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3)
2023(8976)
2022(7417)
2021(6955)
2020(5468)
2019(12701)
2018(12524)
2017(22150)
2016(13237)
2015(15024)
2014(15381)
2013(14646)
2012(14083)
2011(12715)
2010(13302)
2009(12009)
2008(12082)
2007(10810)
2006(9811)
2005(9123)
作者
(35612)
(29692)
(29604)
(28212)
(18875)
(14157)
(13736)
(11610)
(11443)
(10959)
(9972)
(9895)
(9617)
(9598)
(9463)
(9024)
(8877)
(8769)
(8553)
(8498)
(7867)
(7437)
(7188)
(6907)
(6880)
(6701)
(6648)
(6568)
(6050)
(5991)
学科
(53766)
经济(53718)
管理(35273)
(32182)
(25123)
企业(25123)
(24423)
中国(24354)
教育(19709)
地方(19504)
方法(17488)
(15251)
数学(15117)
数学方法(14961)
财政(12800)
业经(12200)
(11853)
(11361)
(11115)
理论(11007)
地方经济(10556)
(10432)
财务(10416)
财务管理(10364)
(10350)
农业(10286)
企业财务(9954)
(9738)
银行(9722)
发展(9437)
机构
大学(179154)
学院(177472)
研究(68523)
(67615)
经济(65895)
管理(58118)
理学(48589)
理学院(47861)
中国(47296)
管理学(46864)
管理学院(46520)
(40637)
(40391)
科学(40242)
(35453)
(34448)
师范(34249)
教育(31914)
研究所(31419)
(30016)
中心(29227)
师范大学(27831)
财经(27443)
北京(27328)
(26744)
(24691)
(24458)
(23888)
技术(22477)
业大(22061)
基金
项目(106539)
研究(86161)
科学(84559)
基金(71882)
(61015)
国家(60271)
社会(52660)
科学基金(50731)
社会科(49710)
社会科学(49703)
教育(46671)
(44243)
(38145)
编号(37319)
基金项目(36664)
成果(33766)
课题(30166)
资助(29791)
自然(29321)
(29154)
自然科(28622)
自然科学(28617)
自然科学基金(28071)
重点(25566)
(25042)
(24713)
发展(24088)
(23632)
规划(23129)
(22996)
期刊
(84842)
经济(84842)
研究(70099)
教育(52386)
中国(51637)
(34723)
(25508)
学报(24654)
管理(22573)
科学(22384)
大学(20143)
技术(18357)
农业(17770)
(17738)
金融(17738)
学学(17140)
业经(14468)
经济研究(14406)
财经(14117)
职业(12741)
(12182)
问题(10575)
(9852)
论坛(9852)
(9459)
(9168)
会计(8778)
图书(8555)
(8515)
技术教育(8431)
共检索到303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丹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决定函数,并据此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供需匹配程度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供需匹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表现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供求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费和国家财政拨款对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匹配程度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高等教育在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过程中,既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也需要其布局的合理性。目前我国“自发主导”倾向的高校扩展形式较多地关注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而带来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高校集聚人才的功能,重新认识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意义,重视高校布局的合理性,对目前我国的高校区域布局进行调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卫婷婷  
在一个倡导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中,公共财政对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界定财政责任、履行财政义务首先需要明确在现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程度下何为高等教育均衡,需要全面掌握我国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本文通过探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层次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学科发展不均衡三方面,且以实证数据验证了上述不均衡现象的存在程度,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鹏  顾昕  
对2004—2013年间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发现,中国高教生均教育经费虽不断提高,但实际增长速度缓慢,并且缺乏连续性及稳定性;中国高教生均教育经费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也没有优势,同时在经费利用效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在校际差异方面,中央属普通高校这一指标明显高于地方属普通高校;在区域差异方面,省际差异虽不大,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巨大。由此可见,中国高教生均经费存在着水平较低、增长过慢、利用效率低、校际配置与地区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拨款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际与区域均衡发展,刻不容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霞  刘晖  
关于如何衡量并监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完全评价、问题取向、单一指标。但是,无论在指标的选取还是在指标的处理方面,上述指标体系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修正后的生均教育经费作为核心指标,不仅有助于克服前述不足,而且符合以投入均衡为主要内涵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对生均教育经费的修正包括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引入地区价格差异因素,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综合主观满意度指标,等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文举  张曾莲  
在正式制度所不能及的改革盲区内,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得到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5年32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检验了官员返乡任职后"乡土情结"这一非正式制度对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和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官员返乡后"乡土情结"有效扩大了官员家乡财政教育投入的规模,这种扩大作用主要发生在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然而,"乡土情结"并没有改善财政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官员返乡任职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停留在教育经费数量的表面而缺乏对教育经费使用质量的关注。研究结论为教育改革如何获取非正式制度的支持提供了"乡土情结"的思路,并据此对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锐兰  张辉  江波  
综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说,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一些高水平学校的呼声一直比较高,且部分高校也确被定为重点高校重点建设、发展,但作为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才正式提及,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齐园  
从重视"物"的传统城镇化到重视"人"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是由"量"到"质"的内涵升华。新型城镇化要求市民具有较高的城镇生活意识和文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农民市民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非均衡现象,除了师资、经费等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进行制度改革,从根源上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琴  
自日本近代学制产生以来,高等教育内部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及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结构。这一结构特征有效地解决了日本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二者的关系,使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得以均衡、协调发展。日本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结构的构成,为后发性国家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总结,是进一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治国纲领。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席鸿建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选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以及实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提出实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六大关键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姝  徐晨  
一、高等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一)公共财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属性对高等教育市场属性的新认识源于公共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核心内涵,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也被称为公共产品,而高等教育又因其所具有的公共性、竞争性和外部性的特征被界定为一种"准公共物品",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斌武  叶萌  庞尧  肖韩  吴杰  
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虽然近十几年中职教育发展迅速,但在区域均衡性和效率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均衡性方面,中部地区财力、物力严重匮乏,西部地区专任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中西部发展滞后,但增速较快;人均教育资源收敛性显著,地区差异缓慢缩小。效率性方面,低效率地区普遍存在着教育辅助人员投入过度;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物力投入偏多,但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利用效率不高;西部地区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但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明显不足。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制定生均经费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欣  
"马太效应"作为公共资源配置中效率优先原则的典型范本,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控、调节着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格局。中央与地方属两类普通高等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经费收入结构严重分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马太效应"的两大典型表征。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引发一系列问题,揭示出未来高教优质资源配置就应当偏重向均衡一方倾斜,在确保底线均衡的前提下,扣两端而取其中,逐步打破马太效应的僵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苏强  
江西省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列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主要内容,各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总量、优化财政投入结构,义务教育逐步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经济总量不足、财政体制不顺等方面的原因,江西义务教育经费增长仍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发展需求,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求矛盾突出,成为江西义务教育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