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7)
- 2023(14591)
- 2022(12635)
- 2021(12192)
- 2020(10117)
- 2019(23232)
- 2018(23068)
- 2017(44053)
- 2016(24467)
- 2015(27778)
- 2014(27764)
- 2013(26977)
- 2012(24748)
- 2011(22024)
- 2010(22311)
- 2009(20067)
- 2008(19667)
- 2007(17343)
- 2006(15269)
- 2005(13142)
- 学科
- 济(87115)
- 经济(87023)
- 管理(74285)
- 业(67061)
- 企(57121)
- 企业(57121)
- 方法(37573)
- 财(34063)
- 数学(31721)
- 数学方法(31293)
- 中国(26962)
- 农(26203)
- 地方(21008)
- 业经(20979)
- 制(18705)
- 学(18395)
- 务(18239)
- 财务(18159)
- 财务管理(18107)
- 理论(17993)
- 企业财务(17143)
- 农业(16940)
- 贸(16254)
- 贸易(16246)
- 策(16034)
- 易(15776)
- 技术(15351)
- 和(15258)
- 教育(14628)
- 银(14235)
- 机构
- 学院(331550)
- 大学(323901)
- 管理(129912)
- 济(125155)
- 经济(122089)
- 理学(111511)
- 理学院(110321)
- 管理学(108464)
- 管理学院(107868)
- 研究(107434)
- 中国(80380)
- 京(69316)
- 科学(65726)
- 财(65652)
- 所(53072)
- 江(50635)
- 中心(48949)
- 财经(48679)
- 农(48185)
- 研究所(47629)
- 业大(45962)
- 范(44849)
- 师范(44511)
- 经(44032)
- 北京(43961)
- 州(41102)
- 技术(40231)
- 院(39769)
- 农业(37218)
- 财经大学(35637)
- 基金
- 项目(219633)
- 科学(171926)
- 研究(169090)
- 基金(154691)
- 家(132314)
- 国家(131098)
- 科学基金(113002)
- 社会(102031)
- 社会科(96373)
- 社会科学(96348)
- 省(88241)
- 基金项目(81848)
- 教育(80195)
- 编号(73456)
- 划(73292)
- 自然(72258)
- 自然科(70484)
- 自然科学(70470)
- 自然科学基金(69153)
- 资助(63625)
- 成果(60676)
- 课题(51433)
- 重点(49300)
- 部(48067)
- 发(47105)
- 创(45871)
- 项目编号(44900)
- 年(42771)
- 创新(42458)
- 性(41877)
- 期刊
- 济(143440)
- 经济(143440)
- 研究(100543)
- 中国(68717)
- 财(53241)
- 教育(49730)
- 管理(48224)
- 学报(46615)
- 农(44097)
- 科学(43388)
- 大学(35814)
- 学学(33109)
- 技术(32450)
- 农业(30854)
- 融(28774)
- 金融(28774)
- 业经(24740)
- 财经(22992)
- 经济研究(22513)
- 图书(20033)
- 经(19521)
- 问题(17933)
- 职业(17084)
- 坛(15959)
- 论坛(15959)
- 理论(15895)
- 现代(15393)
- 业(15335)
- 科技(15167)
- 技术经济(15073)
共检索到496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德兰 周建松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全面深化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适应新的财政投入方式的要求。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财政体制改革政策,归纳提炼"加减乘除"财政投入教育新机制的基本含义,分析其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适应新的财政投入机制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若干理念和策略。
关键词:
财政投入机制 高职院校 生均拨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本文梳理了内部专业评估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与外部专业评估的区别,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关注的全过程性、评估方法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内部专业评估的特点,并提出了重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来培育质量文化、以内部专业评估制度为基础完善学院制度体系、建立内设专业评估机构和建设专业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专业评估制度 内涵 建设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丘秀文
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特征,提出图书馆文化构建的策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制定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以营造一个在全国有示范作用的、和谐的高职图书馆文化氛围。
关键词: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图书馆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平均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整个战略机遇期的20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扩张转向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特点。本文从人才质量、办学特色、科学管理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人才质量 办学特色 科学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詹先明
高职院校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实现"就业导向"的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深化课程及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有效开展专门知识、技能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 内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新
内涵建设以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为价值追求,发展意图直接指向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化与提升。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只有理性地认识软实力与硬条件适配、外源压力与内生动力并重、传统传承与创新变革并举、成果显现与过程积累并行,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内涵建设的轨道。对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需"明定位"、"强特色",师资队伍需"提增量"、"优存量",专业建设需"抓品牌"、"成梯队",科研工作需"抓团队"、"重质量",人才培养需"重技能"、"强素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士群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使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应从办学理念及战略地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几方面着手,应特别重视特色办学,突出品牌建设,确立品牌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理性思考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伟 王德清
当前,迅速发展的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诸多障碍或困难,比如生源减少、资金不足、内涵不够、持续发展受阻等。文章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形势、找出问题,试图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关联主体职责进行界定,理清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寻求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和多策并举,为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各方主体提供策略借鉴。
关键词:
高职 内涵 主体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立华 曹骑豹
随着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协调,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民办高职 内涵建设 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润花 李珊珊 陈文娟
推进"课程思政"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要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道德品行素养培育、心理健康素养培育三方面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四大学科类别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从着力加强课程设计、注重提升教师素养、倡导多元教学方法、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四方面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强 刘玮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财政涉灾预算在灾后救援、恢复和重建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新兴风险以及灾害风险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给传统的财政体系带来了严峻的风险挑战。新安全格局对自然灾害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涉灾预算结构来增强财政抗灾韧性。要从总体性、人民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强财政抗灾韧性建设,基于资金或有程度匹配灾害风险频率和强度的原则对财政涉灾预算结构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应用灾害金融工具以减轻灾害损失后果,前瞻性地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要持续推进灾害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自然灾害应急综合保障能力,实现财政安全与韧性治理良性互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荣平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指高职院校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建立满足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具有真实性、生产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应当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推进实践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产性实训 实训基地 内涵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明义 马君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四个具体路径,并提出了几点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
高职 内涵建设 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智勇 何履胜
高职院校从规模化扩张到内涵化建设,是外部环境给予的压力,也是高职院校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此之际,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调整工作部署,充分调集各方资源,加强领导能力建设,深化机制体制改革,铸造具有长效保障机制的质量工程,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质量立校成为办学传统。
关键词:
内涵建设 教育质量 高职院校 质量工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凌云
抓好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前提。抓内涵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办学特色 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