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1)
- 2023(9328)
- 2022(8058)
- 2021(7666)
- 2020(6608)
- 2019(15390)
- 2018(14948)
- 2017(30135)
- 2016(16748)
- 2015(18979)
- 2014(19274)
- 2013(19328)
- 2012(18346)
- 2011(16304)
- 2010(16654)
- 2009(15635)
- 2008(16119)
- 2007(14803)
- 2006(12960)
- 2005(11617)
- 学科
- 济(70341)
- 经济(70208)
- 管理(53198)
- 业(50385)
- 企(40075)
- 企业(40075)
- 方法(32913)
- 财(32603)
- 数学(29732)
- 数学方法(29444)
- 农(21738)
- 中国(19825)
- 务(16874)
- 财务(16817)
- 财务管理(16765)
- 企业财务(15950)
- 地方(15784)
- 制(15689)
- 农业(13954)
- 财政(13834)
- 贸(13571)
- 贸易(13566)
- 学(13316)
- 易(13209)
- 业经(13170)
- 银(11997)
- 银行(11973)
- 策(11732)
- 政(11369)
- 行(11253)
- 机构
- 学院(239010)
- 大学(238099)
- 济(104639)
- 经济(102471)
- 管理(91796)
- 研究(80222)
- 理学(78326)
- 理学院(77514)
- 管理学(76271)
- 管理学院(75820)
- 中国(62956)
- 财(57720)
- 京(49216)
- 科学(46918)
- 财经(41560)
- 所(41287)
- 农(39740)
- 江(37740)
- 中心(37464)
- 经(37447)
- 研究所(36792)
- 业大(33221)
- 经济学(32968)
- 农业(31163)
- 北京(31090)
- 财经大学(30217)
- 经济学院(29999)
- 范(29950)
- 师范(29701)
- 州(29111)
- 基金
- 项目(149041)
- 科学(116678)
- 研究(111313)
- 基金(107601)
- 家(92036)
- 国家(91244)
- 科学基金(77935)
- 社会(70596)
- 社会科(66797)
- 社会科学(66779)
- 省(58203)
- 基金项目(56191)
- 教育(51776)
- 自然(48767)
- 划(48455)
- 自然科(47575)
- 自然科学(47559)
- 自然科学基金(46737)
- 编号(46272)
- 资助(45698)
- 成果(39429)
- 部(34271)
- 重点(33478)
- 发(32327)
- 课题(31983)
- 创(30260)
- 性(29688)
- 教育部(29575)
- 人文(28771)
- 国家社会(28771)
- 期刊
- 济(117183)
- 经济(117183)
- 研究(74517)
- 财(50206)
- 中国(48197)
- 农(35740)
- 学报(34009)
- 管理(31858)
- 科学(31016)
- 大学(25886)
- 融(25436)
- 金融(25436)
- 学学(24453)
- 农业(23658)
- 教育(23056)
- 财经(21456)
- 技术(19893)
- 经济研究(19752)
- 经(18367)
- 业经(18225)
- 问题(15703)
- 贸(13503)
- 技术经济(12614)
- 业(12462)
- 财会(12279)
- 统计(12066)
- 会计(11606)
- 理论(11573)
- 版(11105)
- 商业(10869)
共检索到366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晓光,马璐
一、财政教育投入力度不够 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是筹措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财政教育投入直接影响到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财政投入数量小,教育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生 陈定华 谭浩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命令经济”正逐渐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替代,经济生活中的直接行政干预逐渐削弱,国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各项经济政策已在国民经济调节中担负起主导角色。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应发挥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靳卫东
人力资本投资差距是解释收入差距的重要变量。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的变动,使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个体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收入差距。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不能缩小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收入差距,反而使它们变得更大,成为我国基尼系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调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和利益归属结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公共财政 人力资本 收入差距 供求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王进杰
自 1 998年以来 ,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并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现了经济稳定与增长的目标。许多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没有挤出效应 ,还有挤入效应 ,也就是引致民间投资的效应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者从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的稳定性出发 ,说明了过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内涵、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美国、日本与香港特区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政策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本文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运用TVTP-MS-FA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质量快速增长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值税、降低消费税为主,提高教科研支出、降低投资性支出为辅的财政政策利于维持经济质量快速增长;在经济质量适速增长阶段,增加财政支出和税收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增值税和教科研支出为主,降低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为辅的财政政策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新常态下,政策当局应构建"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双轮驱动的财政政策,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较大增长作为主要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主要承担三大职能:一是支持当年的经济增长;二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成长作准备;三是为新增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后两个职能是由第一个职能演变出来的,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就是投资的首要功能了。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表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而政府行为及财税政策的有效运用是确保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熙 柳欣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考察财政政策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79—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导致资产价值的不断膨胀和相对价格的失衡,使工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导致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 内生货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利国
本文阐述人力资本出资的适格性及其是否有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以及人力资本评估等问题,并就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制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出资适格性 法律障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健夫
由刘宏杰博士所著的《中国财政政策取向与经济平稳增长路径分析》于2010年9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高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索洛、拉姆赛和罗默等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和MATLAB等多学科知识,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实证研究的起点,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封闭型经济的假设,在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个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首先,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作者根据1978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成樑
本文在Jones(1995)的R&D驱动的经济中内生化人力资本积累,进而考察了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政策是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条件。政府财政选择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到位,没有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如果这些国家政府对教育和研发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则可能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R&D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春亮 李善同
人力资本是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要素。文章建立人力资本积累函数,探讨财政分权、人力资本积累、增长质量提升的微观机制,使用2003-2016年272个城市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固定效应模型表明财政分权的配置机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超过竞争机制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高质量增长;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配置机制对人力资本的正向影响超过竞争机制的负面影响,财政分权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增长质量也更高。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提高了增长质量,但更有利于人力资本高回报地区的高质量增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人力资本 高质量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燕临
2012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突出财政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上的作用,加大了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投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等,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了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财政政策稳增长效果显现2012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第三季度GDP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伟宏
一、引言在世界经济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将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卷入其中,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趋于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2008年宏观经济的表现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物价水平骤升骤降;进出口形势复杂,贸易顺差出现波动,贸易增长进入不稳定期;工业生产增速缓慢,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工业增加值大幅度降低;但投资增长保持稳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收支状态稳定,货币供应量增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市场调节机制得到强化;财政收入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低速增长。为推动经济增长,我们提出了宏观经济实现"√形"复苏的方案,认为现阶段应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