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4)
2023(10738)
2022(8983)
2021(8615)
2020(7109)
2019(16532)
2018(15898)
2017(30840)
2016(16805)
2015(19108)
2014(18972)
2013(19033)
2012(18200)
2011(16510)
2010(16706)
2009(15903)
2008(16222)
2007(14337)
2006(12810)
2005(11805)
作者
(45601)
(37929)
(37863)
(36353)
(24737)
(18052)
(17285)
(14633)
(14547)
(13898)
(13122)
(12687)
(12382)
(12338)
(12133)
(11822)
(11247)
(11108)
(10856)
(10606)
(9735)
(9170)
(9166)
(8793)
(8697)
(8623)
(8330)
(8106)
(7551)
(7455)
学科
(78677)
经济(78592)
管理(54270)
(49773)
(41145)
企业(41145)
方法(37956)
数学(33601)
数学方法(33342)
(32102)
中国(24224)
(20754)
(17717)
贸易(17710)
(17317)
(17096)
(16015)
财务(15995)
财务管理(15942)
企业财务(15286)
业经(14813)
财政(13865)
(13735)
银行(13735)
(13335)
(13104)
(13077)
金融(13076)
(12880)
地方(12815)
机构
大学(251251)
学院(247030)
(118305)
经济(116298)
管理(94804)
研究(84998)
理学(81018)
理学院(80231)
管理学(79257)
管理学院(78776)
中国(69137)
(64049)
(52038)
财经(47516)
科学(44348)
(43353)
(41364)
经济学(39341)
中心(38218)
(36623)
研究所(36580)
经济学院(35456)
财经大学(35187)
北京(33733)
(31862)
师范(31704)
(31582)
(29943)
(28437)
业大(27780)
基金
项目(150727)
科学(121224)
研究(115697)
基金(114072)
(96640)
国家(95865)
科学基金(83351)
社会(78168)
社会科(74433)
社会科学(74420)
基金项目(57708)
教育(54028)
(53475)
自然(49723)
资助(49282)
自然科(48642)
自然科学(48628)
自然科学基金(47844)
(45889)
编号(45527)
成果(39673)
(37135)
国家社会(33845)
重点(33488)
教育部(33254)
课题(31669)
人文(31663)
(31574)
(31034)
中国(31004)
期刊
(129149)
经济(129149)
研究(85565)
(52844)
中国(48125)
管理(35352)
学报(31444)
科学(30427)
(28159)
金融(28159)
(27531)
财经(26285)
教育(25747)
大学(25650)
学学(23718)
经济研究(22842)
(22618)
技术(19097)
农业(18532)
(18066)
问题(17460)
业经(17059)
国际(15254)
世界(14261)
理论(14032)
统计(12945)
技术经济(12910)
实践(12286)
(12286)
会计(11470)
共检索到38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刘宏志  
传统理论认为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理论)引发了理论界对价格水平决定的重新思考。本文首先对FTPL理论及其有关争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全面评价,然后通过建立双变量VAR模型以及在VAR模型中引入预算盈余的两种成分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FTPL理论在1994~2010年间对于解释中国价格水平的变动更加具有合意性,这一结论对于今后稳定我国物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芳  
文章运用常数弹性法从财政预算余额中分离出周期性余额和结构性余额,估算出我国1994年以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大小。结论认为我国的财政体制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功能,减弱了经济周期波动,各个税种的周期成分中,增值税的周期成分最大,其次是企业所得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红生  张军  
本文考察了中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稳定效应并对其形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现有文献和中国的现实,本文创造性地识别了可能会导致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或非凯恩斯效应的历史时期。接着本文构造了1978~2004年度和1998~2004年度两个面板数据集,前者很好地完成了对生成财政政策非线性或非凯恩斯效应的预期机制的检验并发现了非凯恩斯效应的证据;后者部分证实了劳动市场观点的假说,但并不能排除预期观点在生成非凯恩斯效应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付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仇伟  潘新华  
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明确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有的放矢。本文基于1990-2009年经济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从长远来看,财政政策有效性不够持久,且缺乏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秦聪  张静  
本文以中国1992~2011年季度数据为基础,利用GMM和MSVAR模型考察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促进房地产价格和实际汇率稳定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并未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平抑房地产价格波动,利率和货币供给政策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2008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利率政策对于实际汇率波动的系统性反应很弱,而货币供给政策在1998以来加剧了实际汇率波动。1998年以前,财政政策有利于房地产价格稳定,此后财税当局对房地产价格稳定缺乏关注。财政政策总体有利于实际汇率稳定,但2008年以来的稳定效应明显减弱。研究还表明,1998年以前,财政政策在房地产价格增长的动态决定中发挥了关键性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晁江锋  赵向琴  武晓利  陈国进  
构建包含灾难性预期和政府支出因素的DSGE模型,分析罕见灾难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财政政策效应问题。研究发现,政府支出能够明显削弱罕见灾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提升宏观经济对罕见灾难的抵御能力;政府财政补贴在两部门和三部门灾难经济体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较高的财政补贴幅度(占比6%以上)能够有效抵御罕见灾难对两部门经济体的冲击,但并不能够有效缩短该经济体复苏的时间;而财政补贴在三部门灾难经济体中的作用须区别对待,较低比例的财政补贴(占比3%以下)由于对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而加剧了该经济体的不稳定性,而较高比例的财政补贴能够抵消财政支出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该经济体保持较高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华  方先明  
本文从财政政策是否有效、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时滞、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何等三个层面,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层变量之间存在层层推进的因果关系,但部分变量的关联与理论的吻合性较差。总体来看,中国的财政政策从其宏观效应来分析是有效的,但存在挤出效应,而且时滞较为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童伟  
凯恩斯总需求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应对经济发展实行逆向调节,即在经济高涨时期实施扩大财政收入的收缩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施提高财政支出的扩张政策。以此理论为依据,对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及其财政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部分地区,财政政策严重背离总需求理论,财政收支随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多收多支、少收少支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地方财政极其脆弱,成为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隐患。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勇  
本文在一个开放经济新凯恩斯DSGE框架下,对中国1992—2012年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范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总体上符合PMPF范式,即被动型货币政策和被动型财政政策的组合。这种组合有效地确保了政府债务的可控性,但由于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反应力度不足,容易滋生通胀和泡沫经济。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从PMPF范式逐渐转向AMPF范式应该成为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范式转变的基本路径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志远  
中国当前的物价水平,具有农产品价格趋涨、房价和服务业价格高位运行、能源和资源价格高涨、只有制造品价格趋稳的特点。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与过去的物价上涨相比,除了伴有投资过度和经济增长过快的共同特点以外,还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美元贬值和原油价格暴涨的影响。成本拉动和结构性的物价上涨,无法通过简单的货币政策来平抑,只能选择强化的财政政策来加以调节。财政调节,也不能只顾增加开支,而是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明喜  高倚云  
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是指财政政策不仅具有凯恩斯效应,还具有非凯恩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财政政策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在短缺经济结束之前的1979—1982年、1987—1990年和1994—1995年,财政政策具有非凯恩斯效应;1996—2006年,经济开始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凯恩斯效应;财政初始条件和财政调整幅度等主体预期因素不是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必然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万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完善就业政策。基于2010-2019年全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财政收支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但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影响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等中间变量,可以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中,企业所得税和科技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和社保等支出有正向激励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具有有限的负影响力。进一步省域财政收支分析表明,虽然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指数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较大,但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互影响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通过对我国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的有效度量,文章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关联性进行的研究表明: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互扰性;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波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并成为我国自1994年财政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双向因果关系,其中,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反向调节力度较小,并具有明显的时滞,而相机抉择机制引致的财政收支外生变化对经济的反向调节虽然时滞较短,但工具之间存在明显的协调失灵;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扩张性政策较紧缩性政策好,相机抉择机制较自动稳定机制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永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宏观经济最重要、使用最频繁的两大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为检验中国1978~2006年间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差异性特征,应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积极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均有正效应,而积极财政政策仅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内呈现负效应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显著。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失效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不合理和支出管理失控产生的效率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