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4)
- 2023(10618)
- 2022(8583)
- 2021(8158)
- 2020(6808)
- 2019(15306)
- 2018(14843)
- 2017(26931)
- 2016(15890)
- 2015(17707)
- 2014(17604)
- 2013(16673)
- 2012(15287)
- 2011(13357)
- 2010(13289)
- 2009(11920)
- 2008(11835)
- 2007(10324)
- 2006(8881)
- 2005(7748)
- 学科
- 济(56998)
- 经济(56924)
- 管理(45218)
- 业(42534)
- 企(34060)
- 企业(34060)
- 方法(30361)
- 财(30281)
- 数学(28220)
- 数学方法(28064)
- 中国(22431)
- 教育(19452)
- 农(15631)
- 务(14872)
- 财务(14869)
- 财务管理(14823)
- 企业财务(14255)
- 财政(13043)
- 学(12939)
- 地方(11802)
- 制(11353)
- 贸(10718)
- 贸易(10717)
- 政(10560)
- 业经(10544)
- 农业(10544)
- 理论(10472)
- 技术(10429)
- 易(10422)
- 发(8832)
- 机构
- 大学(213141)
- 学院(207732)
- 济(82051)
- 经济(80465)
- 管理(74628)
- 研究(71850)
- 理学(66009)
- 理学院(65212)
- 管理学(64137)
- 管理学院(63745)
- 中国(48043)
- 财(46414)
- 京(44113)
- 科学(43020)
- 农(36450)
- 所(35806)
- 范(34678)
- 师范(34319)
- 财经(33962)
- 研究所(32409)
- 业大(31970)
- 中心(31917)
- 江(31505)
- 教育(31423)
- 经(31206)
- 农业(28792)
- 师范大学(28355)
- 北京(27913)
- 经济学(26837)
- 院(25763)
- 基金
- 项目(143251)
- 科学(114842)
- 研究(105295)
- 基金(104561)
- 家(92118)
- 国家(91235)
- 科学基金(77937)
- 社会(68565)
- 社会科(65018)
- 社会科学(65003)
- 省(56462)
- 教育(56357)
- 基金项目(55351)
- 自然(50086)
- 划(49657)
- 自然科(49009)
- 自然科学(48992)
- 自然科学基金(48169)
- 资助(42044)
- 编号(41796)
- 成果(34989)
- 部(34145)
- 重点(33814)
- 课题(32009)
- 发(30930)
- 创(30437)
- 教育部(30198)
- 国家社会(28485)
- 创新(28231)
- 人文(28100)
共检索到30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艳燕 孙辉 张仁寿
本文利用一个拓展的C-D函数从理论上阐释了财政教育投入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具体作用机制是教育的质量、居民为接受教育支付的费用以及居民承担的税负。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年对广东省1745个城镇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教育投入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总体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财政教育投入与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呈现正向关系,但是总体效应并不显著。此结论是稳健可信的;第二,通过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三个主要组成成分的分解发现,财政教育投入显著降低了教育费用,提高了居民承担的税负,但对于教育质量并无显著的影响;第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加强财政教育投入的教育质量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启志 李家山 周利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而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能为理解我国居民幸福感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殷金朋 陈永立 倪志良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在教育场域理论下,运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考察了公共教育投入对社会阶层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对社会阶层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教育总体投入和各层次投入均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但不利于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且中下层居民对公共教育投入的阶层向上流动效应更为敏感。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伴生了负向隧道效应,对居民幸福感和社会阶层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检验了社会阶层对公共教育投入幸福效应的中介作用,发现主观阶层认同和代际流动的间接作用更为显著。我们同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等克服数据的同源性问题,所得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城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在使用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分析后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显著。具体表现在:(1)财政透明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财政透明度与居民幸福感呈正U型关系;(2)财政支出分权、民生类支出显著促进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并且其交互项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抑制了两者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3)宏观税收负担率与居民幸福感呈倒U型的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城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在使用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分析后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显著。具体表现在:(1)财政透明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财政透明度与居民幸福感呈正U型关系;(2)财政支出分权、民生类支出显著促进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并且其交互项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抑制了两者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3)宏观税收负担率与居民幸福感呈倒U型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训波 周伟
本文在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财富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房地产财富,非自住房地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自住房地产财富;年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显著高于年老家庭。此外,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和地区差异也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学志 才国伟
本文利用2008年广东省成人调查数据,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收入与价值观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绝对收入对居民幸福感有正向作用,并与之呈倒"U"型关系。但是考虑相对收入的影响后,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再显著。对我国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的价值观念是物质观和生活观,重视金钱的人群幸福感水平更低,重视生活情趣的人群幸福感水平更高。本文对不同收入、不同户籍的样本进行了分组检验,结果证实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幸福感 收入 价值观 实证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毅
财政透明度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感。运用2012年省级财政透明度数据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城镇居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都具有幸福增进效应,而且对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效应明显高于高收入居民;对于不同户籍身份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可以提升拥有城镇户口居民的幸福感,但这种影响对没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不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都能够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但其边际效应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比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幸福感 城镇居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毅
财政透明度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感。运用2012年省级财政透明度数据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城镇居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都具有幸福增进效应,而且对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效应明显高于高收入居民;对于不同户籍身份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可以提升拥有城镇户口居民的幸福感,但这种影响对没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不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都能够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但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幸福感 城镇居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与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显示:控制相关变量后,互联网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序Probit和Logit模型及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均支持了该结论。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男性相比女性使用互联网对其幸福感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互联网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中,在老年人中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城镇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珺 高挺 常启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CGSS),考察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中股票和基金投资均会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债券投资对居民幸福感的负向作用并不显著;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上升会降低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负向作用;东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显著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并未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鹏 刘国恩
文章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患伤病时如何处理,以及影响处理措施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两周内最近一次伤病有约64.8%的人选择不到医疗机构看病,其中还有约6.0%的人选择不采取任何措施。人体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居民健康状况以及此次伤病的急慢性程度和严重程度都显著影响居民在治疗措施上的选择。其中医疗保险主要对慢性病患者选择治疗措施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昕曈
购房压力不断增加一直是影响幸福感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房价收入比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能显著影响居民幸福感,并且影响程度在24~40岁群体、租房者群体中尤为突出,但在18~24岁和拥有多套房产的群体中则无显著影响,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房价收入比可以通过改变生活充实度、未来预期情况来间接影响幸福感。最后,以稳定房价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提出对策建议:实施"一城一策"的调控策略、建立推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庞洪伟 巩艳红
评价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幸福,并且幸福也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行为。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就业以及创业意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其就业概率,并能显著提高其失业再创业的概率。幸福感以提高城镇劳动力生产率、改善城镇劳动力的社会资本、激励城镇劳动力搜寻工作的意愿等机制,影响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因此,以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会加剧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反而可以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积
关键词:
幸福感 城镇就业 城镇创业 就业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庞洪伟 巩艳红
评价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幸福,并且幸福也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行为。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就业以及创业意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其就业概率,并能显著提高其失业再创业的概率。幸福感以提高城镇劳动力生产率、改善城镇劳动力的社会资本、激励城镇劳动力搜寻工作的意愿等机制,影响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因此,以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会加剧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反而可以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积极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键词:
幸福感 城镇就业 城镇创业 就业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