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2)
- 2023(8799)
- 2022(7305)
- 2021(6517)
- 2020(5169)
- 2019(11731)
- 2018(11103)
- 2017(21539)
- 2016(11453)
- 2015(12742)
- 2014(12746)
- 2013(12631)
- 2012(12012)
- 2011(10819)
- 2010(11308)
- 2009(10507)
- 2008(10523)
- 2007(9497)
- 2006(8720)
- 2005(7973)
- 学科
- 济(70421)
- 经济(70372)
- 管理(40198)
- 业(33549)
- 企(27270)
- 企业(27270)
- 财(26342)
- 方法(21416)
- 地方(19453)
- 数学(19312)
- 数学方法(19148)
- 中国(16962)
- 农(14584)
- 财政(13194)
- 地方经济(12815)
- 制(12701)
- 业经(12542)
- 务(11736)
- 财务(11723)
- 财务管理(11682)
- 企业财务(11140)
- 政(10783)
- 学(10663)
- 策(10057)
- 贸(9560)
- 贸易(9555)
- 农业(9507)
- 体(9506)
- 环境(9369)
- 银(9298)
- 机构
- 学院(169396)
- 大学(166053)
- 济(87828)
- 经济(86297)
- 管理(63850)
- 研究(59988)
- 理学(54150)
- 理学院(53638)
- 管理学(53030)
- 管理学院(52701)
- 财(47350)
- 中国(46973)
- 财经(33552)
- 京(32863)
- 科学(31106)
- 经(30283)
- 所(29494)
- 经济学(29173)
- 江(26892)
- 中心(26551)
- 经济学院(26011)
- 研究所(25831)
- 财经大学(24250)
- 院(21296)
- 北京(21053)
- 农(20663)
- 州(20197)
- 范(20178)
- 师范(20080)
- 省(18145)
- 基金
- 项目(101939)
- 科学(81646)
- 研究(79093)
- 基金(74963)
- 家(62838)
- 国家(62305)
- 科学基金(54535)
- 社会(54150)
- 社会科(51598)
- 社会科学(51588)
- 省(39114)
- 基金项目(37896)
- 教育(35414)
- 划(31533)
- 资助(31420)
- 自然(31352)
- 编号(31102)
- 自然科(30646)
- 自然科学(30640)
- 自然科学基金(30091)
- 成果(26073)
- 发(23526)
- 部(23413)
- 国家社会(23147)
- 重点(22686)
- 课题(22145)
- 性(21151)
- 教育部(20949)
- 创(20825)
- 人文(20804)
共检索到275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英华 张瑞晶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一直备受关注。测算我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的乘数效应及其对产出的贡献度,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受到风险冲击时作用更加明显。政府购买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均对经济产出有贡献,但贡献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政府购买支出政策的效应相对较大,税收政策次之,转移支付政策相对较小。在实践中,为提升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应将相机抉择政策与自动稳定器政策相结合,增强财政政策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应兼顾短期发展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将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相结合,短期政策和改革的重点是稳定各方预期,而中长期政策应聚焦于人的发展;财政政策应保障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着眼于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实现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乘数效应 经济效应 有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来军 赵鹏飞 徐震
运用地方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西部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及有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新的有意义的实证结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对吸引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内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都倾向于在劳动者质量较高的地方进行投资,并不显著地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内外资企业都不适宜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产业,而适宜发展满足当地国内市场需求的"内向型"产业。根据本文的结论,在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导向的财政政策是不适宜的,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出口加工活动和产业无疑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并且比东部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在中西部地区的内外资企业应该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内向型"产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财政政策 经济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家姝 刘建青 张莹
财政政策是构成政府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政府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此次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支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浪南 罗融 赵旭
本文构建具有一个主导单元的GVAR模型,并采用1995~2014年33个国家的数据考察了国内外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跨国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内财政扩张会促使实际产出增加,而使贸易平衡恶化、实际汇率贬值,并对其贸易伙伴国产生不同的动态影响;第二,国外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中国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但各国溢出效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尽相同,而国外财政收入对中国的溢出效应较小;第三,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本国财政政策乘数效应逐渐减小,国外财政扩张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黎亚
近年来,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与香港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是不无关系的。香港政府奉行的不干预主义优化了资源配置,审慎稳健的理财原则为政府的调控提供财力保证,而低税率轻税负的税收制度则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者。本文就香港的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所产生的推动力作一番探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一婷 刘子玉 刘金全
本文基于平滑迁移VAR模型,测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财政乘数,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政策的作用机理与福利损失进行度量。结果显示:首先,财政乘数在紧缩阶段大于扩张阶段,体现出显著差异性、非对称性与逆周期性,且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最强。财政政策效应在经济扩张阶段明显减弱,体现当前财政政策操作的逆周期特征;其次,在收缩阶段,财政政策效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持续有效期限可达到5年,但是对应的福利损失较大,可以达到扩张阶段福利损失的3倍;而扩张期间的财政政策效果可以维持2年左右,但福利损失较小,这表明经济扩张期间政策效果较弱,适宜作为维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微调工具。目前我国逐步由紧缩时期迈入扩张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尚未到退出时点,因此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不同阶段政策效果差异,并将紧缩时期扩张政策的长期福利损失纳入分析框架,以实现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乘数 财政政策 经济周期 STVAR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晓安
消除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晓安
按照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理想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应呈现显著的逆周期性,即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复苏,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政策防止过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明显,增加了财政可持续风险。一、我国财政政策效应顺周期的具体表现国外学者对56个国家实证研究成果表明,G7国家的财政政策基本上符合逆周期调节的性质,但拉美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却显示出顺周期的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财政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杠杆,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手段和体制机制,推动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以支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山东的情况看,去年全省地方税收收入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结合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从效果角度对我国的财政干预与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发现在转轨背景下,我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实质上使得财政政策衍生出了许多西方政策所不具有的效应,使财政干预除影响到经济增长以外,还作用于经济结构、发展基础等许多方面。基于此前提,本文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不仅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更是取决于多种政策效应共同形成的合力。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 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荣 李晓林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GDP总量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89403.6亿元,比1978年增长24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379.1元上升为7078元,比1978年增长18倍。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大幅度的增长,财政收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海涛 李锋森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都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1994-2008年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的IS-LM模型,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及政策效果,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解瑶姝
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小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造成这种非对称效应的原因是人们预期的非对称性、挤出效应的非对称性、价格调整和政府决策的非对称性。在经济增长波动率较高的阶段应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宜长期实施;在经济增长波动率较低的阶段,应使用稳健性财政政策。现阶段,我国应该优先考虑实施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