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7)
- 2023(15165)
- 2022(12768)
- 2021(11779)
- 2020(10107)
- 2019(22961)
- 2018(22608)
- 2017(44003)
- 2016(24072)
- 2015(27064)
- 2014(27236)
- 2013(27090)
- 2012(25199)
- 2011(22491)
- 2010(23004)
- 2009(21963)
- 2008(22511)
- 2007(20687)
- 2006(18266)
- 2005(16812)
- 学科
- 济(101390)
- 经济(101243)
- 业(97888)
- 管理(90782)
- 企(86979)
- 企业(86979)
- 方法(43969)
- 财(43925)
- 数学(34860)
- 数学方法(34510)
- 农(34047)
- 业经(31273)
- 制(27621)
- 务(26544)
- 财务(26492)
- 财务管理(26434)
- 中国(26338)
- 企业财务(25097)
- 农业(23015)
- 策(20004)
- 技术(19465)
- 贸(19347)
- 贸易(19334)
- 地方(19171)
- 体(19131)
- 易(18809)
- 和(18302)
- 理论(18060)
- 银(17482)
- 划(17481)
- 机构
- 学院(352444)
- 大学(347510)
- 济(150298)
- 经济(147201)
- 管理(139957)
- 理学(119217)
- 理学院(118018)
- 管理学(116358)
- 管理学院(115682)
- 研究(113759)
- 中国(91663)
- 财(81057)
- 京(72183)
- 科学(65965)
- 财经(59921)
- 农(59450)
- 所(57782)
- 江(56813)
- 经(54074)
- 中心(52828)
- 研究所(51082)
- 业大(49026)
- 农业(46458)
- 北京(45426)
- 经济学(45360)
- 州(43776)
- 财经大学(43628)
- 范(41538)
- 师范(41172)
- 经济学院(40957)
- 基金
- 项目(220082)
- 科学(174680)
- 研究(164919)
- 基金(160274)
- 家(136945)
- 国家(135679)
- 科学基金(118152)
- 社会(105640)
- 社会科(100097)
- 社会科学(100071)
- 省(87125)
- 基金项目(84268)
- 教育(75635)
- 自然(74989)
- 自然科(73255)
- 自然科学(73234)
- 自然科学基金(71997)
- 划(71487)
- 编号(67512)
- 资助(65541)
- 成果(55682)
- 部(49648)
- 重点(49087)
- 创(48199)
- 发(47142)
- 课题(46631)
- 制(45834)
- 业(44485)
- 创新(44315)
- 性(43307)
- 期刊
- 济(176517)
- 经济(176517)
- 研究(108074)
- 中国(73270)
- 财(70712)
- 管理(56479)
- 农(55960)
- 学报(48231)
- 科学(46390)
- 大学(37753)
- 农业(37465)
- 融(37440)
- 金融(37440)
- 学学(35836)
- 教育(33764)
- 技术(31419)
- 财经(31053)
- 业经(30160)
- 经济研究(27392)
- 经(26632)
- 问题(22952)
- 业(21918)
- 技术经济(19602)
- 贸(19174)
- 财会(18874)
- 现代(17294)
- 会计(17292)
- 商业(16694)
- 世界(16636)
- 理论(16361)
共检索到546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万强 张辉 温晓丽
财政政策能够从知识技术、生产要素、价值链、企业和产业等方面相互作用,带来耦合效应,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从经验分析来看,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财政研发投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起显著的带动作用。财政政策提升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路径体现在提升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空间布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企业人才引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耦合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具备良好基础的东北装备制造业积极把握机遇,正在从衰退走向振兴。2007年,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又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财税政策在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万强 潘敏
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研究模型,分析财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科技投资和税收等财政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税收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财政科技投资的短期效应不明显,紧缩性税收的政策效应相对高于其它扩张性财政政策。建议进一步实施对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扶持政策,特别是增加财政科技投资规模,实施定向减税政策,增强产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装备制造业 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慰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受到现有制度的约束。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对装备制造业的制度进行分析,对其竞争力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的制度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少对国内区域分工协作的引导、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与低碳低耗能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忽视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并在实现制度效率、帕累托改进、交易成本最低、尊重制度生命周期规律等制度设计的原则下,给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海星 许芬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后劲。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一般框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通过建立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排序,并将其与先进省份进行比较,从而明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财税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丁有 刘菊芹 马婷婷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有着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偏离-份额EstEban拓展模型分析,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四大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竞争优势弱。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走资本化运作道路组建大企业集团、引导资本流入有比较优势行业,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把发展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采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等提升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门贵斌
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按照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设计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并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重点行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旨在为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丽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实证研究 辽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柯航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和强大将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以山西为例,通过对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创新是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法宝,并且从创新战略、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创新 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