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2)
- 2023(14316)
- 2022(12526)
- 2021(11874)
- 2020(9965)
- 2019(22881)
- 2018(22868)
- 2017(45128)
- 2016(24424)
- 2015(27663)
- 2014(28156)
- 2013(27986)
- 2012(26201)
- 2011(23737)
- 2010(24505)
- 2009(23181)
- 2008(22314)
- 2007(19553)
- 2006(17752)
- 2005(15989)
- 学科
- 济(113451)
- 经济(113340)
- 管理(75156)
- 业(67955)
- 企(55946)
- 企业(55946)
- 方法(44920)
- 数学(39241)
- 数学方法(38832)
- 财(35455)
- 中国(30267)
- 农(27500)
- 地方(26030)
- 制(22634)
- 业经(22484)
- 学(22195)
- 贸(18579)
- 贸易(18569)
- 务(18466)
- 财务(18394)
- 财务管理(18341)
- 银(17992)
- 易(17978)
- 银行(17957)
- 农业(17835)
- 企业财务(17398)
- 行(17120)
- 融(16852)
- 金融(16851)
- 理论(16117)
- 机构
- 大学(357543)
- 学院(356694)
- 济(153011)
- 经济(149742)
- 管理(139992)
- 研究(121947)
- 理学(119784)
- 理学院(118489)
- 管理学(116745)
- 管理学院(116083)
- 中国(93175)
- 财(77751)
- 京(76113)
- 科学(71678)
- 所(61777)
- 财经(58439)
- 研究所(55271)
- 中心(53853)
- 江(53155)
- 经(52757)
- 农(51644)
- 北京(49025)
- 业大(48284)
- 经济学(46494)
- 范(46156)
- 师范(45838)
- 院(43628)
- 财经大学(42931)
- 州(42579)
- 经济学院(41570)
- 基金
- 项目(227581)
- 科学(178078)
- 研究(170908)
- 基金(163909)
- 家(140451)
- 国家(139265)
- 科学基金(119317)
- 社会(107347)
- 社会科(101692)
- 社会科学(101663)
- 省(87694)
- 基金项目(86273)
- 教育(78029)
- 自然(75501)
- 自然科(73629)
- 自然科学(73612)
- 划(73366)
- 自然科学基金(72263)
- 编号(70912)
- 资助(68713)
- 成果(59479)
- 部(51056)
- 重点(50267)
- 发(48998)
- 课题(48773)
- 创(46279)
- 教育部(44191)
- 项目编号(43885)
- 国家社会(43333)
- 人文(43269)
- 期刊
- 济(178885)
- 经济(178885)
- 研究(116407)
- 中国(67062)
- 财(61207)
- 管理(53120)
- 学报(50206)
- 科学(47023)
- 农(46989)
- 大学(38624)
- 教育(37507)
- 学学(36302)
- 融(35996)
- 金融(35996)
- 农业(32401)
- 技术(30713)
- 财经(29462)
- 经济研究(29373)
- 业经(27244)
- 经(25173)
- 问题(23154)
- 技术经济(18858)
- 理论(18636)
- 贸(18419)
- 图书(17326)
- 现代(16905)
- 实践(16736)
- 践(16736)
- 商业(16200)
- 国际(15719)
共检索到546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庄 常诚 刘瑞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十分显著的影响,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下行和复苏的过程。财政政策是政府面对危机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我国在宏观调控中需要以财政政策的目标为出发点,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财政政策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功能定位,从提振信心和保障民生两方面着力,加速推动我国经济复苏。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危机 政策定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平
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为代表的经济危机;另一种是以70年代"滞胀"为代表的经济危机。不同之处在于,在前一种经济危机中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颖
保增长与调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目标,然而实际上,稳定增长被当作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被延滞,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在经济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取向进行适当调整,将调结构作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大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开征环境税、完善资源税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经济危机背景下运用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的研究"课题组 贾康 王华新 赵云旗 彭叶军 王中顺 龚金保 吴晓玲 张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洪范
近代,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金融危机也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欧美国家在化解金融危机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们认识与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早期金融狂热到1929年大萧条早期金融狂热荷兰郁金香狂热(1634~1637年)、法国密西西比泡沫(1719~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1720年),是早期金融狂热的典型代表。郁金香狂热事件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杨元杰 陈新平 马洪范 张立承 张询
金融危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坏事件",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但仍未有效建立突发性经济事件的应急机制。本文在考察国外化解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和财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应急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能飞
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形成巨大冲击的根源都在于"三驾马车"的失衡。而粗放型发展方式、货币需求的约束、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投资比例过大、消费比例过小、储蓄率偏高的深层原因。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必须建立适合全民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财政资金投向,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消费 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瑾 郑雅洁
本文通过达瓦斯两国财政离散度的测算和MSVAR模型对中美、中欧财政政策协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的财政政策相关程度比中美要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地方财政分权模式与欧元区相似,以及美元霸权地位的"资本双向流动模式"所决定。债务危机后需要各经济体进行统一协调的财政方案,否则一个开放经济体政策的作用效果会被抵消。目前中国在国际政策协调中仍处于从属地位,未来美国的财政赤字将大幅下降,同时欧元区的赤字也将波动下降,中国要加快做好经济结构调整。
关键词:
债务危机 财政赤字 政策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翊 王铮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继续加大各产业部门的国家投资是巩固前阶段经济刺激政策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分析分部门投资政策的经济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8个产业部门和8个区域的中国多区域宏观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分析典型分部门投资情景的政策模拟结果,文章提出了三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约束下的投资部门指向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40次重要的系统性银行危机为基础,对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选择进行实证评价。实证结果表明,"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产生相对较优的经济效果,应成为金融危机后的主要政策选择,但由于两种政策刺激或稳定经济的效力都集中体现在短期,为避免持续和大规模货币扩张和财政赤字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旦危机消退、经济企稳回升,之前作为"反危机工具"出现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应该逐步淡出。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涛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度繁荣时期,无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是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方方面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成为李唐封建王朝由盛及衰的历史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了维持其统治,采纳一些理财家的建议,实行改革财政的政策和措施,对复苏和稳定中唐社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的两税法,更是在中国古代财税历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洪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经国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摩擦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并探讨了危机传染下一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另一国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通过贸易联系进行跨国传染,其传染效应又通过金融加速器被进一步放大。在此机制作用下,本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效果会受到外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当外国量化宽松政策较弱时,本国财政政策可以较好地治理金融危机传染;但当外国量化宽松政策过强时,本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便会占主导,使得本国的投资波动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进而导致本国的财政政策失效。由此表明,在欧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洪范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