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2)
2023(14938)
2022(12517)
2021(12030)
2020(10077)
2019(23449)
2018(22673)
2017(43553)
2016(23758)
2015(26679)
2014(26271)
2013(26001)
2012(24286)
2011(21991)
2010(22591)
2009(21075)
2008(21472)
2007(18864)
2006(16903)
2005(15410)
作者
(67630)
(56389)
(56243)
(53996)
(36474)
(27004)
(25354)
(21704)
(21510)
(20681)
(19470)
(18914)
(18421)
(18287)
(18167)
(17438)
(16585)
(16414)
(16236)
(16074)
(14340)
(13869)
(13837)
(13045)
(12755)
(12730)
(12721)
(12136)
(11458)
(11282)
学科
(98501)
经济(98398)
管理(69695)
(64678)
(53460)
企业(53460)
方法(44326)
数学(38994)
数学方法(38278)
(35131)
中国(30434)
(25646)
(21689)
(21481)
(20604)
贸易(20592)
(20117)
业经(19514)
(17997)
财务(17942)
财务管理(17887)
(17516)
银行(17493)
地方(17154)
理论(17103)
企业财务(17057)
(16716)
(16209)
金融(16208)
农业(16197)
机构
大学(343175)
学院(339853)
(145416)
经济(142633)
管理(124639)
研究(121896)
理学(106758)
理学院(105503)
管理学(103250)
管理学院(102623)
中国(93679)
(75346)
(73190)
科学(72521)
(62493)
财经(56512)
研究所(56407)
(54211)
中心(53469)
(51515)
(51415)
北京(47013)
经济学(46588)
业大(46397)
(46338)
师范(45940)
(43512)
农业(42370)
财经大学(41849)
经济学院(41844)
基金
项目(219035)
科学(173612)
基金(161845)
研究(159467)
(142009)
国家(140892)
科学基金(120000)
社会(102847)
社会科(97650)
社会科学(97621)
基金项目(82703)
(82199)
自然(76948)
自然科(75319)
自然科学(75299)
教育(75267)
自然科学基金(74009)
(70928)
资助(68872)
编号(62248)
成果(53432)
(50362)
重点(50288)
(46396)
课题(45144)
(45006)
国家社会(43626)
教育部(43554)
(42252)
创新(42157)
期刊
(159871)
经济(159871)
研究(110499)
中国(71117)
(61515)
学报(54744)
科学(50369)
(48881)
管理(48350)
大学(42070)
教育(41364)
学学(39298)
(34244)
金融(34244)
农业(33215)
财经(29982)
技术(28727)
经济研究(28207)
(25876)
业经(22589)
问题(20804)
(20529)
(18952)
统计(18112)
国际(18073)
世界(17270)
(16777)
技术经济(16707)
(16098)
图书(14601)
共检索到526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刘文革  
本文首先利用非瓦尔拉均衡理论中的巴罗-格罗斯曼宏观一般非均衡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区制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选取1952—2008年度数据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显著非线性效应,在1952—1982、1987—1990和1994—1995区制中,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凯恩斯效应,这主要由我国短缺经济和政府数量约束等原因所致;在1983—1986和1991—1993年,特别是1996—2008年间,财政政策具有凯恩斯效应,这期间我国经济开始遭受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同时本文利用1997—2008年月度数据对19...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明洋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于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模块的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抗疫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领域的跨周期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抗疫财政政策可有效对冲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且具备鲜明的跨周期特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提振效果不仅局限于疫情发生当年,其正面影响可持续至“十四五”期末。政策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于第二产业的提振效果较为突出,第三产业整体偏弱。政策对于投资领域的提振效果明显强于消费领域,且“十四五”时期消费、投资与仅考虑新冠疫情冲击时的增速偏差分别呈现“倒U型”和“L型”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玲  张佐敏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家庭与异质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在不同融资方式下,政府增加投资或降低税率对不同群体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财政政策究竟对哪个群体有利与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选择的融资方式和政策工具有很大关系。当政府通过债务为政府投资融资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工薪阶层最有利,而当通过货币为政府投资融资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资本阶层最有利,并对工薪阶层实际财富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勇  毕然  
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的非线性效应表征不同:在区制1,基础设施建设、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而政府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区制2,基础设施投资、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消费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变大。税收对私人投资也存在非线性影响。预期效应、信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效应等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提供解释,相对而言,预期效应的解释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立勇  高伟  
本文在总结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内生划分非线性效应区制的方法,即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中国政府支出和税收的非线性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政府消费在1978~1980和1984~1997年对私人消费产生显著非凯恩斯影响。在相同时期,税收对私人消费也存在非凯恩斯影响,但并不显著。政府投资对私人消费不存在非线性效应,但存在非对称影响。同时,本文对国外文献总结的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检验,发现初始财政条件和财政调整幅度等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最后本文从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出发分析了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郑冠群  
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普遍做法,但其调控效果和潜在风险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研究。本文将中国中央银行"提前宽松"式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分段线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借助Occbin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考察了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揭示了其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系统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推动经济繁荣、抑制经济衰退的效果不仅不显著,且会导致利率长期低于均衡水平。因此,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毛彦军  王晓芳  徐文成  
本文通过在经典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植入商业银行部门,引入了居民消费约束,考察居民消费约束对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基于由贝叶斯技术估计的模型分析发现:一方面,引入居民消费约束后的扩展模型能够更好的拟合中国的经济实际;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约束明显的减弱了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应程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为增强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货币政策决策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应恰当评估居民消费约束状况,把握好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华娟  陈乐一  王超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考察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两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机制,以及双重金融摩擦对这两种宏观审慎工具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因素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尤其能较好地捕捉产出、消费与投资之间联动关系。贷款价值比工具和资本充足率工具均能够调控宏观经济。前者对于实体经济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明显,而后者对信贷市场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需求端金融摩擦和供给端金融摩擦均会对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工具的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在需求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贷款价值比工具的经济稳定效应更明显;而在供给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资本充足率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基于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双重金融摩擦对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差异性影响,针对不同金融摩擦类型和摩擦大小,合理搭配使用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这两种政策工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盛丹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对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可能冲击场景进行模拟,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及其应对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各行业部门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程度的冲击情景之下,GDP增速分别为-4.52%、-8.48%、-11.96%,各经济主体和各行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疫情冲击对于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尤甚;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策组合实施之后,GDP增速分别为0.09%、-3.80%、-7.20%,并且政策对各经济主体和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振效果,对居民消费和就业的提振效果较弱。本文建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同时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投资;多举措提振居民消费和全面强化稳就业措施应当作为目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加大力度扶持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加快发展培育新业态产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仝冰  
为了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包含多种冲击和摩擦性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使用利率规则测度货币政策冲击,不过,货币数量规则可能更适合中国现实。在使用货币数量规则这种新的设定下,历史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992—2016年期间,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投资冲击和外生需求冲击,而其中的两次剧烈波动则需要用其他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其次是价格加成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永久性技术冲击。在新的设定下,理论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尽管货币政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此外,投资的波动主要是源于投资效率冲击而不是投资品价格冲击。这些发现与国内外现有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表明,选择何种方式测度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至关重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韬  陈平路  周建军  
CGE(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就是用一组方程来描述供给、需求以及市场关系,并且在一系列优化条件约束下,求解这一方程组,得出在各个市场都达成均衡时的预测的目的。税收CGE模型并非税收理论特有的一种分析手段,而是CGE模型在税收领域的应用。CGE模型的建模流程一般可分为六个步骤。模型类型选定这一步骤在税收CGE研究中将成为最富有生命力和最持久的研究方向;CGE模型方程参数的确定将会出现校准法和计量经济方法共存的局面。中国税收CGE研究应主要集中在税收CGE模型类型选定和模型均衡解分析这两个建模步骤。税收CGE模型内容从层次上自底向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洁  史安娜  马轶群  
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规制影响宏观经济的内在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将环境规制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环境规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建立在"波特假说"基础上的模拟经济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经济特征,环境规制对产出、消费、投资和资本存量具有长期正向效应,对就业、物价、生产成本和工资收入具有长期负向效应,且在对各宏观变量变化的贡献中,环境规制发挥了主要作用。技术进步、政府支出和劳动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已有研究较为一致,但与环境规制相比,三种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仅为中短期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需求管理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引入征收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政府部门,探讨以税收政策变动为代表的供给管理措施在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模型校准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分别对调整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当经济面对来自供给的不利冲击导致产出水平有下行风险时,政府降低资本和劳动所得税将激励生产者更多地投入生产要素,从而减税可以有效扩张产出并熨平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应重视供给管理措施在长期性和结构性调控上的优势,使宏观调控能够在优化我国总需求结构、调节社会公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聂光宇   赵云霄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模型。近年来,传统求解该模型的局部线性近似法的局限性愈发明显,而全局非线性方法逐渐兴起,在一系列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步,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科发展。本文介绍全局非线性方法的一般性框架及其优势,随后梳理该方法在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结构转型中的经济周期等课题上的最新成果。全局非线性方法可以提高宏观理论和量化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力推动国内宏观研究的进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磊  张永强  
增值税减税政策影响广泛,会对宏观经济和各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全国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了2019年4月实施的增值税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及各行业的影响。结果显示:此次增值税减税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对实际GDP、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社会福利、总投资及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均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通货膨胀影响不大,但会导致政府收入和政府消费有所下降;且在此次减税政策中,采矿业和制造业受益最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