和国库支出金形式补贴地方.这一财政资金分配体制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协调、指导地位,对于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者提出,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需要建立一种中央与地方责任明确的、由中央补贴地方的财政资金分配体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为民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们国家,一般认为所谓各项事业主要是指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四项事业。它们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而是创造精神财富和提供物质劳务的。国家与这些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关系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关系,即财政为这些部门提供社会性消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光松
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长期偏低,尽管如此,我国财政除了承担着西方“吃饭财政”应当履行的职能以外,还仍然承担着西方财政所没有的“建设财政”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不该管的还要管,该管的又没有能力管。这种局面如果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正确处理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财政部科研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课题组本文认为,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控制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