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0)
- 2023(10496)
- 2022(8306)
- 2021(7783)
- 2020(6208)
- 2019(14278)
- 2018(13704)
- 2017(26314)
- 2016(14025)
- 2015(15962)
- 2014(15880)
- 2013(15830)
- 2012(15212)
- 2011(13820)
- 2010(13996)
- 2009(13178)
- 2008(13178)
- 2007(11579)
- 2006(10683)
- 2005(9879)
- 学科
- 济(82167)
- 经济(82105)
- 管理(44276)
- 业(37688)
- 企(29791)
- 企业(29791)
- 财(27613)
- 方法(26738)
- 数学(24421)
- 数学方法(24250)
- 中国(23739)
- 地方(20239)
- 农(17786)
- 制(15337)
- 业经(14927)
- 贸(14849)
- 贸易(14841)
- 易(14486)
- 财政(13410)
- 地方经济(13233)
- 学(12277)
- 务(12248)
- 财务(12233)
- 财务管理(12191)
- 银(12131)
- 银行(12131)
- 行(11665)
- 企业财务(11623)
- 策(11563)
- 农业(11270)
- 机构
- 学院(206071)
- 大学(205576)
- 济(108753)
- 经济(107054)
- 研究(78593)
- 管理(76476)
- 理学(64482)
- 理学院(63817)
- 管理学(63181)
- 中国(62992)
- 管理学院(62775)
- 财(55269)
- 京(42869)
- 科学(40084)
- 财经(40070)
- 所(38773)
- 经(36439)
- 经济学(36415)
- 研究所(34309)
- 中心(34048)
- 经济学院(32566)
- 江(30662)
- 财经大学(29251)
- 北京(28263)
- 院(27738)
- 农(25598)
- 范(25557)
- 师范(25443)
- 州(23413)
- 科学院(23293)
- 基金
- 项目(124421)
- 科学(99978)
- 研究(96566)
- 基金(93373)
- 家(79162)
- 国家(78543)
- 科学基金(67744)
- 社会(66653)
- 社会科(63458)
- 社会科学(63445)
- 基金项目(46896)
- 省(44364)
- 教育(43103)
- 资助(39487)
- 自然(38617)
- 自然科(37719)
- 自然科学(37710)
- 划(37424)
- 编号(37108)
- 自然科学基金(37074)
- 成果(31715)
- 部(30018)
- 国家社会(29343)
- 发(28780)
- 重点(27901)
- 中国(27283)
- 教育部(26722)
- 课题(26561)
- 性(25926)
- 人文(25668)
- 期刊
- 济(128895)
- 经济(128895)
- 研究(75704)
- 财(45309)
- 中国(42784)
- 管理(30482)
- 融(24567)
- 金融(24567)
- 科学(24344)
- 农(23813)
- 经济研究(23352)
- 学报(22856)
- 财经(21887)
- 经(19062)
- 大学(18884)
- 学学(17835)
- 教育(17297)
- 技术(17017)
- 业经(16703)
- 问题(16610)
- 农业(16245)
- 贸(16239)
- 国际(14414)
- 世界(14297)
- 技术经济(12217)
- 统计(10970)
- 经济问题(10272)
- 经济管理(9545)
- 策(9486)
- 现代(9422)
共检索到33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高望 田盛丹
为了解释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政策、资本深化和结构转型的特征事实,本文把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引入两部门结构模型,考察生产性财政支出如何影响资本深化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研究表明,伴随着资本深化,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不断减少,非农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值份额不断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促进了总体经济的资本深化,进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估计和校准模型参数,本文模拟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路径,并考察了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对结构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资本深化 结构转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震荡前行,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为中心,追求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置,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以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防风险多重目标。其中,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增加赤字、减少税收、扩大支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战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成为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模式及“九·五”的政策重点选择“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选择”课题组一、经济转型对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提出的基本要求什么是经济体制转型或转轨?就中国的改革模式或改革目标而言,就是要逐步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关键词:
SFA 制造业 技术效率 FDI 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刘溶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科技进步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早就说过:“目前大家对经济增长的关心并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健夫
由刘宏杰博士所著的《中国财政政策取向与经济平稳增长路径分析》于2010年9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高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索洛、拉姆赛和罗默等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和MATLAB等多学科知识,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实证研究的起点,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封闭型经济的假设,在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个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首先,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作者根据1978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触及既得利益,而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些被忽视或者暂时无法兼顾的利益群体,所凸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涵
次贷危机以来,长期的货币政策宽松并未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中长期经济增速的提升,这迫使全球政策制定者开始考虑政策的重心是否要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欧元区对于赤字红线已颇有争论,IMF近期的报告也强调"财政政策应随时准备支持需求和支撑货币政策,重点应是促进中短期增长的财政措施(如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行动(减税、鼓励工作等)"。本文通过比较美、日及拉美等经济体转型期的财政政策,以给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转型期 财政政策 减税 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脉冲响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亘坚 凌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发展阶段是科学制定财政政策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要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对财政政策调控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四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特征的变化,全面、系统分析其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调控要突出重点,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要重点支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着力加大对市场主体创新的鼓励和支持,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市场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创造外部条件。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财政政策 经济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