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
- 2023(715)
- 2022(568)
- 2021(543)
- 2020(418)
- 2019(822)
- 2018(791)
- 2017(1484)
- 2016(801)
- 2015(914)
- 2014(897)
- 2013(886)
- 2012(906)
- 2011(857)
- 2010(872)
- 2009(821)
- 2008(777)
- 2007(639)
- 2006(629)
- 2005(532)
- 学科
- 济(4831)
- 经济(4828)
- 管理(3521)
- 财(3384)
- 财政(2441)
- 业(1940)
- 地方(1788)
- 政(1670)
- 策(1610)
- 企(1558)
- 企业(1558)
- 及其(1510)
- 政策(1446)
- 制(1432)
- 体(1428)
- 方针(1341)
- 述(1325)
- 阐(1325)
- 阐述(1325)
- 方针政策(1288)
- 中国(1229)
- 地方经济(1140)
- 制度(1088)
- 度(1088)
- 体制(1042)
- 农(1042)
- 方法(912)
- 务(875)
- 财务(875)
- 财务管理(870)
- 机构
- 学院(11578)
- 大学(10999)
- 济(6058)
- 经济(5936)
- 研究(4588)
- 财(4588)
- 管理(4138)
- 中国(3632)
- 理学(3449)
- 理学院(3409)
- 管理学(3395)
- 管理学院(3363)
- 财经(2686)
- 经(2390)
- 科学(2293)
- 所(2291)
- 京(2209)
- 中心(2011)
- 研究所(1947)
- 经济学(1938)
- 江(1907)
- 财政(1881)
- 财经大学(1855)
- 院(1800)
- 经济学院(1713)
- 政(1689)
- 省(1578)
- 北京(1486)
- 农(1405)
- 州(1367)
共检索到20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从今年预算报告看,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恢复需要,服务于民生需要,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提效 好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志恒
近日,财政部召开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总体上看,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反映了经济持续恢复的态势,同时收入端的减税降费、支出端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等,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政策效能持续提升。
关键词:
提效 好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平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次就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刘昆部长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强调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提出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1月19日再次召开全国财政厅(局)长会议,就减税降费作了专门安排部署,为我们更好地做好财政工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理清了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势、总揽改革稳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预算绩效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青衿
2018年,黑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突出的收支矛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黑龙江省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严从实抓党建、强素质、转作风、提效能,努力提高聚财、理财、用财能力和工作效能,着力抓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运行风险 黑龙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晏婉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位全局总结和谋划政府各项工作。讲政治,旗帜鲜明;讲成绩,恰如其分;讲困难,清醒坦率;讲发展,务实稳健;讲民生,句句走心。报告明确了今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蓝图,展示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坚定信心和非凡勇气,彰显了对发展更加注重实效的鲜明态度。报告中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光坤
2015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发展活力有所增强,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预计全年经济将保持缓中趋稳态势。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定向调控和预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学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压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财政坚定笃行,沉着应对,在积极作为中显出"英雄本色",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做好"加法",保障基本民生。"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始终是财政的根本遵循。经济下行,财力增长放缓,固然带来困难,但财政秉持"民生为本"的理财观,有效运用"加法",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2019年,财政强化脱贫攻坚投入保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的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树一 李木子
第一,进一步明确财政政策的定位,促其效应最大化。财政政策要发挥的作用应区别短期和长期来分析,短期立足于宏观调控,按照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通过减收和增支来调节供需总量和结构;长期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降成本、补短板为主,通过出台定向调控政策来支撑改革。同时,立足于财政自身的改革,通过为政策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稳步迈向现代财税制度,成为国家治理强有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第二,实现财政收支有机配比,施策更有针对性。应对财政收入超GDP增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税收合作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江晓薇(财政部科研所)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保证今后15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力胜 曾万平 罗庆朗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实体经济处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稳中求进是今年和今后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只有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以更大的力量发展好实体经济,"稳"才有基础,"进"才有动力。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更是使我国具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奇
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长疲软是构成全球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评估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空间有助于客观认识发达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并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证分析表明,当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已经偏离稳态水平,财政政策空间显著缩窄,由此倒逼央行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债务货币化拓展财政政策空间,但即使考虑金融危机期间超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当前美欧日财政政策仍然难以实现财政债务负担率的稳定,预示财政政策空间的缩窄。因此,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可能推高系统性风险,对此,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协调,降低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
发达经济体 财政政策空间 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其出台背景、实施原因、政策绩效、可持续性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教授的新作——《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 具体来说,本书的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财政赤字这个“轴心”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采行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财政赤字认识的转变,即从“赤字有害”到主动利用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旗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总人口约7.1万人,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收入基础薄弱,支出可调控性有限,行政成本支出大。如,2014年税收以耕地占用税为主,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44%,主要由建筑业、单位和个人占用耕地建设项目产生,属于一次性税收收入,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来源于上级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陈琳
本文讨论未来新形势下财政政策的目标定位问题。我们认为,财政政策的目标应从现有的需求管理转向供给推动,与此同时,这种以供给推动为主要目标的财政政策可以比现在更为积极。这种以供给推动为主要目标的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为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保障。当中国经济能维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时,债务问题则无需过虑。
关键词:
供给推动 增长方式转型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