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0)
2023(10910)
2022(9202)
2021(8523)
2020(6982)
2019(15746)
2018(15636)
2017(29093)
2016(15856)
2015(17548)
2014(17418)
2013(16727)
2012(15504)
2011(14043)
2010(14751)
2009(14081)
2008(13892)
2007(12184)
2006(11348)
2005(10517)
作者
(42888)
(35836)
(35658)
(34471)
(23139)
(16894)
(16265)
(13688)
(13568)
(13039)
(12303)
(11740)
(11637)
(11616)
(11472)
(11032)
(10631)
(10322)
(10213)
(10208)
(9202)
(8787)
(8561)
(8309)
(8288)
(8047)
(7875)
(7856)
(7265)
(7063)
学科
(77384)
经济(77318)
管理(47734)
(40232)
(33395)
企业(33395)
(28160)
方法(21850)
地方(21304)
中国(21130)
(19111)
数学(19022)
数学方法(18778)
(18042)
业经(15916)
财政(13932)
(13599)
地方经济(13282)
(13180)
(12712)
财务(12689)
财务管理(12642)
(12477)
银行(12470)
农业(12039)
企业财务(11993)
(11956)
(11780)
(11739)
金融(11738)
机构
学院(219976)
大学(215194)
(100527)
经济(98418)
研究(80832)
管理(79078)
理学(66077)
理学院(65360)
管理学(64326)
管理学院(63894)
中国(62734)
(54855)
(44786)
科学(44556)
(41021)
财经(38539)
研究所(36149)
中心(35968)
(35930)
(34626)
经济学(31616)
(31447)
(29530)
师范(29308)
北京(28995)
(28607)
经济学院(27919)
(27731)
财经大学(27695)
业大(26074)
基金
项目(131503)
科学(103282)
研究(103207)
基金(92860)
(78951)
国家(78194)
科学基金(66743)
社会(65789)
社会科(62241)
社会科学(62228)
(52166)
教育(48034)
基金项目(46836)
编号(43421)
(42851)
自然(39172)
资助(38544)
自然科(38220)
自然科学(38211)
成果(37737)
自然科学基金(37479)
课题(31580)
(30378)
重点(29945)
(29168)
(27925)
(27274)
国家社会(26968)
(26649)
项目编号(26236)
期刊
(128683)
经济(128683)
研究(78757)
中国(50117)
(46287)
管理(31995)
(30029)
教育(28775)
学报(27121)
科学(26261)
(25973)
金融(25973)
经济研究(22291)
大学(21521)
财经(20423)
学学(20119)
技术(19809)
农业(19754)
业经(19409)
(17782)
问题(15408)
(12929)
技术经济(11393)
国际(11195)
世界(11178)
统计(10547)
改革(10315)
(10315)
现代(10274)
商业(10118)
共检索到364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二)“后短缺时期”及“双二元结构困境”。 对财政退让政策的评价,客观的看法应该是,作为近20年改革的支撑点,它承担了支付改革成本、创造体制变革空间的任务,在财政的分权、放权、让利等过程中,企业和家庭部门得以成长,商品交换的基础关系得以确立,金融成长并实现了对传统财政职能的替代,非国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并在机制上形成“示范效应”,社会再生产四环节逐渐健全并顺畅运行。进入1998年全国主要商品供求监测已全部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状态,1999年上半年供过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由“短缺时期”进入到“后短缺时期”,财政政策取向由财政退让到财政进取的变化适应和推进了这一变迁,使经济运行在不同的时期均趋向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同时也实现了财政自身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枫  
发展中国家并不会必然实现经济赶超,在此期间该国的财政政策将会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框架下,针对发展中国家推动技术进步的途径同时容纳向外模仿和自主研发的特征,构建了一个自利企业即可模仿又可独立研发的内生增长模型,并以此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解释了后发国家经济实现赶超或者陷入模仿陷阱而停滞的可能性并存的增长事实;同时,以此为分析框架讨论了在实现经济赶超过程中最优财政政策的特征。模仿陷阱是本文提出的核心概念,围绕模仿陷阱,我们详细论述了发展中国家欲实现经济赶超,顺利跨越模仿陷阱的各种财政政策选择,以及政府财政政策的阶段最优性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亚荣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指出省及以下政府的财政责任不明,县级政府实际着承担财政责任和管理责任,县级政府财力匮乏与事权不配套的矛盾是造成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小学预算制度、经费拨付和管理制度等不健全是财政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普遍未能到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该从财政的投入、管理及监督三方面着手,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刘娟  
在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支出型和税收型的积极财政政策均大有可为,探讨如何破解财政增支减收与债务约束之间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省份季度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法和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外生的财政冲击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一影响具有初始状态依赖性,政策实施时初始财政压力越小,越有利于放大正向支出冲击的政策收益,最终能够改善市场预期并降低地方负债率,即积极财政政策举措可以实现“自融资”。但当初始财政状况已经较为严峻时,扩张型财政支出措施将给其财政可持续性带来威胁,尤其体现在经济紧缩时期。进一步对比不同类型财政工具后发现,相比于增加政府支出,基于减税措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更有效减少对地方财政状况的负面影响,从而为当前减税降费的财政效应,实现“放水养鱼、反哺财政”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平贵  
利率管理体制不仅对货币政策而且对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也有很大影响。相同的财政政策在不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的传导机制和效应有很大不同。因此,财政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必须考虑利率管理体制对它的影响,并应随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昕  
基于"城市化均衡理论",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供求状态分析模型,借助于Panel Data分析方法,研究我国46座地级以上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依据城市化经济供求关系的横比,将样本城市划分为城市化经济供给大于或小于城市化经济需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非均衡态"与供求相等的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两种类型。通过剖析两种运行态势下城市化经济供求双方的影响因素,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情况,中国财政支出规模逐步增大,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且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财政体制的综合反映。在中国财政进入紧平衡状态后,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承担改革成本,降低制度转轨转型成本,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中国面临财政支出结构相对固化、税式支出缺少预算管理、财政支出效率提升面临较大挑战、财政决策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和人口老龄化导致财政支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等问题。紧平衡状态下财政支出改革,要推动财政收支联动改革,拓展财政支出空间;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改革,实现财政支出由年度平衡向跨年度平衡转变;考虑需求侧需要,推动财政支出与人口布局相适配;基于可持续视角,合理化解财政支出面临的风险;财政支出改革与制度改革相结合,提升改革系统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铭达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经济的产出能力,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与发展后劲。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翁礼华  
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两种经济观点及其财政政策取向的争论,在古代中国汉朝昭帝时就曾经激烈地发生过。武帝后期由于人口锐减,民力疲弊,昭帝(公元前86年—前74年)、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统治时期,专力内治,继续执行汉初以来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从今年预算报告看,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恢复需要,服务于民生需要,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江晓薇(财政部科研所)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保证今后15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波  张凯丽  
笔者基于我国1992—2017年间季度数据,扩展Auerbach和Gorodnichenko(2012)采用的体制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实证研究不同宏观经济态势下我国总量和分类财政支出,以及税收政策的产出和通货膨胀效应。研究发现,与区分经济扩张和衰退情形的STVAR相比,线性VAR情形下的总量和分类财政支出以及税收政策的产出和通货膨胀响应会存在偏倚。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演进进行解释表明:应针对不同经济态势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工具组合。重视消费性政府支出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反思经济衰退情形下增加生产性政府支出和总政府支出短期刺激产出增加的思维和操作模式,以注重引导预期、培育经济内生力为导向,在适度控制政府支出的前提下降低宏观税负,扭转高政府支出-高税收(财政)收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