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1)
- 2023(17842)
- 2022(15118)
- 2021(14226)
- 2020(12067)
- 2019(27740)
- 2018(27451)
- 2017(52814)
- 2016(28741)
- 2015(32566)
- 2014(32464)
- 2013(31968)
- 2012(29656)
- 2011(26624)
- 2010(27195)
- 2009(25415)
- 2008(25471)
- 2007(22872)
- 2006(20024)
- 2005(17851)
- 学科
- 济(131122)
- 经济(131006)
- 管理(91112)
- 业(85121)
- 企(72971)
- 企业(72971)
- 方法(56175)
- 数学(49311)
- 数学方法(48547)
- 财(41473)
- 中国(32415)
- 农(31220)
- 地方(27926)
- 业经(27032)
- 制(25319)
- 学(24338)
- 务(23776)
- 财务(23703)
- 财务管理(23637)
- 贸(22714)
- 贸易(22700)
- 企业财务(22435)
- 易(22026)
- 理论(20692)
- 技术(20431)
- 银(20184)
- 农业(20168)
- 银行(20155)
- 行(19106)
- 融(18808)
- 机构
- 学院(409568)
- 大学(406599)
- 济(176936)
- 经济(173284)
- 管理(158684)
- 理学(136008)
- 研究(135752)
- 理学院(134580)
- 管理学(132043)
- 管理学院(131280)
- 中国(105924)
- 财(87453)
- 京(84203)
- 科学(80135)
- 所(68278)
- 财经(66225)
- 中心(63162)
- 江(62939)
- 农(62197)
- 研究所(61146)
- 经(59874)
- 业大(56526)
- 经济学(54818)
- 北京(52998)
- 范(51094)
- 师范(50629)
- 州(49557)
- 经济学院(49126)
- 财经大学(48716)
- 农业(48570)
- 基金
- 项目(264053)
- 科学(208862)
- 研究(193907)
- 基金(191809)
- 家(165718)
- 国家(164345)
- 科学基金(142314)
- 社会(123489)
- 社会科(117107)
- 社会科学(117077)
- 省(103890)
- 基金项目(100076)
- 自然(91785)
- 教育(90799)
- 自然科(89756)
- 自然科学(89732)
- 自然科学基金(88100)
- 划(86681)
- 资助(80269)
- 编号(78721)
- 成果(64590)
- 重点(59444)
- 部(58757)
- 发(56621)
- 创(56184)
- 课题(54800)
- 创新(52632)
- 教育部(51025)
- 国家社会(50750)
- 科研(50586)
- 期刊
- 济(199000)
- 经济(199000)
- 研究(123709)
- 中国(81156)
- 财(73618)
- 管理(61469)
- 学报(58019)
- 农(55492)
- 科学(54573)
- 大学(45246)
- 学学(42857)
- 教育(42100)
- 融(42017)
- 金融(42017)
- 技术(39287)
- 农业(37198)
- 财经(34014)
- 经济研究(33405)
- 业经(30250)
- 经(29292)
- 问题(25214)
- 统计(22828)
- 技术经济(22588)
- 贸(21200)
- 策(20950)
- 业(20445)
- 理论(19221)
- 财会(18809)
- 决策(18755)
- 版(18612)
共检索到622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彬
本文基于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框架,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政策能够解释部分就业、消费和资本存量波动;货币政策冲击则能够解释大部分通货膨胀、就业波动,以及部分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总体上,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当将财政政策更多转向民生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货币政策调控,从而更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志帆
文章根据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和税收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增加政府支出虽然能够迅速提振经济,但其只有短期效应。如果没有及时退出,其正向促进作用可能转化为反作用力。减税政策对产出和就业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相对较弱。为保障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应当合理配置财政政策工具,将相机调控和区间调控相结合,短期与中长期调控相结合。
关键词:
新常态 政府支出 税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文乐 王彬 王继晖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凤 张淑芹
笔者通过构建含有多冲击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不同财政政策环境下的社会福利大小,并以我国1997年至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模型检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技术冲击、财政支出冲击及税收冲击对社会福利和产出、消费、投资、就业、通胀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均增加了社会福利,采用财政支出工具进行经济调控能得到最大的福利效应,消费税的福利效应次之,资本税的平均福利效应最小。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表明,财政支出冲击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劳动税冲击具有高度波动性。财政支出冲击及税收冲击对于社会福利和投资的影响比...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税收 社会福利 DSGE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价波动的有效调控,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损失的最小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玮
本文将ACE建模思想纳入到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基于Agent的新凯恩斯模型,并利用拓展后的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中存在25%的家户是完全理性,存在73%的厂商是有限理性;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来源,真实货币余额的偏好冲击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产出波动。因此,在考虑了有限理性以及适应性预期后,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理解公众预期形式对分析宏观政策的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叶子荣 张吕
IS-LM模型是1937年由J.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文首先提出来的。后经过许多人的补充和完善,IS-LM模型逐渐成为宣传和解释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短期宏观经济学的核心(R.多恩布什,2000)。当然,不少经济学家也对它提出了不少的批评。它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的分析工具是十分有用的。这一模型分析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吉 孟晓宏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问题。模型校准的结果表明,就暂时冲击而言,消费偏好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技术冲击、名义货币供给增长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都能产生明显的暂时经济波动;就冲击的持久性而言,只有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持久性对经济波动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如RBC类模型那样大,而持久的正向消费偏好冲击对稳定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冲击 新凯恩斯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璐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引入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外部冲击下,中央银行分别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等三种政策机制作用下对经济波动、金融系统稳定和福利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经济面临金融冲击、房地产需求冲击及生产力冲击时,中央银行运用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小,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减少福利损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城
本文通过建立含有理性预期、商品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市场框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麦克勒姆规则形式的货币政策机制来模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基于贝叶斯方法利用中国数据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估计和识别,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M0、M1、M2三个层面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存在着显著的单向以及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相对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中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均值溢出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角度出发,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引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刘晓路
本文利用马尔可夫情势转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的情势转变特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比较符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逆势而动"的特点,且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定,但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税收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不符合宏观经济运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但有助于价格稳定。我国财政政策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凯恩斯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群力 龚承刚
本文研究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与地方产出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包含了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是稳健的。地方政府规模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产出的波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起到了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政府规模 波动性 自动稳定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董亮 孙颋
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货币经济学家已经在尝试编制金融条件指数,并将其引入货币政策响应函数,以期确定最优货币政策。本文将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引入新凯恩斯主义前瞻式模型进行经济模拟。结果显示,在单纯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不对资产价格响应是最优的;如果货币当局考虑兼顾产出和通货膨胀目标时,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响应是最优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琴 胡凯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如同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新凯恩斯模型发现在低效率的金融体系中,成本渠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要弱一些。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成本渠道 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