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5)
- 2023(16898)
- 2022(14167)
- 2021(13439)
- 2020(11260)
- 2019(26051)
- 2018(25367)
- 2017(48611)
- 2016(26248)
- 2015(29763)
- 2014(29733)
- 2013(29630)
- 2012(27542)
- 2011(24763)
- 2010(24818)
- 2009(23110)
- 2008(23011)
- 2007(20057)
- 2006(17605)
- 2005(15884)
- 学科
- 济(125052)
- 经济(124931)
- 管理(78708)
- 业(73143)
- 企(58940)
- 企业(58940)
- 方法(52272)
- 数学(46956)
- 数学方法(46408)
- 财(39696)
- 中国(33408)
- 农(31323)
- 地方(26597)
- 业经(23771)
- 制(23032)
- 贸(23024)
- 贸易(23014)
- 学(22543)
- 易(22406)
- 务(21139)
- 财务(21082)
- 财务管理(21020)
- 农业(20633)
- 企业财务(19961)
- 银(18096)
- 银行(18067)
- 环境(17503)
- 行(17206)
- 融(17189)
- 金融(17186)
- 机构
- 学院(376267)
- 大学(375862)
- 济(172135)
- 经济(168950)
- 管理(145471)
- 研究(131108)
- 理学(124938)
- 理学院(123611)
- 管理学(121676)
- 管理学院(120963)
- 中国(101599)
- 财(83623)
- 京(78339)
- 科学(75429)
- 所(65336)
- 财经(63523)
- 中心(59973)
- 研究所(58721)
- 农(58123)
- 经(57704)
- 江(56100)
- 经济学(54567)
- 业大(51124)
- 北京(49571)
- 经济学院(49037)
- 院(47079)
- 财经大学(46779)
- 范(46752)
- 师范(46346)
- 农业(45404)
- 基金
- 项目(245080)
- 科学(194659)
- 基金(181219)
- 研究(179756)
- 家(156966)
- 国家(155727)
- 科学基金(134494)
- 社会(117527)
- 社会科(111662)
- 社会科学(111637)
- 基金项目(94459)
- 省(93084)
- 自然(85293)
- 自然科(83362)
- 自然科学(83338)
- 教育(82378)
- 自然科学基金(81888)
- 划(78733)
- 资助(75665)
- 编号(71167)
- 成果(58116)
- 部(56078)
- 重点(54944)
- 发(53248)
- 创(50390)
- 国家社会(49861)
- 课题(49171)
- 教育部(48643)
- 创新(47323)
- 科研(47175)
- 期刊
- 济(190830)
- 经济(190830)
- 研究(117789)
- 中国(72635)
- 财(68859)
- 管理(54032)
- 学报(52982)
- 农(51946)
- 科学(50946)
- 大学(41042)
- 学学(38913)
- 融(36072)
- 金融(36072)
- 农业(35284)
- 技术(33341)
- 教育(32904)
- 经济研究(32726)
- 财经(32405)
- 经(27953)
- 业经(27826)
- 问题(24956)
- 贸(22319)
- 技术经济(20383)
- 统计(20362)
- 业(19351)
- 国际(19241)
- 世界(19232)
- 策(17973)
- 理论(16835)
- 版(16591)
共检索到57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远斌 贾康
财政政策历来被认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刺激计划,中国也于2008年第4季度推出"四万亿"计划以促进经济增长。"四万亿"计划实施后,学术界对其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建立五变量VAR模型和三变量VAR模型,运用"四万亿"计划实施前30年和后10年的实际经济数据,具体研究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对不同产业增长的分配效应,来深入剖析"四万亿"计划这一财政政策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财政政策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但"四万亿"计划的正向效应抵消了经济下行的负向效应,其有效实施确实缓解了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本文是对"四万亿"计划实施10年的总结,对新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立军 曾繁华
四万亿投资虽已接近收官,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后危机时期经济调整任务艰巨而且复杂。基于Ramsey-Cass-Koopmans模型探究四万亿投资对经济稳态路径的调整作用后发现,四万亿投资冲击在经济危机中起到了较好的熨平周期的作用,在投资冲击下经济均衡恢复的半衰期为20.6年;四万亿投资的筹资方式、投资方向将对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形成不同影响,更多吸纳民间资本和科学的投资方向能提高经济的均衡福利水平。
关键词:
均衡路径 收敛 稳态 社会福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严昀镝 徐延萌 段海英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政府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分析了政府投资的着力方向,指出政府投资应着力于民生工程、经济结构调整、带动性强的行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协调四个方向。
关键词:
经济低迷时期 政府投资 四万亿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梦星
在"反事实"框架下,考虑利用宏观数据构建"反事实"的现实困难,提出了一种新的宏观政策效应评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2008年三季度后中国政府实施的"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事后评价。研究发现"四万亿"投资对2009年实际GDP增长的贡献为0.93个百分点,但其作用在2010年后迅速反转。结果表明,"四万亿"投资确实为阻止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陷入衰退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对2009年的"保八"目标来讲并非必须,其长期作用也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干 马成
本文构建了一个凯恩斯结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2007年的社会核算矩阵为数据基础,模拟考察了4万亿投资的宏观经济、部门经济效应以及分行业新增投资的经济效率。研究发现:(1)2009年至2010年间的4万亿投资方案能每年拉动GDP约1.42%,增加就业3.44%,但同时也挤出了相当大量的私人消费,导致居民福利水平下降严重,有利有弊;(2)相比于原计划,历经调整最后实际实施的刺激方案虽然宏观效应稍弱,但更加有利于三次产业整体结构的改善;(3)分部门来看,用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部门的政府投资支出效率较高,而房地产业、采矿业、电水气业三个部门的投资效应最差且...
关键词:
可计算一般均衡 4万亿投资 政府投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洪英 白先春
为应对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扩大内需,应对危机。针对我国政府2008年11月以来开始施行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本文利用不等重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就该计划实施对我国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作了阶段性分析;进一步,利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剔除国外股市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股票收益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里 张斐
中国企业"高杠杆率"是推动全社会"高杠杆率"的重要原因。"去杠杆"已成为"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探寻中国"高杠杆率"企业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原因。文章选取了2005年至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行业两套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一"逆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寻其对企业杠杆率及对不同行业异质性企业杠杆率呈现结构性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两套样本实证结果相互印证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显著提高了该计划重点倾向行业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曾海舰 罗蓝君 林灵
信贷扩张与企业违约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目前少有文献提及。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2008—2010年我国信贷扩张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显示企业超常债务变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其后的违约风险,超常债务增加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约17%。本文检验了五个可能的影响渠道,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信贷资源非市场配置、银行竞争、投资效率以及非实体经济投资等四个影响渠道存在,但没有发现存在政治联系渠道的证据。
关键词:
信贷扩张 违约风险 非市场配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笑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5日公布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来提振经济。本文运用GARCH模型,通过考察该经济刺激计划公布前后中国股票市场不同的波动性特征,分析政府的投资承诺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四万亿投资计划有效地降低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恢复了投资者信心,使得投资行为回到理性的轨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凡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推出了规模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在这样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刺激计划中,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企业是否会收益更多了?本文运用双差分法分析了刺激计划前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发现,在刺激计划期间,对于一个在增长行业中的公司,从私营变为国有能增长17.1%的净利润增长和11.3%的营业收入增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0%的国有股比例增加能带来12.1%的净利润增长和8.42%的营业收入增长。而这增长率的差值主要来源于企业规模的扩张,而非盈利能力的增强。所以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中国四万亿刺激
关键词:
刺激计划 政治联系 企业发展 国进民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健夫
由刘宏杰博士所著的《中国财政政策取向与经济平稳增长路径分析》于2010年9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高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索洛、拉姆赛和罗默等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和MATLAB等多学科知识,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实证研究的起点,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封闭型经济的假设,在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个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首先,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作者根据1978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关键词:
SFA 制造业 技术效率 FDI 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晓姝 王立国
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下简称"4万亿"计划)已逾一年,"4万亿"计划的政策效果不断显现。《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2010年,中国将继续执行"4万亿"计划中未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