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
- 2023(106)
- 2022(93)
- 2021(95)
- 2020(78)
- 2019(181)
- 2018(146)
- 2017(253)
- 2016(161)
- 2015(192)
- 2014(180)
- 2013(175)
- 2012(140)
- 2011(141)
- 2010(127)
- 2009(144)
- 2008(144)
- 2007(106)
- 2006(113)
- 2005(107)
- 学科
- 管理(708)
- 济(642)
- 经济(641)
- 财(631)
- 业(618)
- 企(561)
- 企业(561)
- 财政(291)
- 务(274)
- 财务(274)
- 财务管理(273)
- 企业财务(259)
- 中国(254)
- 方法(239)
- 策(229)
- 政(217)
- 数学(211)
- 数学方法(210)
- 制(191)
- 及其(191)
- 政策(188)
- 方针(179)
- 述(176)
- 阐(176)
- 阐述(176)
- 方针政策(173)
- 农(169)
- 体(149)
- 地方(137)
- 体制(136)
- 机构
- 学院(2084)
- 大学(2067)
- 济(1122)
- 经济(1109)
- 研究(886)
- 管理(833)
- 财(791)
- 理学(732)
- 理学院(730)
- 管理学(719)
- 管理学院(717)
- 中国(658)
- 科学(488)
- 财经(479)
- 所(466)
- 经(440)
- 京(387)
- 研究所(382)
- 中心(366)
- 财经大学(355)
- 农(329)
- 经济学(327)
- 院(324)
- 财政(281)
- 江(278)
- 经济学院(277)
- 省(271)
- 政(270)
- 部(264)
- 科学院(259)
共检索到3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统筹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防风险等多重目标,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财政政策和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着诸多"两难"问题。预算报告指出,2014年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预算执行良好;2015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同时,强调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生态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勇
我国为应对经济下滑的趋势及时启动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提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目标。扩大内需,需要细分内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避免走上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老路;在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的前提下,以减税配合增支来刺激经济增长是可行的;新积极财政政策体现了相机抉择,不过,从长期看,在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应急的同时,应注意发挥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就是正面效应为主向负面效应为主的转变过程。转型思路可化解财政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经济向自主性增长模式转变。降低增长预期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倩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在货币政策多次微调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为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央政府及时果断地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效果比较明显,为我国经济实现7.8%的增长速度起到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常态下使用积极财政政策,意味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常态化。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超期服役而疲态尽显,有逐步走向稳健的需要。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L"型增长轨迹的确认,向稳健财政政策过度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地方债置换导致的政府债务的累积,政府存款暴涨背后的政府支出低效率和由于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支出增速的上涨给财政可持续性和公共部门的稳健运行带来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去杠杆过程的推进,都要求适度稳健的财政政策。解决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问题,不能依靠常规的周期性财政政策,而是应当引入结构性赤字和长周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常态下使用积极财政政策,意味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常态化。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超期服役而疲态尽显,有逐步走向稳健的需要。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L"型增长轨迹的确认,向稳健财政政策过度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地方债置换导致的政府债务的累积,政府存款暴涨背后的政府支出低效率和由于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支出增速的上涨给财政可持续性和公共部门的稳健运行带来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去杠杆过程的推进,都要求适度稳健的财政政策。解决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问题,不能依靠常规的周期性财政政策,而是应当引入结构性赤字和长周期预算,构建符合中国制度和发展特征的多层次财政平衡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不能也不应是过去 5年积极财政政策内容的简单翻版或少许微调 ,而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及其走势的变化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概括起来 ,在思路层面上 ,要引入“以改革促增长”的新思路 ,坚持拉动内需与推动改革并重 ,两条腿协调并进 ,殊途同归 ,共同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使劲、加油。在举措层面上 ,要跳出以往固守于支出一翼的局限 ,调动尽可能多的财政要素加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 ,相机启用包括税制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和税费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举措 ,进而形成支出与收入同时并举、协同作战的新格局。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拉动需求 推动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穷志 岳明阳 李晓淳
财政政策工具实际操作偏离最初设计将会降低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针对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逆周期性调控目标,本文关注财政分权深化和政府债务增发的逆周期性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总体呈现顺周期特征。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地方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地方政府债务增发使地方财政政策呈现逆周期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及其收入面、支出面均呈现顺周期性,由"顺"转"逆"的债务平衡点分别为0.137,0.113,0.209。当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都在债务平衡点之下。驱动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内在因素是官员晋升激励。晋升激励的程度越高,地方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就越大。但外部市场融资环境的波动削弱了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本文的政策主张是,不宜过度财政分权,应该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促使地方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
关键词:
财政政策周期性 财政分权 政府债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周成华
在强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去杠杆并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决策机制是以信贷为锚、结合物价水平,最终实现稳增长2019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经济内生增长动能较弱叠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加强逆周期调节成为宏观政策主线。始于2018年的以定向降准和小微、民营企业定向支持政策为主的,以促进宽信用为目标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持续了半年时间后,信用扩张效果却差强人意,市场风险偏好未明显改善,经济中顺周期因素继续累积,加之贸易摩擦不确定增强、全球经济逐步步入下行通道,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性问题,使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小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特点及主要表现所谓顺周期性即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或实际运行效果)表现出与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春志 张西宁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财政政策的发展现状引出实行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必要性,然后深入分析我国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历史经验,在吸取发达国家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逆周期财政政策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