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8)
- 2023(14893)
- 2022(12708)
- 2021(11970)
- 2020(10136)
- 2019(23430)
- 2018(23072)
- 2017(44685)
- 2016(24628)
- 2015(27967)
- 2014(28232)
- 2013(27568)
- 2012(25456)
- 2011(22645)
- 2010(22896)
- 2009(21151)
- 2008(21013)
- 2007(18643)
- 2006(15862)
- 2005(13909)
- 学科
- 济(97573)
- 经济(97479)
- 管理(75360)
- 业(71076)
- 企(58922)
- 企业(58922)
- 方法(49874)
- 数学(44846)
- 数学方法(44115)
- 财(37096)
- 农(27421)
- 中国(26811)
- 务(20631)
- 财务(20560)
- 财务管理(20500)
- 业经(20272)
- 贸(19797)
- 贸易(19786)
- 地方(19602)
- 企业财务(19448)
- 制(19310)
- 易(19303)
- 学(17743)
- 农业(17707)
- 理论(16917)
- 银(15159)
- 银行(15132)
- 策(14488)
- 技术(14367)
- 和(14295)
- 机构
- 学院(345085)
- 大学(341581)
- 济(142061)
- 经济(139108)
- 管理(136442)
- 理学(117954)
- 理学院(116783)
- 管理学(114488)
- 管理学院(113862)
- 研究(109542)
- 中国(84788)
- 财(72690)
- 京(70129)
- 科学(66243)
- 所(54747)
- 财经(54708)
- 农(54594)
- 中心(52458)
- 江(52163)
- 业大(50103)
- 经(49545)
- 研究所(49253)
- 北京(43704)
- 经济学(43575)
- 农业(42996)
- 范(42771)
- 师范(42348)
- 州(41038)
- 财经大学(40316)
- 院(39606)
- 基金
- 项目(230056)
- 科学(181274)
- 研究(168477)
- 基金(166552)
- 家(144019)
- 国家(142846)
- 科学基金(123783)
- 社会(105229)
- 社会科(99893)
- 社会科学(99866)
- 省(91060)
- 基金项目(87198)
- 自然(81106)
- 教育(80159)
- 自然科(79281)
- 自然科学(79262)
- 自然科学基金(77809)
- 划(76237)
- 资助(70449)
- 编号(69791)
- 成果(56517)
- 重点(51790)
- 部(51349)
- 发(48702)
- 课题(48147)
- 创(48009)
- 创新(44758)
- 科研(44706)
- 教育部(44426)
- 大学(43735)
共检索到504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梦博 寇依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采用中国2000—2021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时变及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效地促进了高质量就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实现了对就业质量的保障,而在长期内政策效果受到削弱,这说明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并非“斯须之作”。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为平稳,其影响具有滞后性,而价格型工具更能有效熨平外部冲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相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控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与抗冲击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洋 苑珺 刘腾华
作为拥有国际货币加持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具有显著影响。文章基于TVP-SV-VAR模型,对美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对中国经济的动态溢出效应进行了探讨,对利率、汇率及资产价格等三个传导渠道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协同效应。在不同时间跨度下及不同时期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不同渠道对中国经济产出及价格水平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未来中国应持续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强化自身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创设应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溢出效应的政策工具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萱 姜春艳
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特征越发的相似促使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TVP-SV-VAR模型对商品金融化程度与货币政策及目标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品金融化程度因素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且对宏观经济信息敏感度较强;商品金融化程度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比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商品金融化程度高的对货币政策影响持久且较为平稳,但是中短期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分析商品金融化的不同程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盖静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已经完成,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明显。过去,学者们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汇率传导渠道的研究不多。从研究方法上,多使用传统的VAR模型,并未考虑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可能对模型中参数的影响。采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VAR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汇率波动与国内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一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带有时变性,使用传统VAR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恰当;二是货币供应量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关性减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 时变参数 VAR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盖静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形式上已经完成,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明显。过去,学者们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汇率传导渠道的研究不多。从研究方法上,多使用传统的VAR模型,并未考虑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可能对模型中参数的影响。采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VAR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汇率波动与国内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一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带有时变性,使用传统VAR方法进行分析并不恰当;二是货币供应量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关性减弱,不稳定性增强;三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仍然存在较强阻滞。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 时变参数 VAR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立生 杨杰
货币政策与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显著因素。考虑到经济结构时变性,本文构建TVP-SV-VAR模型,以量化分析的视角从冲击时间、响应程度、持续期三个维度考察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流动性的时变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处于适度宽松时,会改善股票市场流动性;相反,货币政策处于适度紧缩时,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第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价格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调节效果更具有有效性。第三,投资者情绪提高使得股票市场流动性增加;反之,投资者情绪下降使得股票市场流动性减弱,但在不同时间点冲击程度和冲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短期,而利率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中长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菁 梁俊
本文首次运用TVP-SV-VAR模型,分别构建资产和负债风险承担代理变量,以2006年至2014年银行业月度数据为样本,检验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时变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存在且非对称,并体现出明显时变性特征和结构性突变: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业风险承担的激励表现在资产选择上而非负债选择上;另一方面,银行业风险承担存在显著时变性特征,并随宏观经济周期呈现结构性突变。这意味着最优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建应当兼顾金融稳定目标,考虑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非对称特点和时变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尧成
文章应用贝叶斯框架下的TVP-VAR-SV模型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美、日、欧等主要国际货币区的货币政策(文章简称为"国际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我们发现国际货币政策在方向和力度方面的调整和变化能够通过其与中国的利率之差表现出来,进而对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贸易差额产生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首先,从影响的程度来看,国际货币政策在推出或退出等方向性变化时溢出效应尤其明显;其次,从时间上来看,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差额在不同时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中外利差的变化非常敏感,而人民币汇率和贸易差额的变化也会引起中外利差随时间不同程度的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文章基于中国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SV-FAVAR)模型,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考虑在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和通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作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作用同样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对物价水平的调控效果在危机之后逐渐改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进出口、银行信贷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纯纯
本文通过构建名义GDP增长率、CPI、财政支出增长率、M2增长率这四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动态效应 VAR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胥爱欢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超越双边,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运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可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省际效应,并采用R软件生成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增长的冲击方向和程度的地域分布图。从总体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内地各个省份经济增长的冲击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东部沿海和沿边省份经济增长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冲击性影响程度要小于内陆省份。为此,中国既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有效应对外部短期冲击,又要充分利用美联储加息政策溢出效应带来的有利因素,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换,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同时,在制定应对政策时,要准确区分中国内地不同省份经济增长受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冲击的特殊性和异质性,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洪 李树 王雨
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TVP-VAR-SV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分析在数字金融监管强度差异下该动态关系的非对称性,并进一步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以及数字金融对宏观风险收益率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紧缩型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紧缩型货币政策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体系单位风险效益。进一步,本文从规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强化数字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美货币政策双向溢出效应研究——基于TVP-SV-FAVAR模型实证分析
QFII、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的动态关系——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基于TVP-VAR-SV模型的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顺周期性及其货币政策效应——基于TVP-VAR模型的分析
后疫情时期我国宏观稳杠杆的政策路径——基于TVP-SV-VAR模型的分析
地区差异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选择——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
内生经济增长与财政、货币政策——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稳定与经济波动——基于TVP-SV-VAR模型的动态分析