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4)
- 2023(7981)
- 2022(6590)
- 2021(6106)
- 2020(4947)
- 2019(11311)
- 2018(10507)
- 2017(21197)
- 2016(11495)
- 2015(12485)
- 2014(12426)
- 2013(12398)
- 2012(11529)
- 2011(10124)
- 2010(10379)
- 2009(9431)
- 2008(9640)
- 2007(8608)
- 2006(7597)
- 2005(6740)
- 学科
- 济(49740)
- 经济(49703)
- 管理(39653)
- 业(37836)
- 企(31434)
- 企业(31434)
- 财(27130)
- 方法(19644)
- 数学(17544)
- 数学方法(17262)
- 农(15128)
- 中国(14381)
- 财政(13037)
- 务(12897)
- 财务(12870)
- 地方(12830)
- 财务管理(12827)
- 制(12809)
- 企业财务(12257)
- 业经(12000)
- 政(10647)
- 产业(10280)
- 农业(9291)
- 体(9281)
- 贸(9170)
- 贸易(9167)
- 策(9084)
- 易(8922)
- 银(8386)
- 银行(8376)
- 机构
- 学院(160976)
- 大学(156528)
- 济(74290)
- 经济(72960)
- 管理(63714)
- 理学(55031)
- 理学院(54530)
- 管理学(53762)
- 管理学院(53462)
- 研究(52741)
- 财(42649)
- 中国(40875)
- 京(31157)
- 财经(29868)
- 科学(29536)
- 经(26991)
- 所(25597)
- 江(25247)
- 中心(24042)
- 经济学(23528)
- 研究所(22585)
- 农(22417)
- 财经大学(21715)
- 经济学院(21359)
- 业大(20078)
- 北京(19500)
- 院(19403)
- 州(19176)
- 范(18821)
- 师范(18660)
- 基金
- 项目(104221)
- 科学(83521)
- 研究(78562)
- 基金(76501)
- 家(64853)
- 国家(64325)
- 科学基金(56571)
- 社会(52006)
- 社会科(49755)
- 社会科学(49745)
- 省(41427)
- 基金项目(39378)
- 教育(35500)
- 自然(34767)
- 自然科(33983)
- 自然科学(33978)
- 划(33464)
- 自然科学基金(33394)
- 资助(32236)
- 编号(31218)
- 成果(25379)
- 发(23785)
- 部(23479)
- 重点(23122)
- 创(21986)
- 课题(21966)
- 国家社会(21816)
- 性(20642)
- 教育部(20596)
- 创新(20546)
共检索到245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爱华 刘欢
本文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衰退区制内,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减少税收为辅的宽松型财政政策,结合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提高科技支出占比、降低营业税和增值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2)在经济高涨区制内,以增加税收为主要操作工具、减少财政支出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科技支出占比和教育支出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和所得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3)在经济平稳区制内,以减少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税收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教育支出占比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和消费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非线性效应 财政政策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爱华 刘欢
本文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衰退区制内,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减少税收为辅的宽松型财政政策,结合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提高科技支出占比、降低营业税和增值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2)在经济高涨区制内,以增加税收为主要操作工具、减少财政支出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科技支出占比和教育支出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和所得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非线性效应 财政政策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方方 李宁
研究目标: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时变性影响。研究方法: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而通过三维脉冲响应展开时变性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确实产生了时变效应,在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投资性支出占比,结合小幅度减税、提高营业税和消费税占比;在经济平稳时期,应该减少税收、提高营业税占比、降低增值税占比,结合小幅度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在经济高涨时期,应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科技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占比,结合小幅度减税、提高所得
关键词:
时变参数 财政政策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方方 李宁
研究目标: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时变性影响。研究方法: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而通过三维脉冲响应展开时变性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确实产生了时变效应,在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投资性支出占比,结合小幅度减税、提高营业税和消费税占比;在经济平稳时期,应该减少税收、提高营业税占比、降低增值税占比,结合小幅度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在经济高涨时期,应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科技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占比,结合小幅度减税、提高所得税占比、降低营业税占比。研究创新:应用时变参数计量模型研究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时变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重新认识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关键词:
时变参数 财政政策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爱华 钱宇
文章应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对称效应,并根据区制时间的划分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和税收内部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对称性影响。在区制一,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而税收的增加有阻碍作用;在区制二,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优化有阻碍作用,而税收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当经济系统处于区制一时,建议采取宽松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操作为提高政府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科学技术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提高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占比以及降低增值税占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爱华 郭净
随着全球经济周期明显加快,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导致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在不同时期产生差异性影响,以往常参数计量模型研究的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不变的调控效果严重缺乏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因子扩展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采用两步骤MLE估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萧条时期,以减少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税收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教育支出占比、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营业税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爱华 钱宇
文章应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对称效应,并根据区制时间的划分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和税收内部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对称性影响。在区制一,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而税收的增加有阻碍作用;在区制二,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优化有阻碍作用,而税收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当经济系统处于区制一时,建议采取宽松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操作为提高政府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科学技术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提高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占比以及降低增值税占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爱华 钱宇
文章应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对称效应,并根据区制时间的划分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和税收内部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非对称性影响。在区制一,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而税收的增加有阻碍作用;在区制二,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优化有阻碍作用,而税收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当经济系统处于区制一时,建议采取宽松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操作为提高政府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科学技术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提高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占比以及降低增值税占比;当经济系统处于区制二时,建议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操作为提高教育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提高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占比、降低营业税和消费税占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爱华 郭净
随着全球经济周期明显加快,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导致了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在不同时期产生差异性影响,以往常参数计量模型研究的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不变的调控效果严重缺乏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因子扩展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采用两步骤MLE估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济萧条时期,以减少财政支出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税收为辅的紧缩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教育支出占比、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降低营业税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2)在经济繁荣时期,以减少税收为主要操作工具、增加财政支出为辅的宽松型财政政策,结合提高科技支出占比、降低投资性支出占比、提高增值税占比、降低消费税占比的财政政策操作组合,更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卉
从"微笑曲线"模型可知,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的附加值是不同的,两头高、中间低。文章从这一角度分析,认为珠三角恰恰是位于"微笑曲线"的谷底。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珠三角必须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章提出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珠三角 结构优化 财政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海星 刘德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财税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美国、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政府作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改革措施与财政支出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税收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勇 毕然
本文利用区制转移模型、离散选择模型等研究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的非线性效应表征不同:在区制1,基础设施建设、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挤入效应,而政府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在区制2,基础设施投资、R&D投资、教育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消费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变大。税收对私人投资也存在非线性影响。预期效应、信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效应等能够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提供解释,相对而言,预期效应的解释力最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私人投资 非线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立勇 高伟
本文在总结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内生划分非线性效应区制的方法,即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中国政府支出和税收的非线性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政府消费在1978~1980和1984~1997年对私人消费产生显著非凯恩斯影响。在相同时期,税收对私人消费也存在非凯恩斯影响,但并不显著。政府投资对私人消费不存在非线性效应,但存在非对称影响。同时,本文对国外文献总结的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检验,发现初始财政条件和财政调整幅度等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最后本文从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出发分析了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原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浪南 柳阳
本文采用M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需求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特征,并采用区制依赖型脉冲响应方法(Regime-Dependent IRF)分析了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影响的方向和持续时间。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存在非线性的私人投资效应;在投资需求不足时期,扩大财政支出显著促进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20个月;在投资需求旺盛时期,增加财政支出显著抑制了私人投资增长,持续时间约10个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振云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可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财政政策诸目标中的核心目标;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是必要而非唯一手段.那么,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诸手段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作用力度如何?这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一、从理论上看,财政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正、负并存效应财政政策是指导财政工作和建立财政制度,为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而规定的准则和措施.这一“准则和措施”既是财政职能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